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书领读人董平:结合当代社会实情 能让国学简单易懂
原标题:都来读书领读人董平:结合当代社会实情 能让国学简单易懂 来源:经理人网
我们从孩童时代,就开始了学习之路,既有寒窗苦读的年少求知,又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求索。
但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
通过某音直播公开课,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平表示,任何一个人都要从学习开始,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成为“圣人”。这就是为什么在《论语》中,《学而第一》位于开篇,《尧曰第二十》位于末篇。
所谓圣人,即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如王阳明所释,所谓立德,即是拥有美好的品德,所谓立功,即是有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一番事业,所谓立言,即是拥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
因此,通过学习,让自己一步步靠近圣人甚至成为圣人,并不是难若登天、遥不可及的事情。
现担任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的董平,同时是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兼任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编委及部类主编。在百家讲坛先后主讲《名相管仲》、《传奇王阳明》,对国学研究深远。
与古代文学结下深厚情缘
由于母亲是教师,所以董平比一般孩子更早地开始了学生生涯,他古代文学的启蒙则受益于中学老师引领,但真正的学术起点则是从大学开始的。1978年,董平考上了杭州大学中文系,开始了如饥似渴学习的四年。
那时杭州大学中文系是全国最好的中文系之一。当时杭大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北大中文系是“地主”,那杭州大学中文系就是“富农”。
在董平的记忆中,当年中文系的那些教师,虽然衣着都极其普通,总是透出一股浓浓的“书卷气”,自然令人起敬起恭。在这些教师的教导和熏陶下,历经四年苦读,董平有了对中国古代语言文学的基本了解,“算是有了点学问”。
1983年9月,董平考取了杭大的研究生,成了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第一批硕士生之一。这个古籍研究所,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几个古籍所之一。
对于自己的学术发展,董平曾说:“某种意义上,正是古籍研究所的学习过程,深刻培养了我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也提升了我的学术胸怀。”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虽然现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与当年古籍所所学的内容似乎相去较远,但正是古籍所的求学生涯,为董平后来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而古籍整理也一直是他工作的主要学术领域之一。
让国学经典古为今用
2011年,浙江大学推出完全免费的开放课程网站。这是首家由国内高校自己建设的免费“网络课堂”。董平所讲的《孔子与〈论语〉》是浙江大学首推的公开课程之一。他说,让更多的人来分享所思所想,是教师的基本情怀。
在解释学流行的今天,董平认为“知识是有边界的”,研究解读《论语》要坚持两个观点:首先,必须了解文本的时代背景、知识背景、文化背景;其次,对文字本身的解读,要参考本及同时代的文本的用法,才能防止过度解读、错误解读。
近年来,国学再兴,国学被现代人赋予了很多功用,甚至被狭隘化。
董平就此表示,自己不反对一般意义上提倡国学,但那些很狭隘的主张没必要,小孩子也没必要去背传统典籍,人不能脱离时代而生存,现代人当然要以学习现代知识为主。但作为读书人,不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是一种耻辱。
儒家思想是国学的主干思想,在近2000年的漫长历史中,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价值的核心,也是百姓日常生活中价值取向的核心。
董平认为,国学的今用,不是一种工具意义上的功利性功用,而是一种具有哲学意义的根本性效用。一个民族或者说一个国家,如果它脱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很有可能使这个民族的当代生活失去根基。重新追回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今天的社会,其意义或者说用处就在于,为当代社会、当代国民的精神生活重新打下一个基础,重新追回我们精神思想的根基。
而对于个人而言,了解国学不仅能让我们具有正确的历史感,从而在内心建立起一种崇敬感、敬仰感和敬畏感,还能使我们的心胸远离狭隘,更加坦荡。
在董平看来,中国传统的文化经典之所以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从未中断,是因为在每个时代都找到了契合点,实现了它的现世价值。在弘扬国学时,应该对国学进行重新阐释,把优秀的文化经典和对当下社会发展有利的东西拿出来,改造成适合现代人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的内容,去引导人们的生活走向真善美。
不仅如此,还应该把国学中那些穿越千年仍然永恒的经典与当下社会生活有效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实现国学价值的当代转换,就是要把国学变成普通大众都能理解和运用的东西,让国学简单易懂的呈现在人们面前,深入人民大众的心中。这样才有机会让每个人都会成为复兴和弘扬国学的参与者及实现者”,董平这样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