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原标题:柿子: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原创 诗书画 东方卫视诗书画
常言道:“七月枣,八月梨,九月的柿子红了皮。”金秋九月正是柿子成熟的时候,抬眼望去,便可以看到火红的柿子挂满了枝头,像是一盏盏红灯笼,看起来喜庆、热烈。
柿子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了,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份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它味道好,更多的是因为它的文化内涵。
古人取“柿”的谐音,为它赋予了很多喜庆吉祥的内涵,比如说“事事如意”“四世同堂”等等。历代有关柿子的文学作品有很多,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北宋词人仲殊的词作,来了解一下这吉祥喜庆的鲜果。
西江月
(北宋)仲殊
味过华林芳蒂,
色兼阳井沈朱。
轻匀绛蜡裹团酥。
不比人间甘露。
神鼎十分火枣,
龙盘三寸红珠。
清含冰蜜洗云腴。
只恐身轻飞去。
这阕《西江月》是北宋词人仲殊的作品。仲殊原本叫张挥,出身于书香门第,才华过人。
但是他这个人有点放荡不羁,结果被妻子投毒,差点就没命了。幸亏后来吃蜜解毒,才保住了性命。不过医生说,如果再吃肉可能会毒发,于是他便出家为僧。
经历了这样一番惊心动魄的事件以后,他还有了一个特别的癖好——吃蜜。不管什么食物都要蘸上蜂蜜再吃,于是得了一个“蜜殊”的雅号。所以,能被他称赞的水果一定是甜如蜜糖。
他在词的上阕写道:柿子的味道胜过茂密树林中的鲜果,颜色比阳井的李子还要艳丽一倍,看起来就像是轻盈匀称的红蜡包裹了一团凝脂,不同于人间的甘露。
下阕中的“神鼎”是指炼丹药的鼎器,“火枣”是传说中的仙丹、仙果,据说吃了它就可以羽化飞升,而“云腴”也是传说中的一种仙药。
词中说:装饰着龙纹的盘子里放着红色的果实,就像神鼎中炼出的火枣。柿子吃到嘴里,滋味清甜爽口,洗去了腹中的仙药,只害怕自己会成仙飞去。
作者在这里用“火枣”这种传说中的仙品来暗喻柿子,足可见他对柿子的钟爱。
对于古时候的老百姓来说,柿子不只是一种好吃的水果,它还是饥馑岁月里的“救命粮”。
我国有句农谚是这样说的:“枣柿半年粮,不怕闹饥荒”。如果遇上了天灾,地里没有收成,人们还能靠红枣、柿子来维持生活。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在没有发迹的时候,也曾经靠柿子来充饥。朱元璋幼年时家境贫寒,有一天他行乞到了一个村外,身上的干粮已经吃完了,四周也没有可以求助的人家,饥饿难耐。
正在他徘徊的时候,忽然看到不远处有一棵柿子树,树上密密匝匝的果实都熟透了,朱元璋便饱餐了一顿。日后,他还特意把这棵柿子树封为“凌霜侯”,来纪念这段往事。
新鲜的柿子清凉甜美,有清热止咳、润肺生津的功效,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一株柿子树大约能结百斤果实,每到丰收的时候,人们一下子吃不完,还会把柿子去皮、风干做成柿饼。
柿饼上洁白的糖霜,封存了柿子甜美的滋味。软糯香甜的柿饼方便保存,使人在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那份属于柿子的记忆。
柿子不仅常常出现在诗词里,在中国书画史上,以柿子入画的情况也并不少见,明代画家沈周就曾经创作过一幅《荔柿图》。
“荔柿”谐音“利市”,取新春贺喜的吉祥寓意。全画以没骨水墨法绘制,不勾墨线,直接用墨色染就,别有风致,让我们从下到上来欣赏一下。
▲《荔柿图》明 沈周
纸本墨笔 128cm×38.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枚晶莹饱满的柿子,下面的这枚体态浑圆,上面的这枚形态稍扁,柿子树的枝干纤细却坚韧有力,沉甸甸的柿子牢牢地挂在枝头。
柿叶姿态各不相同,有的向下翻转,有的向侧面延伸。画家用浓淡不一的墨色来展现叶片正、侧、反、转的姿态,笔墨淋漓间透露着灵动的气息。
顺着枝叶向上看,便是一簇簇新鲜的荔枝,左边的六颗沉沉垂下,右边的两颗藏在叶中。画家先用墨色染出荔枝的轮廓,再细细点出表皮上突起的纹理,笔触细腻写实。
画面的处理极具匠心,荔枝和柿子的枝叶虽然复杂交错,但是层次感非常强。在两组荔枝中间的部分,柿子的一枝穿过了层层叶片,有时横在叶前,有时藏在叶后,给人的感觉真实而立体。
画面的最上方,有沈周自题的《庚子元旦即兴》诗一首,在诗作后面的题跋中,沈周写道:“右近作一首,侑以荔柿图,奉吾宿田老兄新春一笑,周再拜”。
从中可以看出,这幅画是沈周送给朋友的礼物。全画构图精妙,笔法老到,画中温文尔雅的墨韵,尽显沈周的深厚功力。
九月,秋风微凉,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赏柿,画柿,食柿,都是金秋的乐趣。人们往往不会把树上的柿子摘光,而是留下一些,让鸟雀啄食,帮它们度过寒冬。饱满的果实被吃掉之后,柿子树也圆满完成了自己一个春秋的使命。
原标题:《柿子: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