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虚拟偶像」在音乐行业的渗透加速度

界面新闻

关注

原标题:「虚拟偶像」在音乐行业的渗透加速度

一身白色古风旗袍,配全新银白色发色,以钢琴独奏拉开与张韶涵跨次元合作表演大幕的洛天依出现在了昨晚(5月16日)浙江卫视音乐综艺《天赐的声音》的现场。在这档综艺今年的收官之夜,洛天依完成了其在卫视音乐综艺节目中的首秀。

节目中洛天依不仅与张韶涵隔空合唱了《芒种》,还与白举纲完成了摇滚与古风结合的歌曲《万古生香》。前者雀跃的旋律配搭戏曲唱腔,两人黑白旗袍的破次元壁热舞,一度将#张韶涵洛天依芒种#的话题推到热搜TOP 10。截至发稿前,该话题的阅读量已经达到1.1亿,阅读数接近6万。

当然,这并非是洛天依第一次出现在主流电视媒体的舞台上。2015年其歌曲《普通Disco》在B站走红,随即创下300w+播放量和10w+弹幕的惊人成绩。同年李宇春于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上演唱了该歌曲,被普遍看做是「虚拟偶像」在国内从二次元向三次元打通的开端。

2个月后,洛天依便登上了2016湖南卫视小年夜的春晚,搭档杨钰莹演唱《花儿纳吉》。此后,她还在中央电视台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中,和京剧名家王珮瑜共同演绎了经典曲目《但愿人长久》,又于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上与薛之谦合唱了《达拉崩吧》,同年还携手郎朗举办了全息演唱会。近两年其歌曲《普通Disco》《达拉崩吧》随着汪峰、周深先后在《歌手》节目中的翻唱引起过多次热议。

从2012年出道到现在,洛天依的微博粉丝已经达到460万,B站官方账号粉丝超184万。从举办演唱会及生日会、组织网络应援、开发周边产品,代言商业品牌,洛天依几乎打通了所有真人偶像的商业变现路径。其在主流市场的不断进击,昭示了「虚拟偶像」市场近几年在国内的快速演变,而在音乐行业,「虚拟偶像」也正在一步步的加速渗透,并在行业上下游悄然带来了诸多影响。

跨次元赋能,艺人经纪业务的新模式

近几年,音乐人演唱「虚拟偶像」的歌曲,甚至和「虚拟偶像」同台合唱的表演已经屡见不鲜,且几乎每次都会引发社交媒体的热议,在真正讨论「虚拟偶像」如何影响艺人经纪业务之前,近几年音乐人和「虚拟偶像」的跨次元合作究竟对音乐人产生何种影响值得观察。

2019年在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上,薛之谦与洛天依合作了歌曲《达拉崩吧》,同年那英和钱正昊也在《蒙面唱将猜猜猜》中合唱了该歌曲。据【由你音乐研究院】通过分析腾讯音乐娱乐旗下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三大在线音乐平台的用户听歌数据发现,与洛天依合作的《达拉崩吧》为薛之谦拓宽了19岁以下的听众,而《达拉崩吧》也为那英拓宽了30岁以下年龄层的听众。

除了在年轻用户群中的影响,「虚拟偶像」也可帮助音乐人触达不同性别群体的用户。2019年底黄子韬与其官方二次元人物韬斯曼发布了第一首合唱歌曲《哎》。据【由你音乐研究院】的观察,该歌曲的男性听众占比明显高于黄子韬男性听众的占比,这也帮助黄子韬在发布该歌曲后,触达到了更多男性听众,整体听众进一步趋向均衡。综上来看,真人艺人的音乐作品受到「虚拟偶像」的作用力可见一斑。

当然,「虚拟偶像」与真人艺人的互补模式远不限于音乐作品。其实早在2018年,日本著名歌手小林幸子在出道55年后,就以“虚拟Grandmother·小林幸子”的虚拟形象进行“二次出道”,本人担任中之人。去年2月份,日本杰尼斯事务所也联合直播平台SHOWROOM推出了首个虚拟偶像计划Johnny’s X Showroom Virtual Johnny’s Project(VJP)。区别于此前将中之人隐藏在虚拟形象背后,VJP则致力于将偶像与虚拟偶像实现人设互补,以打造复合偶像。在国内,除了黄子韬的虚拟形象「韬斯曼」,迪丽热巴、黄渤等艺人也曾推出自己的「虚拟偶像」。

通过此种方式,艺人和「虚拟偶像」不仅可以实现人设互补、流量互补。甚至可以帮助艺人在不同的商业工作中实现分身,也可在未来转向幕后成为虚拟偶像中之人来延续自己的事业。「虚拟偶像」最大的优势还在于,相对真人艺人而言,其风险更可控。

虚拟乐队街头霸王Gorillaz,便是非常成功的案例。这支由四个虚拟动画人物组成的另类摇滚乐队,背后由Damon Albarn和Jamie Hewlett担任主创者。乐队的四位成员均具备独特的特点和故事,这使得这支乐队一直保有鲜明的个性和生命力。街头霸王在2001年发行的首张专辑《Gorillaz》缔造了销售量超过300万张的佳绩,并且还因此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成功的虚拟乐队」称号。第二张专辑《Demon Day》在美国销售量达到双白金唱片,英国更达到三白金唱片。他们在2005年的格莱美奖中入围了5项,最后赢得「最佳流行重唱组合」大奖。

