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HBO Max重新上线《乱世佳人》,但“政治正确”的边界何在?

界面新闻

关注

原标题:HBO Max重新上线《乱世佳人》,但“政治正确”的边界何在?

由于最近风起云涌的美国反种族歧视运动而被突然下架两周之后,好莱坞经典作品《乱世佳人》终于重新上线华纳旗下流媒体平台HBO Max,就如早前所披露的一样,华纳影业在该片片头增加了一段4分半钟由电影学者Jacqueline Stewart主持的介绍,她简要的论述了“为什么观众应该以未删减完整的格式观看本片,并结合电影史讨论了本片诞生的时代背景”。

与此同时,在《乱世佳人》页面的相关影片中,还加入了2019年4月为纪念《乱世佳人》上映80周年录制的作家和历史学家Donald Bogle主持的“《乱世佳人》:复杂遗产”圆桌讨论,以及片中关于黑人女仆的《哈蒂·麦克丹尼尔:好一个角色!》的两支视频。

在片头介绍中,Jacqueline Stewart告诉观众:“你将看到的是史上最久为流传的电影之一,但它从宣布开始制作的那天起,就多次被抗议”,并表示该片对美国内战前期的南方做了浪漫化的描写,“将其描绘成一个优雅和美丽的世界,没有承认这个世界基于的奴隶制系统的残酷,以及包含刻板印象的黑人角色。”

但Stewart也强调了保留艺术完整性的重要:“观看这部电影可能会让人不适,甚至痛苦。但让经典的好莱坞电影以原版形式让观众观看和讨论,仍然是很重要的。……看这样的电影能让观众回想它们的价值、好莱坞的历史和流行文化如何展现一个过去的时代。”

今年5月25日,美国黑人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员以膝压颈拘捕后死亡,直接引发了全美反种族主义示威,也促使美国社会再次探讨种族歧视和种族矛盾问题。随着示威抗议越演越烈,这股“反歧视风潮”也同样开始波及一向追求进步与多元文化的好莱坞。

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6月10日,华纳将刚刚推出的流媒体平台HBO Max上因涉及种族问题的好莱坞经典电影《乱世佳人》暂时下架,HBO Max发言人表示:“《乱世佳人》是其所处时代的产物,描绘了一些很不幸地已普遍散布于美国社会的种族偏见。这些种族歧视的描绘在彼时和此时都是错误的,我们认为让这部电影在没有解释和对这些描绘进行谴责的情况下保持上架,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些描绘当然与华纳媒体集团的价值观相反。”表示在加上对相关内容的解释说明后,《乱世佳人》会重新上架,也会保持影片的完整形态,“因为如果另做改动,无异于声称这些偏见从未存在过,若我们要去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和包容的未来,必须首先承认和理解我们的历史。”

在某些电影和电视节目中添加此类免责声明的公司并非只有HBO Max。在Disney+上线于1941年制作的动画《小飞象》时也提供了免责声明:“它可能包含过时的文化描写。”

同样,由Warner Home Video在亚马逊等流媒体上发行的经典动画片《汤姆和杰瑞》,制片方在片前也给出了更明确的警告,即这些动画片“描绘了美国社会中一些普遍存在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偏见,但对其进行审查更像是声称这些偏见不存在一样。”

本次华纳高调下架《乱世佳人》的举动也引起了好莱坞又一次关于种族不平等与“政治正确”的讨论。随后经典美剧《老友记》联合制片人玛塔·考夫曼因剧集缺乏种族多元性而致歉,表示若回到过去会做出“不一样的决定”。

中文世界的观众或许不一定看过这部于1939年上映电影,但《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改编自同名经典文学名著《飘》,大概不少人都对这部小说有所耳闻。故事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为背景,讲述南方庄园主的女儿郝思嘉与商人白瑞德等人的爱情故事,该片在1940年夺得了包括最佳电影在内的八项奥斯卡奖。根据维基百科的论述,若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该片事实上才是美国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今年韩国电影《寄生虫》摘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项时,美国总统特朗普亦曾公开表示不满,认为这一奖项只应该颁发给类似《乱世佳人》这样的经典电影。

