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小英的千层套路,INTEL I5 10400 测试报告

IT之家

关注

原标题:小英的千层套路,INTEL I5 10400 测试报告 来源:茶颜观色

第十代酷睿 CPU 诞生的 2020 年可以说是 AMD 与 INTEL 在 CPU 性能竞争上形式最蕉灼的一年。AMD 在单核上全面补强,而十代也很可能是 INTEL 消费级核心最多的一代。那么作为十代 CPU 三部曲的最后一篇,就给大家带来最主流的 I5 10400F 测试报告和十代酷睿的盘点。

关于十代酷睿的总结和展望:

随着现在关于十代和后续产品的各路信息逐步清晰化,加上 INTEL 也 “主动”提供了一份大礼包。所以在三部曲的最后一篇我们来总结盘点一番。

这一次的一大重点就是 CPU 针脚从 1151 改为 1200,这会导致正常情况下 10 代 CPU 主板与之前的 CPU 主板是不能互相兼容的。

INTEL 这次的策略就是保证每一阶 CPU 规格上都能有提升。I9 变成了 10 核 20 线程,比上一代增加 2 核 4 线程;I7 变成了 8 核 16 线程,比上一代增加 8 线程,相当于上一代的 I9;I5 变成了 6 核 12 线程,比上一代增加 6 线程,相当于八代的 I7;I3 变成了 4 核 8 线程,比上一代增加 4 线程,相当于七代的 I7。

另外主频上也有比较明显的提高,I9 10900K 单核 5.3G,也是达到了 INTEL 从未有过的极值。

相比 AMD 的规格来说 R7\R5\R3 对 I7\I5\I3 核心规格上一致,而 I9 对 R9 则显得还是差一些。频率上则 INTEL 在各条产品线上都可以找到高过 AMD 的产品。

接下来对比一下 400 系列主板的规格,相比于 CPU 来说,主板的规格其实变化非常的小。Z490 相比于 Z390 只是增加了对 2.5G 有线网卡和 WIFI 6 的原生支持。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 CPU 的状况,众所周知十代酷睿使用的 LGA1200 针脚会连续使用两代,也就是第十代和第十一代。但是由于这次 INTEL 对 LGA 1200 这个插座的规划极为紧凑,两代产品合计的销售时间原本规划只有一年半到两年。但是按照现在看到的状况,TGL 虽然会发布八核版本,但是 TGL-H 会延迟到 2021 年中期,看起来 10nm 的高频之路还是十分坎坷。按照现在的时间点去预估 LGA1200 这个针脚会使用到 2022 年年中。

根据目前已知的情况,第十一代酷睿将会从最高十核改为最高八核,传闻频率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而到了第十二代,INTEL 的 CPU 会有重大的变化。制程会从 14nm 全部转向 10nm。CPU 针脚传闻会从 LGA1200 变成 LGA1700,也就是说会彻底改变现有消费级 CPU 的 PCB 尺寸,抛弃 LGA1156 开始沿用至 LGA1200 的规格大小。CPU 的 PCB 传闻也会从正方形改为长方形。考虑到现在移动端也只是采用 FCBGA1526,所以就有理由猜测要把这么多针脚与 CPU 的引脚相连,INTEL 是否会用现在笔记本上的模式把大小核架构做成两颗晶圆来增加整体的周长。

而 INTEL 在第十二代酷睿也会首次为 X86 CPU 大量引入大小核的概念,下表中可以看到具体的规格。传说会是以高性能架构核心(暂不确定是否还是酷睿)+ 低功耗架构核心(从 ATOM 衍生出来的)来做组合,依靠软件和操作系统做调度。

在芯片组规格上第十代搭配的 400 系列主板和第十一代搭配的 500 系列主板,差异会明显超过 LGA 1151 从 Z170 到 Z390 的四代中的规格变化。同时也会出现 CPU 支持上也会出现部分隔离。整体上会非常烧脑,以下是按照各种可信度比较高的传闻整理的信息,建议大家仔细阅读避免入坑。

先说大的时间线,目前爆出的 INTEL 产品规划是 500 系列主板和第十一代酷睿 CPU 会在 2021 年 Q2 出现。而传闻中 500 系列主板会有完整的一套产品线从 Z590 到 H510。但目前有传闻第十一代酷睿会只有 I5 以上的产品。

结合来看 CPU 的支持情况,400 系列主板可以全线支持 10 代的酷睿 CPU 这点没有问题,500 系列主板可以全线支持 11 代的酷睿 CPU 也不会有问题。问题在于 400 系列主板对 11 代酷睿的支持会有差异,Z490 和 H470 会全线支持 11 代酷睿 CPU;B460 和 H410 只能支持 I3\奔腾\赛扬的第十一代酷睿 CPU(CPU 是否存在有待确认)。

所以到了 2021 年会有一个比较好玩的情况。CPU 的兼容性会被切割,B460 和 H410 只能支持 I3 及以下的 CPU,或使用上一代的 10 代 CPU。而 Z590\H570\B560\H510\Z490\H470 六个芯片组可以全面支持第十一代代酷睿 CPU。