在目前舆论环境极不稳定,粉丝话语权愈发强势的大背景下,如何稳定艺人事业,延长职业生涯,扩展受众圈层,与「虚拟偶像」合作的跨次元赋能为艺人经纪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虚拟+」,演出市场的新生意

今年4月份,美国说唱歌手Travis Scott在游戏《堡垒之夜》中举办了名为「ASTRONOMICAL」的虚拟音乐会,吸引了1230万观众,刷新了该游戏史上最多玩家同时在线的线上live成绩。如果加上Twitch和YouTube的观看人数,该虚拟音乐会的观众则达到了2770万。在此之前,电子音乐人Marshmello也曾在去年2月份的虚拟音乐会中吸引了1070万观众。

虚拟音乐会的成功也反哺了音乐人作品在流媒体平台的表现。据Chart Data的数据显示,Travis Scott首演的新单曲《The Scotts》在4月24日以单日播放745万次的成绩获得了Spotify全球排行榜的冠军,甚至超越了Billie Eilish演唱的《007》的电影主题曲《No Time to Die》。为《滚石》排行榜提供数据支持的Alpha Data也同时表示,Travis Scott在流媒体平台的流量在演出后的两天内增长了26%。

除了游戏皮肤,该场虚拟音乐会还为用户提供了一系列周边产品,包括Travis Scott的同款服装、表情、装备以及其他配件。此外,潮流界大师KAWS为歌曲《The Scotts》设计的专辑封面的黑胶唱片、CD及磁带也已经发布。

除了游戏与虚拟音乐会的整合营销,实际上在线下,建立在音乐人虚拟形象基础上的全息演唱会以及「虚拟偶像」演唱会在市场中也已经有过诸多尝试。

去年5月,美国音乐版权代理公司PrimaryWave获得了惠特尼·休斯顿的姓名和肖像使用权,并计划在今年举办惠特尼·休斯顿全息图英国巡演(受疫情影响取消)。在此之前,为了纪念迈克尔·杰克逊诞辰60周年,由系德马吉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主办的“迈克尔·杰克逊全息演唱会全球巡演从2018年8月开始,在中国先后落地了包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多个城市,在疫情袭来之前,原计划也将启动海外巡演。

「虚拟偶像」演唱会方面,全球最知名的虚拟偶像歌手之一初音未来,在去年于上海、成都、北京、广州等城市举办了线下演唱会,还与洛天依及其他虚拟偶像出席了2019年B站的BML以及跨年演唱会,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2019年6月,「韬斯曼」也出现在了黄子韬的上海演唱会的舞台上,不仅与黄子韬同框表演,在演唱会结束后还跳起了《你也会像我一样》的魔性舞蹈。

全球疫情袭来暴露了当前线下演出的隐忧,无论是线上live还是线下演艺的新形式都在被更多的思考和尝试,5G即将带来的技术革新也势必会在下一发展阶段给演出行业带来更多新的可能,虚拟现实自由切换,线上线下界限模糊,通过「虚拟+」的模式,发挥线上线下更大联动的效应,进一步释放音乐版权的价值,在未来的演出行业中或将被更多的实践。

平台、资本相继入局「虚拟偶像」的发展新阶段

在「虚拟偶像」市场发展引起行业诸多变化的背后,则是近两年平台、资本相继入局的市场大势。

2017年,多家公司推出的十余位虚拟偶像先后问世,次年腾讯、奥飞等互联网巨头以及红杉资本、沸点资本等资方均在「虚拟偶像」市场进行投资布局。2019年至今,经济遇挫,投资趋于理性谨慎的背景下,「虚拟偶像」市场的热度仍逆势而上。

进入2020年,便有多家相关创业公司完成融资。2月份至4月份,通过CG技术塑造「虚拟偶像」的科技娱乐公司鲜衣怒马、虚拟IP运营商一几文化、「虚拟偶像」全栈式服务商万像文化三家公司便先后完成数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在「虚拟偶像」布局最久的B站也持续拓展「虚拟偶像」的变现空间。去年7月B站收购了线下活动及全息演唱会的运营商超电文化。而在此之前,B站已经在2018年成为了洛天依所属母公司香港泽立仕的控股股东,并投资了日本最大的虚拟主播运营公司彩虹社,并于去年开始成立专门的团队,负责「彩虹模式」在中国本土化的落地。

聚合了本土多位头部「虚拟主播」的酷狗直播,也在今年推出了“3D虚拟直播形象”功能,以工具化和UGC的形式,让用户打造自己的虚拟直播形象。

除了各大互联网大厂、资本方及视频平台的持续加码,音乐平台也开始进入「虚拟偶像」市场的热潮中。今年3月份,QQ音乐「S制造」第二季正式启动,首位由音乐平台推出的「虚拟偶像」「祝眠」也正式亮相。其国风作品《下凡》,在一天内的收听人数便超过了50万。这一差异化打法,也体现了音乐平台对于音乐人扶持计划在行业大背景下的新思考。

或许短期内,「虚拟偶像」的发展还面临包括技术门槛和内容生产高成本等许多瓶颈,但随着越来越多平台及创业公司入局,在用户基础愈发向好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商业模式的探索都将陆续展开。在5G时代到来后,「虚拟偶像」在更多场景的落地与应用的边界也将被进一步打破,商业化的天花板将进一步提升。

对于音乐行业来说,「虚拟偶像」一词已经悄然渗透到行业的上下游当中,其将给行业在未来带来何种程度的影响显然已经值得被认真思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