在此次事件中,向《乱世佳人》开出“反歧视第一枪”的是美国著名电影人、非裔美国人约翰·莱德利。曾以电影《为奴十二年》赢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莱德利6月8日投书《洛杉矶时报》,称《乱世佳人》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拥护奴隶制的南方地区,掩盖了种族歧视的残酷,在文中他更是愤怒的指出“到现在,甚至还没有人对这部电影(的问题)在正片前给出警告、声明”。他呼吁HBO Max应下架《乱世佳人》,并称“(下架电影)听上去确实是一件大事,但相比孩子问你要不要参加反种族歧视游行、问你有没有为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有所作为,这件事情并不算大。”

诚如Jacqueline Stewart所言,《乱世佳人》在拍摄以及上映当年便遭到过不少地区黑人群体的抵制,曾有上映《乱世佳人》的戏院遭全国黑人协会的谴责,批评该片是“针对美国黑人的恐怖武器”,认为影片美化奴隶制度,甚至宣扬了“好好当奴隶才是黑人真正的宿命”的理念。在此后的80多年里,对于《乱世佳人》的批评其实也从未间断。就另在2017年,田纳西州孟非斯市的奥芬剧院(Orpheum)收到民众投诉,指电影内容在种族问题上“不敏感”。戏院衡量后决定不再播映。

作为反种族歧视运动中的重要一环,以好莱坞为首的影视公司和平台从来都很难置身事外,尤其是在最近今年多元文化越发被重视的情况下。作为文化输出的角色同时又需要兼顾商业利益考量的影视公司,很难在这样的群情激愤之中逆大势而为。而《乱世佳人》被临时下架之所以引发了如此大的争议,一方面自然与其影史地位和知名度有关,另一方面则是传统制片厂代表的华纳对舆论的“低头”速度之快让人惊讶。

当然站在更广义的角度来看,更多讨论的声音还是围绕着言论自由和“政治正确”是否应该被作用在这些诞生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作品上。对于中文世界的观众来说,一旦听到“某某作品被下架”之类的表述,就很难不将其与公权力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从始至终美国的相关公共部门都没有给出任何意见,华纳的举动完全是基于商业上的考量,作为私营机构其对平台中的版权作品有着完全的处置权,保障言论自由本身也是公权力的责任而非私营机构。同时HBO Max作为一个刚刚诞生的流媒体平台,若因为一部经典作品而得罪了部分潜在用户,显然得不偿失,短暂下架再重新上线既可以引发关注同时还能在公关层面有所加分。

但同时,为了实现某种程度上的“政治正确”,商业机构也不得不一定程度上损害消费者(此处更多为观众)的利益,HBO Max的用户显然不会想到刚刚订阅了一项新的服务就会出现作品被临时下架的问题。当然很多评论认为这种下架是暂时的,经过一些处理之后,很快就会恢复,如今重新上线似乎也印证了这样的说法。但另一方面,原本为庆祝法国院线复工,华纳计划于6月23日在巴黎Rex影院举行的《乱世佳人》放映会活动,也因为这一事件受到影响,最终影院表示,华纳方面主动取消了这次放映活动。那么未来,是不是在没有增加新片头的情况下,《乱世佳人》就再也不可能进入影院进行经典重映了呢?目前尚未可知,但从过往的历史来看,“政治正确”的油门一旦踩下,就很难有人敢去踩刹车了。

因为在《乱世佳人》之外,其实还有部分名声并不那么响亮的内容同样也遭遇了下架。派拉蒙电视网宣布下架并立即停止制作已经推出超过30年的真人秀《警察》(Cops)。在英国,一向讽刺“政治正确”的喜剧《小不列颠》也遭到流媒体巨头Netflix及英国广播公司(BBC)的iPlayer和BritBox等多家平台下架。主要原因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剧中有白人演员模仿黑人涂黑脸,被指带有种族主义色彩。英国广播公司在声明中指出,自《小不列颠》播出以来,当下时代已经发生变化。《乱世佳人》得益于其影史地位很快便又重新上线,但这些原本已经被播放了十几年的内容,大概不会有如此好运了。

