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钴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电池重要发展方向

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无钴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电池重要发展方向
长城控股旗下蜂巢能源近日发布了全球首款基于无钴材料的电芯产品,推出了NMX无钴电池,成为全球首家研发出无钴电池的电池厂商。蜂巢能源电芯研发中心总经理高飞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无钴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和寿命长等优点,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也将持续助力蜂巢能源在竞争激烈的动力电池市场获取优势。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动力锂电池有两类,第一类是磷酸铁锂电池;第二类是三元材料电池,含有镍、钴、锰三种金属元素。无钴电池是将这三种元素镍、钴、锰中的钴完全去除掉。据高飞介绍,无钴电池的推出主要解决了目前新能源汽车应用层面的四个难点。
据了解,目前无钴电池可以达到240Wh/kg到245Wh/kg的能量密度,远远高于现在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170Wh/kg到180Wh/kg的水平,也十分接近于目前商业化应用中能量密度最高的811体系电池的水平,适合长续航里程车型的适配。
同时,无钴电池在抗过充能力、热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安全优势,国标要求要把电池放在130度热箱中半个小时不爆炸、不起火,蜂巢能源无钴电池可以在150度的环境下不爆炸不起火,远高于国标所要求130度的标准。
无钴电池还具有使用寿命更长的优点。目前811电池使用寿命在1500次到2000次,而蜂巢能源这款无钴电池的循环寿命在2500次以上,可以达到3000次。这意味着,以整车的续航里程来说,一辆续航里程为400公里的电动汽车可以行驶100万公里以上而不用更换电池。
无钴电池还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据高飞介绍,钴本身是一种贵金属,无钴电池把钴去掉以后,相对于传统的三元电池从材料上可以降低10%到15%的成本,电池层面可以降低6%到10%的成本。
在高飞看来,现在蜂巢能源无钴电池的测试数据显示出,无钴电池在寿命、能量密度、安全上都有比较好的表现,未来必定会成为主流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一。
高飞认为,从3-5年来看,整个动力电池的发展将立足于安全基础不断致力于提升能量密度和降低成本,主要发展路线包括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两条线路。追求高能量密度方面,最近3-5年的发展还将以三元材料为主。然而,从供给端来看,全球钴资源比较稀缺,每年钴的产量在20万吨,其中仅有14%左右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到2025年,钴的需求可能达到现在的5倍,目前的钴资源将无法支撑整个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高飞表示,近年来,电池材料中钴的占比已经在不断减少,低钴化、无钴化肯定是大势所趋。
对于动力电池技术的最前沿发展,高飞还表示,3-5年后固态电池应该逐渐会登上新能源汽车的舞台,特别是准固态电池,会小批量的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而在2030年左右可能全固态电池会逐渐商业化。高飞说,氢燃料电池现在也是投资的热点和技术攻关的热点,预计大规模的使用应该也是在五年左右,最初的应用预计仍将是商用车平台。此外,最近几年负极加硅或者负极补锂的技术也在快速发展。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备受追捧,电池企业也处于豪强争霸的时代。但作为后起之秀,蜂巢能源近年来却在新能源核心电池领域不断突破前沿科技,彰显硬核实力。
高飞表示,蜂巢能源作为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的初创公司来说,头部效应却越来越显现,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技术方面,蜂巢能源首创将方形叠片电池的设计应用在铝壳上面,令电池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等性能上都有较大的提升,同时无钴电池的推出也为蜂巢公司产品差异化的竞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在制造方面,蜂巢公司车规级AI智能工厂(一期)于2018年开始建设,2019年年底投产,整个工厂通过更加严格的环境控制和毛刺控制、更高水平金属异物的检出率、更加完备的追溯系统以及AI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蜂巢能源增添了竞争力。
对于未来发展,高飞说,蜂巢能源一直秉承因创新而前进的理念,希望不断推陈出新,时刻保持着核心竞争力。高飞表示,蜂巢能源在成立后较短时间内实现电池系统、模组的量产,随后在短短三年中实现从以前依赖于外部采购电芯到现在自制电芯,可以说是巨大的变化和进步。目前,蜂巢能源除了推出无钴电池之外,磷酸铁锂材料电池、三元材料电池都实现了自产,产品更加多元化,可以满足各种客户的产品需求。同时,蜂巢能源在产业链上下游也进行了布局,为未来电芯成本的持续降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蜂巢能源现在还成立了储能、太阳能事业部,可以提供多种能源的解决方案,将把光伏储能与电网等与能源领域联系起来解决工业和家庭用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