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灰色产业链背后的赏与罚,起底“代拍”江湖

澎湃新闻
原标题:饭圈灰色产业链背后的赏与罚,起底“代拍”江湖

饭圈灰色产业链背后的赏与罚,起底“代拍”江湖
作者:张津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全文4240字,阅读约需8-9分钟
| 导读
1.代拍江湖,爱豆眼中:骂不死的小强
2.供需产业链:生意与公关造势
3.韭菜收割机:代拍背后的利益驱动力
4.窥私欲与网络时代的“楚门”
5.徘徊法律夹缝下的代拍,合法不?
01
代拍江湖,爱豆眼中:骂不死的小强
5月9日,王一博怒斥:“半夜被陌生人敲酒店门,车上装跟踪器,到哪儿都有人无休止地跟。”
5月10日,王俊凯工作室发文:“近日,有部分不理智的朋友存在跟车、追车、跟机,在王俊凯入住的酒店大堂和楼道聚集,甚至在房间门口围堵等行为.
5月13日,杨幂的遭遇更将“代拍”乱像推向风口浪尖:有人用恶 意视角偷拍杨幂,并造成剧组混乱。
10月18日,张天爱在微博发文点名跟拍行为,称前夜与朋友吃饭被偷拍。
11月8日,有网友曝光了一段胡歌怒斥代拍的视频。视频中的胡歌从穿着上来看非常低调,在代拍无休止的怼脸拍摄下,他指着旁边拍视频的人训斥到:“再说一遍,别拍了啊,还拍?

2019年12月23日,肖战因为被代拍者围堵导致航班延误,向航空公司及飞机上的乘客道歉。
02
供需产业链:生意与公关造势
代拍”并不是一个新职业,而是粉丝经济下衍生的灰色产业链。
机场接机、送机原本是粉丝的应援项目之一,但近年来,一些职业代拍混入其中,将拍摄到的视频和图片卖给粉丝,从中牟利。每当有明星因为代拍事件获得舆论关注时,各家粉丝都纷纷跳出,声明那些代拍的绝不是真正的粉丝。因为代拍不同于粉丝,不会在意明星是否介意、公共秩序是否允许、是否给公众带来麻烦等。
还有一种趋势,便是部分明星经纪人或助理与代拍互相合作,各取所需。对于明星而言,曝光就有机会获取流量。他们会提前跟代拍的人沟通找点,提醒明星走位、穿搭和姿势,保证照片的美感。

这就是代拍与明星之间的共生关系,明星需要这样的部分曝光获取流量,代拍需要利用明星得到盈利的资本。
03
韭菜收割机:代拍背后的利益驱动力
随着多起代拍乱象事件发生,本来仅活动在饭圈内和摄影机背后的代拍角色,从幕后曝光在了台前。不管是明星点名斥责,还是经纪人极力阻止代拍,他们就像“骂不死的小强”一般无处不在,无缝不钻。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供需关系,让代拍们如此疯狂?
“dp”是“代拍”的拼音缩写,在微博搜索“dp/卖图”超话,就会发现大量的相关买卖招募信息,不只在微博,就是在微信,淘宝、等App上都能找到“代拍”的身影,可见这类生意已经渗透到各种平台。

中国青年报曾就代拍问题采访过小Z,记者了解到她是一名大学生,曾揽过两年的“代拍”业务,主阵地是北京机场以及各种活动现场。
当记者问道:“代拍”真的能赚钱吗?
她回答:“我是带着爱来拍的,不算特别努力,除非跟机有时候回不了本,其他时候成本和赚的钱基本持平,努力的话肯定是赚的。
一次“代拍”某明星参加的发布会,全场无其他流量明星,刨去活动门票的成本,只卖他一人的图就能赚上几百元,更不要说流量明星多的活动了。
交易一般都在“小号”上进行:拍好的图发微博、朋友圈、“代拍”群,买主问价给预览,谈妥了传图。定价则依据被拍的人的知名程度,圈内称“糊”或“火”,同样也跟图片质量、数量有关,“机场10张左右的小包50元左右,上百张的大包大约300元”“竞演直传battle(被用于明星之间的较量)比较贵,与镜头对视比表情包贵,修好的图要另外加钱。”
中青报记者还了解到,在图卖出去后,小z还会刷该明星的微博话题,看谁发了自己的图。这种观察是双向的,交易得多了,买图者也总结出一家“代拍”常用的角度和拍摄风格,形成稳定的买卖关系。据她介绍,向她买图的人大多是大粉和刷存在感的散粉。小Z的生意就代表了一类“代拍”。
一位业内人士曾称:“我有个朋友,靠着做王一博和肖战的写真集赚了四五十万。当时朱一龙的相关写真也以单价149元、销量超1.6万件让他们大赚了一笔,我们就称他们“一夜喜提海景房”。
“都说代拍黑,剧组的官摄难道就不黑?一位资深代拍反驳道:“《陈情令》的官方图,卖图价格达6000元一张。”
“市场需求始终存在,选择被名正言顺地割韭菜,还是选择名不正言不顺地割韭菜,并反过来收割其他人---这就是部分代拍认为的自身处境。”
04
窥私欲与网络时代的“楚门”

