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 名画里的夏日蝉鸣

澎湃新闻
原标题:鉴赏 | 名画里的夏日蝉鸣
将一年的时间分为四季,其中6月到8月的三个月时间北半球进入了夏季。许多人喜欢夏季的万物向荣,花草与树木争相生长,昆虫与鱼鸟生机勃勃。对于有些人而言,夏天意味着汽水、蝉鸣、满头是汗的孩子;有些人则认为夏天是热情、烈酒、别着红花少女的一曲弗朗明哥;有些人觉得,夏天是雨水、山风、太阳照在后背的一丝灼热;而另一些人则把夏天,视作沙滩、浪花、海水拂在脸上的那片清凉。
美景常有,而夏季的美景却不常有。今天就随着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在世界各地的夏季里相约散步。
都市活力,辉耀柔光

威廉·梅里特·切斯 《一个城市公园(A City Park)》
各位游客,欢迎跨越大西洋。20世纪美国画家威廉·梅里特·切斯(William Merritt Chase)的这幅《一个城市公园(A City Park)》展现了一个典型的纽约市内的夏天,这座最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以它的都市绿地闻名,而这幅画很有可能描绘的是位于布鲁克林的汤普金斯公园。在切斯的画中,一侧的绿地与另一侧光秃秃的路面形成了对比,凸显了夏日的阳光与活力。

雷金纳德·马什 《纽约夏日(Summer in New York)》
马什擅长描绘2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纽约,既记录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也描绘那些纸醉金迷的夜生活。他笔下的纽约生活太真实,以至于观者往往会觉得这正是走在纽约街头的自己。在马什的画中感受纽约的夏日散步也许再适合不过了。
乔治·英尼斯 《凯茨奇尔的夏天(Summer in the Catskills)》

乔治·英尼斯《塔彭斯普林斯的清晨(Early Morning, Tarpon Springs)》
从美国东岸的北部散步到南部,这幅《塔彭斯普林斯的清晨(Early Morning, Tarpon Springs)》描绘了夏季佛罗里达州塔彭斯普林斯市的清晨。1890年左右,英尼斯在塔彭斯普林斯建造了房屋和工作室,并在他的新工作室里创作了这幅画。画中描绘了低纬度的佛罗里达美丽的清晨景象,粉色和蓝色交汇的晨光中,一个孤独的人影在研究建筑群的距离,建筑群与植物的轮廓模糊又细腻,微妙的天色为画面营造了一种暧昧又动人的气氛,将人物的孤独表达得浪漫不已。
在这样的场景里夏日散步,也许能投身在自然染出的颜色,享受一会儿孤独。
自然荒野,田园小镇

皮埃尔·普维斯·德·夏瓦尼斯《在树林里 (In the Heather)》
夏瓦尼斯的作品特色常被归纳为简单的形状和细腻的颜色。夏瓦尼斯认为,“简化,就是在解放思想。最美的事物由最简单的概念呈现。”在这样的风格描绘下,夏瓦尼斯笔下的法国充满着诗意而浪漫的气息,山水的形状简洁却柔和,草木的纹理不复杂却细腻,女子的肤色与衣料的晕染饱和度低更显娴雅宁静。

保罗·塞尚《奥弗,全景视图(Auvers, Panoramic View)》
西奥多·罗宾逊(Theodore Robinson)虽然是一名美国画家,但他这幅《阿尔孔维尔村庄(The Valley of Arconville)》模仿了居住于这片地区的画家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的风格。莫奈是罗宾逊的良师兼益友。在莫奈风格的影响下,罗宾逊采用了繁复而破碎的笔法描绘了村庄的全景图,使人将目光从女子的身上移开。这种画法也使得罗宾逊得以捕捉一些难以描绘的瞬间,比如风拂过草丛的动感。
西奥多·罗宾逊《阿尔孔维尔村庄(The Valley of Arconville)》
摄影作品《致敬卢梭长官,巴黎(Hommage au Douanier Rousseau, Paris)》是战后时期摄影师爱德华·布巴特(Edouard Boubat)的作品。有趣的是,这位出生于法国巴黎的摄影师选择了在巴黎这座都市里以摄影的形式模仿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的画作,并用盆栽植物与动物拼贴画“人工合成”了卢梭画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
爱德华·布巴特《致敬卢梭长官,巴黎(Hommage au Douanier Rousseau, Paris)》

亨利·卢梭《瀑布 (The Waterfall)》
仕女饮茶,荷塘嬉水

《仕女花园饮茶图(Ladies at Tea in a Garden)》
与夏瓦尼斯的画作竟有相似之处的是,这幅《仕女花园饮茶图》同样用色浅淡,将女子娴雅斯文的气质凸显出来。但东方画作不推崇用阴影描绘景致的深浅,这与传承了西方传统的夏瓦尼斯则不同。
任颐《荷塘鸳鸯图(Mandarin Ducks and Lotus)》
清末画家任颐(任伯年)的《荷塘鸳鸯图(Mandarin Ducks and Lotus)》描绘了一个初夏的场景:在四片硕大的荷叶上,托着一对精致饱满的莲花,水生的花朵在浑浊的水里展现出它原始的美丽,也与佛教信仰中的纯净和重生的概念产生联系。在荷花的上方,被风吹动的芦苇遮掩着一双鸳鸯,代表着传统的婚姻幸福与忠诚之意。
李华生《万亩莲花(Ten Thousand Acres of Lotus)》
1944年出生的艺术家李华生,既受过传统的水墨画训练,又在成名后前往美国创作学习,深受现代艺术的影响。在他回国后,李华生无法再用传统的山水画方式创作,于是通过对冥想、知觉的研究,发展出了新的水墨画法。
胡名《竹林深处(In the Bamboo Grove)》
在这次夏日散步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中国当代艺术家胡名的《竹林深处(In the Bamboo Grove)》。在这幅版画作品中,竹子郁郁葱葱的生长着,为夏日带来无尽的凉意。竹林间放置着三两竹桌竹椅,茶壶茶杯在桌上待人享用。
推杯换盏,让我们在这夏日的绿荫中结束这趟散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