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杀、隐身、手里剑,日本忍者真的存在吗?

澎湃新闻
原标题:暗杀、隐身、手里剑,日本忍者真的存在吗?
前不久,日本三重县的“伊贺流忍者博物馆”失窃事件,在网上引起众人关注。据日本《读卖新闻》8月20日报道,馆内一个重量超过150公斤的保险柜不翼而飞,其中保管着至少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55万元)现金。监控录像显示,小偷从闯入到逃走只花了约3分钟。
事件引发了不少日本网友的热议,有网友推测称,“估计是内部人士作案吧,不然不可能这么快就跑了,”还有网友打趣道,“犯人一定是忍者吧,到底是甲贺还是风魔呢?”
日本忍者博物馆被盗事件勾起了网友对于日本忍者文化的好奇。在动画、电影、影视剧之外,这个传说中可以飞檐走壁、善于机关易装的东瀛神秘组织,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吗?

日本忍者文化充满着神秘色彩。 资料 图
行走在夜里的忍者,不穿黑衣
对于不少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出生的朋友来说,在《火影忍者》风靡世界之前,有一部叫做《忍者乱太郎》的日本动画片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主人公乱太郎是一个出生在日本战国时代普通忍者家庭的孩子,为了不负父母厚望成为精英忍者,他进入了忍者学校学习,随后在学校里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里面的忍者会隐身、会捣鼓机关、擅长易装,还时不时扔出几颗火药球,是许多人对日本忍者最初的印象。


《忍者乱太郎》漫画于1996年在《朝日小学生新闻连载》开始连载,连载时间长达33年。 资料图
关于忍者是如何诞生的,学术界至今争论不休。其中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圣德太子身边有一位名叫大伴细人的门客,此人善谋略,曾在讨伐物部守屋(日本飞鸟时代的政治人物,出生于权贵家族之一的有力氏族物部氏,因排挤佛教与崇佛派的苏我氏发生冲突,后被苏我氏灭族)的战斗中利用诡计将其引出,是协助圣德太子在政治斗争中取胜的重要人物之一。
大伴细人所做的工作,在当时被称为“志能便(しのび)”,其日文读音与“忍”相同,因此普遍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的“忍者”。

忍者真正进入历史舞台则是在战国时期,主要进行谍报工作。画中的忍者出自《北斋漫画》,作者为葛饰北斋。 资料 图
在很多影视作品里,忍者的装束都是一身黑色的“夜行衣”,这其实是最大的误解。因为在夜色中,纯黑色的轮廓反而更加清晰可见,另外从古代的印染技术来看,要染成黑色不但工序复杂,染料也相当昂贵。因此,据忍术三大秘书之一的《正忍记》所记载,真正的忍者服应该是茶色、灰色、靛蓝色或者由柿染而成(将未成熟的柿子碾碎取汁来染布的一种技艺)的赤褐色,这样才更容易隐匿于星夜之下。


柿染的赤褐色 伊贺流忍者博物馆官网 图

如今的忍者服各种花色都有。 资料图
德川幕府时期,忍者被正式纳入了编制,由此进入了鼎盛时期。然而在正史中,关于忍者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这也让忍者的故事更加扑朔迷离。
伊贺流和甲贺流的恩怨之谜
昭和30年(1955年),因为忍者主题小说的流行,“忍者”这一称呼才开始被广泛使用。
在过去,忍者还有很多别称,比如“乱破”、“素破”、“透破”、“夺口”等等。由于侍奉不同的主君,不同地方的忍者团体也衍生出了许多流派,据说全国有四十九派之多,而其中历史记载最多,影响里最大的莫过于伊贺流和甲贺流两支。

据说在战国时期,由于服部半藏的关系(服部半藏是德川家康麾下的武将,而服部氏是当时伊贺国的豪族,是统领伊贺流忍者的“上忍三家”中的一支),不少伊贺流忍者被收编于德川家康的麾下。而另一边,丰臣秀吉曾派遣甲贺忍者监视德川家康的一举一动。
《本能寺之变》 ,由明治时期的浮世绘师杨斋延一所画,名古屋市所藏。 维基百科 图

由于伊贺地处盆地,四面环山,十分隐蔽,伊贺流忍者大多是前来避世的亡命之徒,其中也有不乏能人异士。
据说,伊贺流忍者最擅长使用咒术。如果你看过忍者相关的电影,一定对“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的这句咒术不陌生,中国道家的“九字真言”传到了日本,就演变为了忍术中常见的“九字护身法”,还可以配合“印明护身法”、“十字秘术”一起使用。

锁镰是从农具镰刀发展而来的一种兵器,由镰刀的柄上再接一条末端系有金属重物的锁链而形成。 资料图
相比较伊贺流忍者,甲贺流忍者历史更加悠久,前文提到的最早的“忍者”大伴细人被认为是甲贺流忍者的鼻祖。
甲贺当地草药资源丰富,因此甲贺流忍者常常装扮成“卖药郎”在全国各地游走,搜集情报。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的关系,如今甲贺市仍有许多制药工厂,制药业相当繁盛。
女忍者“九之一”
在漫画《忍者乱太郎》里,女忍者被叫做“九之一”。因为在日语中,“女”按笔画拆分开来可以写作“くノ一”,读音与“九之一”相同,因此常常作为代指女性的暗语。那历史上,真的存在女忍者吗?

在当代,“くノ一”的推广离不开日本著名悬疑小说家山田富太郎。1958年,山田富太郎发表了小说“甲贺忍法帖”,随后撰写了一系列以忍者世界为主题的畅销书。“くノ一”开始频繁出现在电影、电视、漫画等多种艺术作品中,成为一种流行文化。
如今成为忍者,已经不需要性别的门槛,“くノ一”不但被大众接受,也已经走向了现实。
忍者文化的存活方式
由于技术的革新、时代的更迭,忍者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如今在日本,忍者已然成为了旅游、娱乐资源的一部分。
伊贺市是三重县著名的观光胜地。在伊贺流忍者博物馆内,人们可以体验“忍者机关屋”的种种精巧设计,可以看到400多种设忍者工具的展示,还有打扮成忍者的工作人员进行忍术的现场表演。

为了观光目的而打造的各种忍者屋中,唯有甲贺市的“甲贺流忍术屋”是真正忍者住过的地方,据说其前身是甲贺流忍者五十三家中的头家“望月氏”的祖宅,距今已有300多年。
为了防止敌人入侵,望月家族在房子内部建造了许多机关和密室,比如与墙壁融为一体的,可以旋转的“隐藏门”,可以从一楼直接逃往三楼的绳梯,还有地板下的陷阱等等。


甲贺忍术村 资料图
2017年的夏天,东京增上寺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考试——甲贺流忍者考试。作为甲贺市观光宣传活动的项目之一,这是甲贺市观光协会第一次把考试的现场搬到了东京,引起了全国极大的关注。

就这,没有国籍要求,没有性别的限制,没有年龄的限制,只要你怀着一颗对忍者文化感兴趣的心,就有机会成为一名货真价实的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