其实窥私欲人人都有,它来源于人的好奇天性。对于追星族们而言,这种窥私欲具体体现为:想要通过前沿的代拍了解爱豆时时刻刻的状态,搜刮爱豆生活的鸡毛蒜皮。一些代拍捕捉到的猎奇照片更刺激了粉丝们的窥私欲。
但除少数官方场合外,明星与粉丝之间的见面次数并不多,如果明星进组拍戏,粉丝无法通过官方的信息了解到爱豆的近况,思念的周期便会加长。由此,时不时释出的非官方前线照片在饭圈中需求很大,同时可以保证明星的热度不减。需求决定供给,粉丝的窥私欲最终推动了明星窥私生意的愈演愈烈,代拍群体也越来越庞大。
事实上,在流量时代谁能火,粉丝在赌,代拍也在赌。很多粉丝对于代拍并不排斥,他们排斥的是代拍在获取资源的过程中为明星本人带去的困扰和对公共利益造成的损失。
代拍的繁荣兴起,也绝非粉丝们心底的想要时刻了解爱豆,内心的偷窥欲那么简单,而是整个圈子也需要一群人为流量造势提供最前沿的资源,同时对粉丝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粉丝们都极力呼吁要理性“追星“,但现在,代拍者们似乎有些过了头。
05
徘徊法律夹缝下的代拍,合法不?
代拍不仅对明星个人造成了影响,在追拍明星的过程中,给社会也造成了不少影响。

很多剧组也对代拍“恨之入骨”:近日《皓衣行》剧组外景拍摄时,代拍围堵致使拍摄中断一小时,场务马某与代拍发生肢体冲突,后以剧组道歉并开出该常务结尾。

《人民日报》曾评论称:“任何利益都不应凌驾于公众利益至上,以规则校正流量方向,以秩序领航粉丝经济,流量经济回归理性才能走得更远。”
从现实治理的角度看,就应当该出手时就出手。早在2018年7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关于加强粉丝接送机、跟机现象管理的通知》,其中就提到要对这些现象加强管理。若不服从或多次触犯,则涉嫌扰乱公共秩序,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可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北京青年报》曾采访四川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教授肖尧中表示,阶级行为是粉丝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需要从公共管理、公共管制的角度上进行规范。肖教授对艺人隐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隐私是一个相对概念,公众人物的隐私度要比一般人宽泛一些。但是,在公众场合里,如果拍照不是专门去盈利的,那么这种行为就没有问题;反之,如果拍照成了一种盈利的行为,那么拍摄者是需要获得被拍摄者的许可的。”
人们常称“狗仔”是人们窥探欲和好奇心的产物,现在代拍不过是换了一个名字,变成更疯狂的“狗仔”。只要饭圈文化和粉丝经济依旧繁荣,代拍产业链就会一直存在下去,当他们的一些行为被人们所攻击时,他们会换个身份,称自己是粉丝。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句广告词放在饭圈,便是没有买卖就不存在代拍。
但良性的代拍可以盘活饭圈的实时流量,可以促进粉丝经济向好发展。 反之,恶性的代拍最终伤害到的,不仅是明星个人,还有为他们恶劣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买单的公众。
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扼杀代拍,而是正确引导,规范代拍乱象,理性经营粉丝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