是不是发现了一个巨尴尬的情况,按照惯例上去看,Z490 的寿命只有大半年就要被 Z590 替代。但是考虑到 Z590 的主板会因为规格提升,价格进一步上升,Z490 理论上可以像 Z370 那样用性价比占优继续存在。H470 则显得颇为尴尬,在搭配第十一代酷睿的情况下主板规格会不如 B560(主要是 PCI-E 通道和规范上的问题),规格和价格都比较鸡肋。而更为致命的是有传闻 B560 将会开放内存 XMP,那 H470 就会显得更为尴尬。

你以为 LGA1200 的套娃就结束了吗?当然没有。

前面提到了,LGA1200 的主板规格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主板的规格也会有很大的不同。Z590 相对于 Z490 的变化是相当有颠覆性的,从总线、PCI-E 规格和通道布局都有了变化。

但其实要理解的话也很简单,因为 Z590 的芯片组规格会与 X570 非常接近,也会拥有 CPU 直出的 M.2 X4、芯片组的 PCI-E 也会变成全 4.0,芯片组的牙签总线也会大幅拓宽成 PCI-E 4.0*8 的规格。

之前有说到一个问题,就是使用第十一代酷睿 CPU 之后 400 系列主板的规格也会有变化。这是因为 CPU 内部发生了两个变化,第一是 PCI-E 通道变成了 4.0(需视 INTEL 是否会和 AMD B450 一样锁),第二是 CPU 的通道数从 X16 变成了 X16+X4。所以当第十一代酷睿 CPU 用上 Z490 主板时,主板的规格也会有两个变化。这个变化会有些类似于 X470 使用 RYZEN 3000 系列 CPU 之后的变化。

第一、主板如果有直联 CPU 通道的 M.2 插槽(不做切换现在不可用),则在主板可以多得到一个 M.2 插槽。或对应的插槽通道从 PCI-E 3.0 升级为 PCI-E 4.0(增加了切换现在也能用)。

第二、显卡插槽会从 PCI-E 3.0 升级为 PCI-E 4.0,但是这个中间会有不同的情况。如果主板的显卡插槽本身不存在通道数切换,则可以保持 PCI-E 4.0 X16 的规格。如果主板的显卡插槽是要采用可切换 X8+X8 的,那么就要取决于主板 PCI-E 通道的切换芯片的型号。如果 PCI-E 切换芯片支持 PCI-E 4.0 则主板可以使用 X16 和 X8+X8 两种原有的规格;如果 PCI-E 切换芯片不支持 PCI-E 4.0 则主板的第一根显卡插槽只能走 X8,第二根理论上就不能使用。

当然最终 Z490 的显卡插槽是不是可以支持 PCI-E 4.0 还是要看 INTEL 爸爸的心情。之前 AMD 上面最终就把 400 系列对 PCI-E 4.0 的支持锁掉了。

下图是当时 X470 升级的说明表格,可以帮助大家来理解上述文字。

以上就是根据目前可信度较高的公开资料整理得出的状况,目前来看 INTEL 最大的底牌应该是基于 10nm 开发的 TGL 架构是否可以有效的提高单核性能(传闻有比较大的改善)。其实消费级 CPU 产品 6 核到 8 核是一个比较均衡的点,如果 INTEL 可以保持对 AMD 在单核性能上始终拉开一定的性能差距,那么 AMD 与 INTEL 均势就可以继续在大体上得到保持。

测试平台介绍:

然后来看一下测试平台。

测试主板为技嘉的 Z490 AORUS MASTER

内存是金士顿的 DDR4 8G*4。实际运行频率是 3200C14。

中间会有搭配独显的测试,显卡采用的是迪兰恒进的 VEGA 64 水冷版。

SSD 是三块 INTEL 535。240G 用作系统盘,480G*2 主要是拿来放测试游戏。

NVMe SSD 测试用到的是 INTEL 750 400G。

散热器是 EK 的 AIO 360 D-RGB。

硅脂是乔思伯的 CTG-2。

电源是酷冷至尊的 V1000。

测试平台是 Streacom 的 BC1。

产品性能测试:

简单评测结论:

这次的测试对比组是 I7 10700KF、R7 3700X、R5 3600、R5 2600X、I5 9400F,100% 标杆依然是 I5 9400F。

就 CPU 的综合性能而言,I5 10400F 大致介于 R5 2600X 和 R5 3600 之间。与 I5 9400F 相比提升了超过 20%,从 INTEL 自身来看其实提升幅度并不小。

而搭配独显的部分,I5 10400F 由于主频不高,游戏性能并不出彩,但是依然可以高于 R5 3600。

功耗(整机)上来看,I5 10400F 功耗控制倒是相当不错只是相比 I5 9400F 高 9%。

然后我们拆解成单线程和多线程来看。

单线程:I5 10400F 的单线程性能并不算很强,比 I5 9400F 可以强约 5%。

多线程:多线程性能则提升明显,比 I5 9400F 提升 40%。

性能测试项目介绍:

对于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对比性能的童鞋,这边会提供详细的测试数据。如果不想看的话可以直接跳到最后的总结部分。

