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糖的故事:从奴役压迫到制造肥胖

澎湃新闻

关注

原标题:糖的故事:从奴役压迫到制造肥胖

糖是如何演化至今的呢?是什么促使世界数千万人如此喜爱糖,即使现代医学强调糖对身体有害,人们也对它不离不弃?更让人感到迷惑的是:2016年夏天,某产品的无糖广告铺天盖地而来。那年夏天,数百万电视机前的观众都看到可口可乐那不同寻常的广告。在法国举行的欧洲杯总决赛赛场上(可口可乐是该赛事赞助商之一),全球数百万观众看到电子屏幕上闪烁的广告词:“我们的新产品不含糖”。所有观众都能看到“无糖”这一广告词好几十次。 无糖可乐广告图
该系列赛事无疑是进行广告宣传的绝佳平台。作为仅次于奥运会和世界杯的赛事,本届欧洲杯总决赛会吸引全球几亿观众前来观赛。不含某种原料是可口可乐产品宣传的一大亮点。该广告宣称,其饮料不添加某成分,是无糖饮品。在欧洲杯赛事上投放广告费用高昂,仅在英国投放就高达1000 万英镑。但是,我们难以想象类似的广告宣传——不宣传其含某种成分,而宣传其不含某种原料,譬如此处的无糖饮品广告。 无糖珍宝珠广告图

对英国观众而言,这则广告堪称是恰逢其时。因为就在一年前,英国政府在发布的一项重要报告中重点指出,几百万英国人因食糖过量而导致肥胖症的严重问题。尽管过去几百年来,糖一直是我们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但是近些年来,糖却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和政治争议。

在我孩童时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后物资紧缺及限量配给时期),我的父母经常抱怨能弄到手的糖太少。而现在,为人父母的人则会因为受医生、报刊媒体和政治家们的言论,而不再过多地摄入糖。几个世纪以来,家长都用糖果安抚甚至宠溺小孩,但现在做父母的人的当务之急是对孩子们获取糖和其他甜食的渠道进行限制。

事实上,糖的地位已不再如从前。尽管,在人们的记忆当中,糖不仅是生活必需品,而且还是给人带来愉悦感的必需品,是一个在使人们精神振奋和心情愉悦方面具有同等效力的商品。是什么使人们对糖——这个被讨论了几个世纪的人类饮食的一部分——的看法和言论产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尽管在过去的几个世纪,糖是西方人日常饮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早在17世纪左右,糖却是奢侈品,只有富人阶层或权贵之士,才可以消费得起它。然而,这一切在17 世纪发生了改变,原因是欧洲在美州建立的糖料种植殖民地的兴起,糖由此变得便宜、广泛普及且风靡一时。

糖曾一度仅出现在社会精英阶层的餐桌上,但到19 世纪时,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即使是在贫穷的工薪阶层中也不例外。这也是为什么直到20 世纪中期,糖仍是数百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各种食物和饮料的重要成分。一直到20世纪中期,糖一直扮演着这一角色。尽管现在,报刊媒体一提及糖,就认为它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它不仅是导致人们身体欠佳的主要元凶,也是全球肥胖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健康组织最为关切的问题。 图片源自网络

现在,全球用糖总量令人震惊,特别是那些产糖国的消费量最大,包括巴西、斐济和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均每年消费50千克糖。其他国家的糖消费量也只是略低一点,如欧洲和北美洲的一些国家——这些地区的人早在1600 年后就首先开始消费糖。前辈们食糖的情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主要是受大量含糖快餐和气泡饮料的影响,这类饮食含糖量都极高。不过,其中的甜味不再是来自蔗糖,而是玉米或化学甜味剂。

