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风琴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
原标题:管风琴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
原创 乘以0 经典947
去年和今年的两场火情,让巴黎圣母院、南特大教堂内两座历史悠久的管风琴毁于一旦,令人唏嘘。管风琴被誉为“乐器之王”,以体积庞大、造价昂贵、结构复杂、音域宽广、音色丰富著称,奢华庄重又不失神秘感。
那在历史的长河中,管风琴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我们不妨来探究一番。
巴黎圣母院管风琴©pinterest
很多乐器的问世背后都流传着一个浪漫的神话故事,管风琴也不例外。有一种说法是它源自“牧神所吹的笛子”,牧神将暗恋之人——河神的女儿绪任克斯(Syrinx)寄思于笛,以解爱慕之情。由此,最早的“管风琴”也被称为Syrinx,它由一组不同音调的管笛组成,吹气产生声音。
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亚历山大城的一位工程师克提西比奥发明了水力风琴,由水力驱动风箱产生气体后存放在储气箱中,根据风琴尺寸的不同,将大约7-24根音管按大小依次放置在储气箱的开孔上,演奏者通过操纵杆控制活塞来演奏,活塞开启后气体就能够进入管中,振动空气柱从而产生声音。
水力风琴 ©wikimedia
这是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管风琴。它有着很宏大的音量,用于娱乐助兴。罗马帝国兴起后,也被这门乐器所吸引,加大生产以用于崇拜仪式、竞技等场所中。不过,水力风琴也受到诸多物理因素的制约,如水量的变化等,发明家们通过不断的打磨加以改进。
我们可以看到,管风琴的出现不仅和宗教息息相关,在民间也很受欢迎,贵族们以此礼尚往来联络感情。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锯为东西两部,因战争而民不聊生,风琴在西罗马不再兴盛。而在安定的东罗马帝国(即后来的“拜占庭帝国”),它依然受宠有加,流行于纸醉金迷的贵族圈中。
公元757年,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五世造访法兰克王国,并赠予丕平国王一台金、银铸造的管风琴,由此打开了这门乐器进入西方世界的大门,很快传播至德国、法国等地,各国也培养了一批自己的制琴师。
丕平之子查理曼(742-814) ©history.com
丕平的儿子、公元768年即位的查理曼也视管风琴如珍宝,并下令在亚琛大教堂安置一座管风琴。这是管风琴首次出现在教堂中,开启了它在西方教会音乐中的发展历程。
查理曼驾崩后长眠的亚琛大教堂,也是德国首项入选的世界文化遗产,被视为“德国建筑和艺术历史的第一象征”。
公元796年,查理曼大帝与教宗结盟,人称为“罗马人的皇帝”,遂下令著名建筑师奥多建造教堂,后来教堂成为了王宫建筑群的中心。
亚琛大教堂内的管风琴 ©timetravelturtle
在管风琴安置于亚琛大教堂的同一时期,复调音乐也孕育而成,在13世纪趋于成熟。基于伴奏的实际需求,管风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与人声相融形成圣洁高雅的氛围。
然而,管风琴并未因此而受教会器重,反而一度“水土不服”,尤以宗教改革时期为甚。神学家约翰·加尔文就坚定地认为,在崇拜仪式中奏响器乐只会使人分心,毫无益处可言。
然而,第一个为管风琴进行创作的,也正是加尔文教派里的管风琴手扬·斯韦林克,将世俗与宗教结合,但由于加尔文的禁令在前,这些作品只能作为“消遣”之用。
扬·斯韦林克(1562-1621) ©Rijksmuseum
然而,一批作曲家却深受此影响,有人写出了曲式自由的圣咏幻想曲,在圣咏经文歌中加入托卡塔的成分。
吕贝克圣玛利亚大教堂的琴师迪特里克·布克斯特胡德也创作了很多精良的教堂室内乐,令年轻的巴赫慕名徒步200英里前往拜访聆听,成为一段音乐史上的佳话。
©视觉中国
随着制造水准的日益提高,管风琴的发展也迎来了黄金时期。当时的人们在唱众赞歌前,管风琴师须弹奏一段据此改编的前奏曲,让大家熟悉旋律,以便更好进入演唱情绪。
©视觉中国
