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率超80%,《釜山行2》打响影市复兴第一枪了吗?

界面新闻
原标题:预售率超80%,《釜山行2》打响影市复兴第一枪了吗?
沉寂已久的电影市场终于泛起阵阵涟漪。
昨日,国家电影局发放通知,国内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随后陆续有影片官宣定档,虽然营业有诸多前提,但也丝毫不影响国内影迷为此欢呼。另一边,海外电影市场尽管早有松动,但受大环境影响影市依旧平静无常,直到15日,小范围上映的《釜山行2:半岛》(以下简称《釜山行2》)让缄默许久的全球电影市场发出了声响。

数据显示,《釜山行2》在韩国上映前一天电影票总预售量突破了13万张,预售率达81.4%,CGV金蛋数也高达80%,观众期待值可见一斑。随着7月15日正式上映当天,《釜山行2》日票房占比高达94.93%,韩首日票房达23亿614万5140韩币,共动员27万796 4人次观众,该成绩一举超过《南山的部长们》首日20.89亿韩币票房和25万7743人动员人次,创今年以来韩国电影首日票房和动员人次最高纪录;新加坡地区首日票房14.7万美元,超过了《与神同行2:因与缘》首日11.9万美元的纪录,创造了韩片在新加坡最高首日票房纪录。
四年前,一部《釜山行》刷爆了公众朋友圈,也引燃了全球影市,将韩国丧尸片推向国际舞台。四年后,《釜山行2》归来,并打响韩国影院复兴第一枪。那么,与前作相比《釜山行2》成色几何?“釜山行宇宙”能否成功打造?韩国丧尸片又为何能独树一帜?
《釜山行2》:一部标准好莱坞爆米花大片
即便没看过《釜山行2》正片的观众,也能从该片预告对其故事背景有所了解。在前作《釜山行》中,丧尸攻陷首尔并一路扩散,四年的时间,整个半岛彻底沦陷,其他国家纷纷关闭了和半岛间的所有交通,将感染控制在半岛境内,《釜山行2》的故事就发生在《釜山行》四年后。
该片由延尚昊导演,姜栋元、李贞贤、权海骁、金敏载、具教焕主演。延续了前作的世界观,以从灾难中逃脱的士兵政锡(姜栋元饰)接受了一项任务,而再度重返已成为废墟的半岛为切入点,将镜头拉回到完全遭外界孤立的半岛,随着政锡执行任务的过程,观众可一窥感染和时间给这个地方带来的冲击与改变。期间,重返者、幸存者、感染者将展开激烈的生死决斗,人性的多面也再次被揭露。
四年前,改编自漫画《首尔站》的丧尸片《釜山行》,于韩国上映首日便刷新了韩国影史首映日最高观影人次纪录,并最终以超1156万的观影人次创2016年度韩国最高票房纪录。而除了韩国地区,该片在整个亚洲都掀起了炽热的观影浪潮。虽无缘内地上映,但持续被刷屏的网络、豆瓣82万人打出的8.5高分、四年后仍在豆瓣Top250中排名第155位……影片受欢迎程度和市场认可度显而易见。

如今,在《花木兰》《信条》等海内外电影纷纷延期、退档之际,本该热闹的暑期于悄然中前行,7月15日《釜山行2》如期而至。虽是小范围内上映,但也是这一时期放眼全球市场唯一“敢”上的院线大片了。
作为《釜山行》的续作,《釜山行2》其实和前作相比除了故事背景有所延续外,基本已无任何联系。这种续作独立化的创作其实可以理解,毕竟《釜山行》无论是从演员、角色、空间设置还是人性立体刻画等方面都很难被超越,导演延尚昊也曾也不止一次表示非常后悔写死了孔刘饰演的角色,所以塑造新的人物、讲新的故事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一件事。但这也成该片映前观众持观望态度、映后又多觉不及前作的原因之一。
从人物上看,《釜山行》中孔刘扮演的证券基金管理人石宇,从开始的利己,到在与丧尸斗争的过程中受身旁同伴感染而唤醒人性中的温暖,整个人物弧光相当有成色。且剧中群像塑造也可圈可点,有对陌生人不断施于援手的可靠大叔,有为了帮助孕妇和男主女儿逃脱的无名流浪汉,也有不抛弃对方的年轻情侣,即使是相对负面的反派代表,被感染后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我妈妈还在家等我”,各式人物均从不同维度立住了。