由于食物和饮料中普遍含糖,因此糖原料的种植也遍布全球。甘蔗广泛种植于热带地区,而糖用甜菜主要种植于温带地区。不过,推动糖风靡全球的主要催化剂却是蔗糖。起初,印度尼西亚、印度和中国小规模种植蔗糖,只是为了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从地中海的种植园引进甘蔗种植,再到大西洋岛屿引进甘蔗种植,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美洲引种甘蔗种植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甘蔗经由非洲奴隶(非洲奴隶自己也被奴隶主运往大西洋彼岸)种植并加工成糖,这大大改变了糖的分布情况,同时也改变了西方世界的味蕾。

在19世纪,当欧美列强结束内部纷争,开始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他们将成品糖移植至其他地区:印度洋岛屿、非洲、印度尼西亚、太平洋岛屿及澳大利亚。但无论糖在何地种植生产,当地的糖种植园主都会遭遇到劳工问题。他们通过引入契约劳工,以解决这一难题。从巴西到夏威夷,这一个个种植园成了外来人口的家园。他们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来到种植园,从事艰苦而又繁重的种植工作。

即便艰辛如斯,但糖种植的收益却向种植园主和投资者们证明了其价值,但种植园的发展也切实需要一定的资金。从17世纪的巴巴多斯岛到如今的佛罗里达大沼泽地,一直以来,糖的种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然而直到现在,人们才完全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与此同时,糖种植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力成本的损失,如16 世纪时巴西的第一批奴隶、斐济的印度契约劳工、夏威夷的日本劳工,以及19 世纪末运往澳大利亚的南太平洋诸岛居民。糖种植曾是个产出极难的行业,是靠奴隶和契约劳工的辛勤劳作,才使糖这一奢侈品逐渐变成我们的日常必需品。在18 世纪到20 世纪这大约两个世纪的时间里,糖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日常饮食的必需品。

显而易见,糖有其与众不同之处,使得人们喜欢并最终依赖于它。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特别是在19世纪数百万人在日常饮食中更喜爱用糖,只要有机会,人们便种植甘蔗,以满足他们对糖的渴望。到19世纪后期,即便是在较为寒冷的气候下,人们也可以种植甘蔗了。糖用甜菜的种植首先兴起于欧洲,然后传播至北美广袤的地区,这满足了全世界对糖日益增长的需求。约1个世纪后,随着化学甜味剂和玉米甜味剂的发展,甜料的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到20世纪末,人们对糖的需求量大约每年增长2%,部分原因是日益扩大的人口规模所需,也因为新兴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的改善所致。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倒十分像18 世纪和19 世纪的西方人,开始喜欢上甜食或甜饮。越来越多的人们富裕起来,他们对甜料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图片源自网络

从美洲国家的奴隶开始种植甘蔗那一刻开始,糖就变得举足轻重、至关重要,一度成为政治、经济乃至国际争端的根源。即使在当下,糖仍然是各国之间和国际组织内部激烈争论的话题。由于受到人们对糖日益增长的需求的驱动,从而把各种利益、各类商品及其价格混为一体,令人费解。所有这些又将不同的生产者、消费者、国际组织及其协议编织成一张全球网络。而广为人们认同的这一观念——糖确实对身体有害——反而令人更加困惑不解、捉摸不透。事实上,现在医学已经证实,糖对身体有害。因此,我们必须全面禁糖。

但是,“糖对身体有害”这一论断绝非最近才提出;当下如若认同糖是对我们有害的,那么,它是否曾对我们有利?其实,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糖在诸多方面始终都是有害的,不仅对种植糖的劳工(奴隶和契约劳工)而言如此,对糖料种植地区的生态环境也是这般。我们现在认识到,尽管糖是导致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身体状况不佳的罪魁祸首,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们以令人咋舌的量来食用糖。糖一如既往地大受欢迎——甚至更胜往日。从数量上来看,人们的食糖总量已达到历史最高峰。

那么,以上种种,皆源于何种原因?为什么数亿人偏爱食用且依赖于糖呢?如果“糖对身体有害”确有其事,那么,为什么糖这一简单的商品可以令全世界的人如此沉湎其中呢?

《糖的故事》

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英】詹姆斯·沃尔韦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