测试大致会分为以下一些部分:

CPU 性能测试:包含系统带宽、CPU 理论性能、CPU 基准测试软件、CPU 渲染测试软件、3DMARK 物理得分

搭配独显测试:包含独显基准测试软件、独显游戏测试、独显 OpenGL 基准

搭配集显测试:包含集显基准测试软件、集显游戏测试、集显 OpenGL 基准

功耗测试:在独显平台下进行功耗测量

CPU 性能测试与分析:

系统带宽测试,同等规格下 9 代和 10 代的 CPU 内存带宽相差并不大。

CPU 理论性能测试,是用 AIDA64 的内置工具进行的,I5 10400F 相比 I5 9400F 提高约 6%。

CPU 性能测试,主要测试一些常用的 CPU 基准测试软件,还会包括一些应用软件和游戏中的 CPU 测试项目。这个环节会牵涉到不同负载环境的测试,也是最接近日常使用环境的测试。I5 10400F 相比 I5 9400F 可以提升约 18%,但依然会落后于 R5 3600。

CPU 渲染测试,测试的是 CPU 的渲染能力。测试会统计单线程和多线程的测试结果,所以这个环节一般会最接近 CPU 的综合性能对比(单核全核基本各一半)。从这个测试来看,I5 10400F 的对比 I5 9400F 提升还是很明显的,但是与 R5 3600 还是会保持近 10% 的差距。

3D 物理性能测试,测试的是 3DMARK 测试中的物理得分,这些主要与 CPU 有关,游戏性能也会有少量的影响。I5 10400F 依然是介于 R5 3600 和 R5 2600X 之间,比 I5 9400F 强 25%。

CPU 性能测试部分对比小节:

CPU 综合统计来说 I5 10400F 对比 R5 3600 还是会有 5%~10% 的差距,对 I5 9400F 则有 20% 左右的提升。

搭配独显测试:

显卡为 VEGA 64,I5 10400F 大致介于 R5 2600X 与 R5 3600 之间。

独显 3D 游戏测试,下文中会详细分析

分解到各个世代来看,I5 10400F 整体高于 RYZEN 系列和 I5 9400F。

针对不同分辨率的测试,依然可以明显的看到十代酷睿在游戏性能上可以略有优势,但是 I5 10400F 相比 I7 10700KF 会弱不少。

独显 OpenGL 基准测试,OpenGL 部分以 SPEC viewperf 12.1 和 LuxMark 为基准测试,这个测试是针对显卡的专业运算测试,差距与 CPU 的延迟和单线程性能关联度更高一些。I5 10400F 会稍强于 RYZEN 和 I5 9400F。

搭配独显测试小节:

从测试结果来看,I5 10400F 搭配独显表现尚可,基本延续十代酷睿游戏性能有所提升的特性。

磁盘性能测试:

磁盘测试部分用的是 CrystalDiskMark 6,1G 的数据文件跑 9 次,这样基本可以排除测试误差。测试的 SSD 分别是 535 480G 和 750 400G,都是挂从盘。简单科普一下这个测试里的概念,SATA 接口和 PCI-E 通道都是可以从 CPU 或芯片组引出的(看 CPU 厂商怎么设计)。原则上会测试芯片组引出的 SATA 和 PCI-E。

在磁盘性能上,I5 10400F 在 NVMe 性能上相对一般,只相当于 R5 3600 的水平,与 I7 是有差距的。

平台功耗测试:

功耗测试只做了搭配独显的平台测试,I5 10400F 的整体功耗并不高,CPU 自身的满载功耗在 65W~68W。

详细的统计数据:

最后上一张 CPU 天梯图供大家参考。性能部分仅对比与 CPU 有关的测试项目,并不包含游戏性能测试的结果。

由于 2017 年开始,系统、驱动、BIOS 对 CPU 性能的影响非常巨大,所以这张表仅供指向性的参考。

简单总结:

关于 CPU 性能:

从 CPU 性能上来说,I5 10400F 的整体性能接近于 R5 3600,差距 5% 左右。与 I5 9400F 则有 20% 左右的提升。

关于搭配独显:

游戏性能上,I5 10400F 主要依靠十代酷睿架构上的优化对比 AMD 可以略有优势。

关于功耗:

I5 10400F 的功耗控制还是比较不错的,基本是卡在 TDP 65W 的区间里面。

总的来说,相比于首发时候的天价,现在的 I5 10400F 价位调整到比较合理的区间,所以作为与 R5 3600 对标的主流装机 CPU,两者都有各自的选择理由。

回到十代酷睿上来,本文也是十代酷睿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来稍稍做一下总结。十代酷睿整体给人的感觉算是一个中评,整体性能对比自己上一代提升都非常明显,但是与对手 AMD 相比只是基本保持可以继续竞争的态势。下一代的 TGL 上大概率会解决核心数量落后的尴尬局面,但制程依然还是短板。

对 INTEL 来说,现阶段这应该是继奔 4 时代之后所经历的最坏时代。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带来产品更激进的更新换代,除了对钱包不够友好,可以说是最好的时代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