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夜市成长起来,又纷纷扎根在彭浦新村昔日“彭浦夜市”人气店 扎根社区做老牌特色店

新闻晨报
原标题:从夜市成长起来,又纷纷扎根在彭浦新村昔日“彭浦夜市”人气店 扎根社区做老牌特色店


晨报记者 荀澄敏
说起彭浦新村,上海人无人不知,但这里曾经更为“著名”的是昔日熙熙攘攘的“彭浦夜市”。如今,当年被居民投诉脏乱差、环境噪音扰民的“彭浦夜市”早已被整改。不过,很多从“彭浦夜市”名声大噪的店铺,有些依然选择在彭浦新村地区租借了门面,正规地做起了生意。
记者了解到,彭浦新村内有1700多家小店,这些扎根社区、服务居民的店铺,本着“实惠、好吃”的宗旨,在昔日夜市人流大幅下降后,依然“有人气”,甚至成了让本地居民骄傲的小店。
“网红第一炸”扎根居民区
昨天,记者来到临汾路、汾西路,这两条马路素有彭浦新村的“南京路”之称,随着炎炎夏日的来临,这个正规的“彭浦夜市”生意怎么样?只见沿街的小吃店、老字号、便利店灯火通明,虽然天气炎热,仍有不少食客放弃外卖,选择堂吃一份“现做现吃”的新鲜。
在“彭浦夜市”里,鼎鼎有名的莫过于“彭浦第一炸”,当年多少人从上海四面八方赶来彭浦新村就为了吃一口“炸鸡腿”!如今,“彭浦第一炸”改名成了“彭浦胖胖炸鸡腿”,在临汾路692号,记者找到了这家门面普通的小店。
店里一共有六张桌子,鲜红的菜单贴在墙上,顾客可以一边吃一边加餐,除了菜单、美食照片,上面还有昔日“彭浦第一炸”时期热火朝天的“历史照片”。
记者点了一份炸鸡腿、一份臭豆腐、一个炸年糕,总共25元。跟连锁炸鸡店比起来,这个价格并不算十分便宜。店里提供椒盐和甜面酱两种酱料,点单后,五分钟就上菜了,炸鸡腿甜、脆、酥,鸡肉紧实,确实让人有一种吃了还想吃的感觉。
“感觉这里挺好吃的,跟连锁炸鸡店的味道有点区别,更像是我们小时候吃的炸货铺里的味道,我们家里人都很喜欢吃。”“80后”的王先生家住平顺小区,下班回家路上特别来买炸鸡腿。
王先生见证了“胖胖炸鸡腿”的变迁历程,“原来夜市的时候,排队都要排很久,我们根本吃不到,现在正规营业了,随到随买,还可以外卖,感觉更方便了”。
随着各种炸鸡品牌的相继进入,很少有市民会专程前来彭浦新村吃炸鸡了。“90后”的李小姐娘家住在彭浦新村,结婚后住在浦东,“只有偶尔回家的时候,会来吃一口炸鸡,平常不会特意来吃。“毕竟现在选择很多,而且各式各样的网红小吃店也开遍了上海滩。”在李小姐看来,目前“胖胖炸鸡腿”才是正常化的营业,主要顾客群体还是周边居民为主。记者在店里,也并未没有感受到生意火爆的程度,但这一家从彭浦夜市起家的店,确实已经成了周边居民区的“老牌餐饮小吃店”。
“20年来味道没变过”
在彭浦新村生活过的人,一定都吃过红辣椒拉面馆,这家店可是20多年的老店了,24小时营业,据说每天来吃夜宵的人很多。在闻喜路936号,记者一眼就看到了“大红招牌”,店铺很大、位置很多,晚餐时分,记者点了一份干拌面,一片片牛肉撒满了整个大碗,送的例汤里也有真材实料的牛肉。而这里每一桌都会有满满一大盆的小葱,简直就像是小葱自助餐!
据了解,这家店面条全部是手工拉的,口感劲道有韧性,牛肉也很香!食客既有中老年群体,也有小青年,很多人都说,“20年来味道就没变过!”
走在彭浦新村附近的道路上,除了能看到品牌连锁店,比如沧浪亭、振鼎鸡、老盛昌……更多的是能看到彭浦新村的本土品牌,有些一开业就是20年,还有一些则是从夜市成长起来,如今也都纷纷扎根在彭浦。
弄堂粉丝最早开在弄堂里,现在搬到了平顺路202号,但每天只做一个上午的生意,来晚了就吃不到了。附近吃过的居民说,这里的粉丝就是料多!油面筋、百叶包、油豆腐、虾皮、榨菜、香菜……味道很鲜美。
在彭浦新村吃完了主食如果还想要吃点甜品,想必不少附近居民会带你来谧蜜甜品,在这里,像品牌店里的杨枝甘露、白雪茫茫应有尽有,并且这里的料更多、更新鲜,毕竟做的都是周围居民区的生意,吸引回头客才是做老店的根本之道。这家从彭浦新村起家的甜品店,如今还在大宁音乐广场开了第二家店。
如果你来彭浦新村做客,本地居民一定会带你去充满本地特色的烟火小店,“一直吃品牌连锁店的东西有啥意思啦!要吃,就要吃点阿拉彭浦新村的特色!”彭浦新村里的居民们都会如此骄傲地带你吃、带你品,昔日夜市里的“人气店”有些离开了,有些就扎根在了彭浦,只不过这些店做的都是居民区的生意了,昔日盛况不可能再出现,但这些扎根20年的小店们似乎也成了彭浦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