在中文世界进行关于“政治正确”的讨论很容易出现偏离,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与这一语境无关,这也导致我们很多时候都呈现出一种苦“政治正确”久矣的状态。尤其是对于好莱坞作品近几年的这种风潮,更是积极用脚投票,最经典的案例当属在美国引起轰动的漫威超级英雄电影《黑豹》,作为首部黑人班底打造的超英电影,在美国真正做到了叫好又叫座,但这部作品在中国市场却口碑与票房皆输,翻看评论更是不乏大量赤裸裸的种族歧视言论。

而回到好莱坞那边,以奥斯卡为代表的精英学院派最近十年几乎随时被打上忽视种族平等的标签,“奥斯卡太白”也早已成为了经典口号。当然学院也有意在改善这种状态,尤其是在增加评委人员多元化方面一直都在做出新的变化。时下好莱坞新一批的创作者显然也更加敏感,Netflix的新剧《好莱坞》实际上就用一种重塑历史的叙事来为过去好莱坞的种种歧视进行忏悔。

而包括格里菲思导演的影史名作《一个国家的诞生》或是莱尼·里芬斯塔尔执导的《意志的胜利》,也都在此后多年内引发了电影学者们的争论。前者在片中毫不掩饰的种族主义倾向与给3K党招魂的行为,都让这部电影在反种族主义的大潮中显得格格不入,著名黑人导演斯派克·李在2018年更是通过《黑色党徒》直接对《乱世佳人》和《一个国家的诞生》所塑造的电影史进行了单刀直入的讽刺与基于现实的重塑。当然作为希特勒领导下纳粹宣传片的《意志的胜利》更是不必多说。

著名的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就曾将这两部电影放在同一个纬度比较,并且他认为立意方面的争议并不影响这些作品的影史地位:“《一个国家的诞生》并不因为主张邪恶而成为烂片。如同莱尼·里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它是一部为邪恶申辩的伟大电影。了解它如何为邪恶辩护,不仅是学到更多对电影的知识,更能使我们对邪恶多了解一些。”

电影史学者乔纳森·莱柏则完全不同意上述观点,他表示《一个国家的诞生》不应该再被视为经典名作。他在《一个国家的迷思》这篇文章中写道:“大多数影评人对这部电影形成了一种延续至今的反应模式:赞美该片的技巧、谴责该片的内容、让技术这张王牌压倒内容,最后宣布它是杰作。”但他认为,将电影的内容和技术二分是伪善的作法。事实上美国电影学会也适时的将《一个国家的诞生》从他们的“百年百大电影”悄然移出了。

但无论如何当下的改变都是无法影响过去的,尤其是用进步主义的观念去审视历史,那几乎很难从过去的作品找到完全符合当下审美与价值观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矫枉过正的激进到底只是为了出一口恶气还是真的有助于改变当下的结构性不公,其实也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文艺作品从根本上依然只是在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的产物,人们最终需要改变的依然是制度与观念,而非形而下的艺术内容本身。最简单的例子便是最近刚刚完结的美剧《杀死伊芙》因被发现编剧成员都是白人,同样被指编剧团队不够多元,即便这部剧帮助吴珊卓成为第一个获得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女演员奖的亚裔演员,并且过去两年还被视为是女性主义崛起的代表剧集。伴随着如今美国反种族歧视运动的越发激进,这类在影视剧中加入“种族配额制”的声音也更加强烈,但很多讨论与要求显然是违反创作规律,并且进一步就会伤害艺术创作本身。

在容易被情绪主导的社会运动中,坚持“政治正确”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但“政治正确”并不意味着唯一和真正正确,反对“政治正确”同样需要勇气,而依靠艺术去探索“政治正确”在内容创作中的应用边界则是一个理性和现实的选择。因为艺术创作很多时候或多或少需要一些“不正确”的,拉里·戴维(Larry David)的名作《消消气》(《Seinfeld》)和《宋飞正传》(《Curb Your Enthusiasm》)和已经将这个事实阐述的足够清楚,而不论是“正确的集体记忆”还是“正确的艺术创作”最终只会导向无趣且可怕的单一面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