1717年,巴赫完成了一本名为《管风琴手册》的著作,按全年教会年历来编排所需用到的音乐。巴赫常教诲学生要注重音乐的逻辑性,在这本手册中便可一窥而知,音乐与歌词紧密关联,并通过作曲技巧来强化,让音乐也可以“形象化”地表达喜怒哀乐。
如此一来,管风琴的亮相率大大提高,在形态和构造上也趋于成熟,有多层手键盘和一层脚键盘,并包含有主音栓、混合音栓、簧管音栓等多种音栓,不同音栓的配置形成多种音色供乐手选用,在演奏复调音乐时也能勾勒出多声部的旋律线条。
©视觉中国
曾有人说,管风琴是一件有生命力的乐器,那些长短不一、代表了不同音高的音管数以千计,各司其职,所以我们平时在音乐厅看到的那些嵌于建筑体的音管,只是近“千分之一”的表象而已,要知面更要知心,音栓则赋予了音乐个性。
一切准备就绪后,音乐家充满仪式感地走到这部近三层楼高乐器的演奏台前,以手脚并用的方式让乐声流出。
易北爱乐厅内的管风琴 © Maxim Schulz
19世纪,交响乐开始兴起,由于很多作品在音乐厅内演出,包括李斯特、圣桑在内的很多作曲家都将时代特征融入到管风琴的创作中,管风琴回归世俗的现象有了苗头。
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就是电话被发明的那个时代,科技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管风琴的传动装置也纷纷“电气化”,20世纪后,更多先进技术纷至沓来,由电动鼓风机进行送风,也出现了可编程的、内置音色的按钮式音栓。
1934年,劳伦斯•哈蒙德发明的哈蒙德琴被认为是第一台成功的电子管风琴,可谓“脱胎换骨”,体积小巧,机动性强,通过外置音响发声,基于电子设备对真实乐器的采样,它更有着比机械管风琴丰富得多的音色库。或许诸如此类的改变会对传统造成冲击,想必这又是一个见仁见智、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哈蒙德(1895-1973) ©researchgate
本周三(8月5日)将播出的《947爱乐厅·欧洲现场》节目就将为大家带来一首为管风琴、定音鼓与弦乐而作的《g小调协奏曲》,由20世纪著名的法国作曲家、钢琴家弗朗西斯·普朗克(1899—1963)创作。
虽然生长在现代主义音乐盛行的20世纪上半叶,但普朗克一直都乐于使用较为传统的和声和调性语言,凭借着极高的旋律天赋,他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普朗克的创作体裁丰富,包括歌剧、芭蕾、交响乐、室内乐和声乐等。
为管风琴、弦乐与定音鼓而作的《g小调协奏曲》写于1934至1938年,由美国艺术赞助人波丽妮雅克夫人委约,1939年在巴黎公开首演,首演的管风琴独奏者为法国著名作曲家、管风琴家莫里斯·迪吕弗莱。
乐曲为单乐章形式,由多个对比性的部分组成。全曲由管风琴独奏化用巴赫的《g小调幻想曲与赋格》开始,在这段庄严的引子后,乐曲转向“诙谐的快板”,弦乐的快速音型与管风琴流光溢彩的音阶跑动相得益彰;而后乐曲转慢,出现了歌咏式的第二主题,以沉思和温暖的笔调将音乐的情思逐渐引入深处;在经过中间多个对比性部分后,乐曲的结束部分再次回到了沉思歌咏的气氛之中,最终以管风琴的独奏庄严地结束全曲。
该作品将由哥伦比亚指挥家安德烈斯·奥罗斯科-埃斯特拉达执棒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携手拉脱维亚女管风琴家伊韦塔·阿普卡尔娜共同演绎。
周日(8月9日)的节目中,伊韦塔•阿普卡尔娜还将在意大利指挥家里卡多•米纳西的执棒下,与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演绎巴赫的《d小调管风琴协奏曲》以及圣桑的《C大调第三交响曲“管风琴”》,欢迎收听!
伊韦塔·阿普卡尔娜 ©konzerthaus.de
《947爱乐厅-欧洲现场》收听方式:打开收音机,调到FM94.7经典947,或是用手机打开阿基米德APP搜索“947爱乐厅 欧洲现场”,即可收听。
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2019-2020乐季
主播/统筹:周婕
编辑制作:周婕、晨曦、小铃、应玥、冯程、长缨
融媒体:晨曦、应玥
监制:舒强、红柳
撰文:x0
编辑:应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