深圳国际低碳城再升级

广州日报
原标题:深圳国际低碳城再升级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集科技孵化、产业加速、生产研发于一体的产业园区里也能有美好生活,写字楼推窗即可见绿色山水。配套完善的商业街区里,除了美食购物还有文化创意等各种业态。而步行之处野趣横生,繁花满径。而不远处新修葺的百年历史文化村落以其改造新貌,展示着古老又“先进”的“低碳生活样本”。
华侨城目前在建的坪西片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正是希望实现这样一种优质低碳的都市生活方式。作为国家八大低碳城试点城市项目之一,位于深莞惠交汇处的深圳国际低碳城正迎来跨越式大发展,在核心产业根植、低碳品牌打造、城市产品创新、存量空间发展上进行探索突破。而坪西项目则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拟打造可复制推广的“低碳+”产业新城样本,成为龙岗区产业转型、城市升级的重要载体。
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鲍文娟 通讯员肖陆军
打造最美产业园提升片区活力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高密度城区开发导致的各种城市病至今仍是难题待解。而新的片区则有望从规划和顶层设计上作出先行示范,实现产业与绿色生态和谐发展。这也是华侨城正在进行的深圳二次开发模式新实践。
深圳国际低碳城坪西片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位于国际低碳城拓展区。这里是释放空间资源,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社区转型的重要试点。8月28日,率先启动建设的坪西创新广场项目占地2.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距地铁3号线坪西路站约500米,功能涵盖研发用房、宿舍、配套商业等。
“如果将住宅、商业与工厂纯粹割裂开来,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是很不人性化的。我们通过功能的混合来提升整个片区的活力和运行效率。”华侨城深东集团坪西项目负责人陈叶龙说:“我们希望将华侨城以往的成片开发、综合营城经验,以及对生态环保的坚持,能够带到这里,做龙岗最美的产业园,一起与周边居民创造美好生活。”
该项目沿坪西中路布局研发塔楼,裙房进行模块化的搭接、组合,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为周边地区提供便利的配套服务。同时,通过不同产品搭配,匹配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为企业需求提供多样选择。未来将建设成集科技孵化、产业加速、生产研发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
如此成片的土地进行整备和综合开发,这在而今高密度的深圳极为稀缺。其所在的坪地街道素有“龙岗后花园”之称,与莞惠接壤,是深圳经济特区通往惠州、河源、梅州等地的交通要道。这使得坪西项目在土地空间利用和产业聚集上具有后发优势,以辐射周边,成为深莞惠交界生产生活的配套服务中心。
占地约6平方公里的华侨城总部城区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得益彰,绿化覆盖率高达52%,已经成为深圳优秀城区城市名片。国际低碳城也有其自身地理优势,其北部与群山相邻,内部有丁山河等水系及若干池塘。而今华侨城坪西整个片区项目,则将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和周边山水资源,打造成“产业新城、美好家园”的新产城融合样本。
记者了解到,国际低碳城先后引进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东部电厂、中美中心、柔宇科技等20多个高端产业项目,初步形成集高新科技、生物科技、航天科技、环保产业及大型服务业于一体的产业布局。
而优质人才和企业的引进规划与配套的完善之间相辅相成,这有助于人才真正在这里安居乐业。按照发展规划,未来该片区将形成“坪西利益统筹+低碳文化会议中心板块”重要组团。
据了解,坪西创新广场建成后,将严格实施人车分流,这里就不用担心孩子的交通安全问题。而园区里有公园广场,周末加班时可以让老人带孩子到这里玩耍。现在人们亲近自然的诉求越来越强烈。“这里的山水格局如此之好。我们希望能保持这种自然形成的风貌,这也是对生态的尊重。”陈叶龙说。
“坪西项目推进中,华侨城始终重视融合政府、社区、企业等多方发展诉求,真正地实现各方主体的互信、共赢局面。”华侨城深东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周平表示,华侨城自2016年落户低碳城以来,稳步推进各个项目。始终秉承专业高效的工作作风,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深耕项目,全心全意服务于项目建设,目前取得了实质性的推进。
探索可复制“低碳+”产城融合模式
“作为龙岗区首个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我们可以说是首个吃螃蟹的。” 陈叶龙介绍说:“从土地整理、房屋拆迁和开发建设,还有与政府协调配套道路等方面,都需要从细处着手。”“各种诉求错综复杂,在这个过程中要尊重村民的利益,同时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陈叶龙说:“我们将专业问题以通俗的语言跟村民解释,在反复沟通过程中也赢取了他们的信任。”
在接受采访时,陈叶龙不断强调,项目建设要考虑到所在片区的长远发展,体现央企的责任和担当。以总体规划设计为例,无论是研发办公还是生活片区,要保证整个方案的合理及其可落地性。
值得一提的是,坪西创新广场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坪西股份公司的转型发展,壮大股份公司的经济实力,提高股民的分红收入,对进一步增强片区居民的发展信心、引导社区转型发展、推动片区统筹开发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正在建设中的坪西创新广场项目开车仅十分钟,便可抵达国际低碳城的核心启动区。今年6月30日,国际低碳城文化会议中心在此开工。据了解,国际低碳城文化会议中心项目由华侨城深东集团与龙岗区城投集团联合组建的合资公司——深圳华城国际低碳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建筑面积35.33万平方米,项目及周边建设总投资逾60.47亿元,是深圳市和龙岗区2020年度重大项目,未来将成为龙岗坪地的新地标。除了国际低碳城文化会议中心,这里周边环境还将优化升级,将打通客家围屋、宗地项目街区商业、丁山河公园慢行系统等。
深圳国际低碳城项目总规划面积约53平方公里,规模相当于南山科技园的近5倍。以高桥园区及周边共5平方公里范围为拓展区,其中以核心区域约1平方公里范围为启动区,建筑面积约180万平方米。
按照国际低碳城片区项目建设的规划构想,国际低碳城将以“山水文城”形成的低碳活力轴重建自然山水联系,打造“低碳+生态”“低碳+文化”“低碳+科技”、“低碳+博览”功能区,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等不同功能的有机融合,形成特色鲜明、协同发展的产城融合发展格局。
“以文化会议中心项目为核心,整合片区资源,整体规划,致力提升片区各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深圳华城国际低碳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海波介绍,园区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产业新城发展模式,倡导践行健康低碳生活新方式,打造产城融合低碳示范基地,引领开放共享低碳体验新风尚。
传统现代交融打造“低碳生活样本”
外观质朴、没有过多雕梁画栋的新桥世居客家围屋也位于国际低碳城,至今仍呈现着淳朴、厚实、简素、端严的自然之美。低碳城国际会议中心优化改造完成后,也将提升客家围屋的商业价值、文化价值。
新桥世居客家围屋如今经过修葺,变身国际低碳体验中心。这里还可以参观传统低碳生活主题展、低碳24小时主题展等。展览结合以全息投影、互动游戏等科技手段多元化呈现着低碳的生活方式。
围屋以夯土筑墙,墙面可厚达一米,带来居住者冬暖夏凉的舒适感。石料等材料就地取材。在这里,人们可以了解到客家围屋的建造布局体现出传统中国“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这与现代社会低碳理念不谋而合。国际低碳体验中心负责人徐昶丰告诉记者,龙岗区还在低碳城建起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以科普、创意、互动一体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垃圾“生命脉动”,加强循环和低碳生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