而与前作相比,《釜山行2》男主相对缺少人性弧度,人物行动也缺乏有力支撑,且片中使用了很多城市特征元素、丧尸数量更多、武器更多、场面更大,因此会有韩国电影中鲜少有过的快节奏汽车追逐动作场面带来的速度感、刺激感,但某种程度上而言缺乏人物对故事线的带动,也削弱了文化背景和地域性,整体气质更偏向于好莱坞爆米花式商业大片。
但抛开影片内容来看,《釜山行2》的热度与话题度,除了可直观反映全球观众对电影的渴望外,也再次印证了韩国丧尸片的“能打”。
《活着》《釜山行2》……丧尸片拯救韩国低迷影市?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全球整个电影市场大环境都不甚明朗,为进行“自救”,韩国部分影院自四月底开始便陆续恢复营业。早已奏响复工“进行曲”的韩方,在与大环境温度截然相反的炎炎夏季,迎来了“丧尸片”小高潮。
早在《釜山行2》上映前,由刘亚仁和朴信惠主演的电影《Alive / 活着》便于6月24日在韩国上映。该片以人们在不明症状下变得具有攻击性,城市开始失控为背景,讲述了留在公寓里的生存者们在相互孤立且没有移动网络的状态下,如何生存下去的故事。
占据无太多片可看的市场红利优势,《活着》连续三周蝉联了韩国周末票房冠军,总观影人数达178万2912名,成为韩国暑期档6月票房冠军,也成为疫情爆发至今韩国票房最高的影片,并将于7月21日登陆韩国流媒体。

但影片口碑方面却并不如人意。放眼NAVER评价,“第一次看电影看到一半就出来了,竟然用这么好的演员拍这样的电影”“我有点好奇刘亚仁这种聪明的演员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电影”“真心无趣,只有演技好”……无论是影迷、网友还是记者或影评人给出的评分都不算高。而《活着》的尴尬也出现在《釜山行2》身上,“非典型”韩国电影,新鲜有余、惊喜不多,是看过《釜山行2》的观众最直观的感受。
两部丧尸片,分别于6月和7月上映,对于韩国影市乃至全球影视而言都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但一向表现强劲且积累了庞大市场基础的韩国丧尸片,纵然有红利加持,口碑方面依然显得平庸许多。
而抛开受众市场不同观感和声音,不能回避的是,“丧尸片”已在不知不觉间成为韩国电影类型片市场的一大标签,不管是外在表象、演员演技、影像技术,还是文本思想上,韩国丧尸片都已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韩国丧尸片怎么就“立住了”?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笔墨,甚至不需要举太多实例,毕竟韩国凭借丧尸片《釜山行》闯进观众视野不过也才四年,若不说今年的两部影片,期间还诞生了好评如潮的《王国》(已播二季还)和《奇妙的家族》。

仅耗时四年时间,韩国丧尸片便打出了相当有辨识度的独特性,或隐含对社会不公及腐败的讽刺,或揭开人性深处原始的罪与恶,韩国电影找到了将丧尸片融入到各种不同类型故事中的方法,并很上道地与其在文本和技术上的优势进行结合,这才有了剖析人性的现实题材丧尸片《釜山行》、暗讽体系的古装宫斗丧尸片《王国》,以及另类喜剧丧尸片《奇妙的家族》,且卓有成效。
此次《活着》和《釜山行2》掀起的观影小高潮对于持续低迷的韩国和全球影市而言,都是不小的提振,但影片口碑的“乏力”对于奔跑中的韩国市场而言亦是个及时提醒。毕竟,会讲故事很重要,但前提是要有一个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