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多做“事中诸葛亮”

北京日报

关注

    胡建新

    多少年来,人们把诸葛亮当作智慧的化身,并将那些事前极少良谋、事后大谈得失的人讽为“事后诸葛亮”,告诫大家凡事要未雨绸缪。但也有观点认为,当工作出现差错、事业遭遇挫折,做做“事后诸葛亮”,寻找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进而亡羊补牢、避免重蹈覆辙,也不失为可取之法。

    提倡做“事前诸葛亮”也好,主张当“事后诸葛亮”也罢,都不无道理,只不过是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罢了。然而,做一个神机妙算的“事前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往往很难。因为世事纷繁复杂、变幻莫测,许多事情并不能如人们预料的那般发展变化,纵然预测再科学、筹划再周密,也难免百密一疏。就连被神化的诸葛亮,也未曾料到马谡失守街亭、关羽败走麦城。而当一个“事后诸葛亮”,虽也可找出失败的教训,为来日的成功创造条件,但毕竟无法挽回损失。因此,凡事多做“事中诸葛亮”,倒是更可行,也更值得提倡。

    譬如,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没有哪个“事前诸葛亮”能够预知,就非常需要有一批“事中诸葛亮”应时而为,挽狂澜于既倒、解危难于现实。事实上,也正是一大批“事中诸葛亮”想方设法控制疫情,经过各方艰苦卓绝的努力,才取得了中国战疫的决定性成果。

    值得指出的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些人做起“事前诸葛亮”来不可谓不“神”,拟定计划、部署任务等头头是道、有板有眼;有些同志当起“事后诸葛亮”来也不可谓不“牛”,总结教训、反思问题都是一套又一套,好像早有善后之察。可某些善于“事前谋划”“事后总结”的人,却不巧缺乏“事中应对”的本领,每当工作中发生意外,便一下子慌了手脚、乱了方寸,每每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当然,做“事中诸葛亮”其实不易,需要具备灵活解决矛盾的高超能力、应对风险挑战的过硬本领。而要掌握这些能力本领,必须加强学习锻炼,提高综合素质,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深邃的洞察力和果敢的决断力。审时度势、随机应变,面对不测之患时能够游刃有余、准确处置,甚至能够制定良计妙策化险为夷、化危为机,这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是后人学习诸葛亮的精髓所在,是今天我们干好工作必不可少的真本领、硬功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