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华大集团熊韬:中东欧国家加大卫生健康领域投入,对中国企业是难得利好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原标题:华大集团熊韬:中东欧国家加大卫生健康领域投入,对中国企业是难得利好

“疫情对中东欧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影响,但也让各国在卫生健康领域加大了投入,这将有助于各国加快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6月22日,深圳华大集团国际区域副总裁熊韬在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研讨会上说,“对于在生物卫生医药领域的中国企业来说,这应该是难得的利好。”

目前,在17国中,波兰的确诊病例数最高,黑山最低。但熊韬指出,要准确分析疫情的严重程度,需要引入两个概念,一个是每百万人每天新增的病例数,另一个是每百万人每天开展的检测的量。检测能力越高,新增确证病例数越可信。

比如,新西兰每天每100万人开展了900多份检测,在世界各国中属于比较高的水平,而每天每百万人新增病例数只有0.2%,属于比较低的。与之相比,乌干达每天新增病例数每百万人也是0.2个人,但每天每百万人里只开展了56份检测,这说明它的新增病例数有可能是不准确的。

熊韬指出,除了这两个数字,还要考虑到一些别的因素。比如,某些国家人口基数很大,那么要增加每百万人的检测数就会比较难。如果某些国家已经进入了传染病后期,检测人数已经比较多了,那么当前检测的人比较少也是可以接受的。

综合上述因素,熊韬指出,中东欧国家基本上每天每百万人新增的病例数在1和10之间,每天每百万人检测的量在100和1000之间,大致位于中间象限。其中,最好的是立陶宛,每天每百万人检测1500多份,最差的是克罗地亚,每天每百万人检测73份。熊韬说,这反映出中东欧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上还是非常相似的。

尽管中东欧国家也采取了积极的抗疫措施,但熊韬指出,它们的防疫目标跟中国是不同的。比如,在塞尔维亚,检测为阳性的收治入院比例在最高时候也只有60%至70%,近期更是降到了20%以下,跟中国的“应检尽检、全部收治”有很大不同。

熊韬说,在中东欧国家或者说欧洲大部分国家,目标并不是把所有被感染的患者都送到医院,而是只收治重症患者,轻症患者可以在家隔离,这么做的目的是通过防疫措施减缓流行病的发展,让公共卫生系统不至于崩溃。

当前,中东欧国家已经开始逐步复工复产,甚至开放边境,恢复航班。熊韬认为,过快地放松防疫措施,可能不利于遏制疫情蔓延,特别是考虑到第二波疫情在秋天到来。他提醒在中东欧地区的中国企业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做好防护措施。

在疫情暴发之后,华大集团为中东欧的病毒检测工作提供了帮助,包括销售核酸检测试剂盒、新建核酸检测实验室。据熊韬介绍,华大集团向塞尔维亚捐赠了两个专门测试新冠病毒的实验室,分别位于贝尔格莱德和南部的尼什(Nis)。“每天的检测量合计能够达到3000份,这个数字大概占塞尔维亚总检测量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熊韬说,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实验室占地约750平方米。实验室所有的设备和试剂都是从中国发运的。核心设备是由华大集团自主生产和设计的。项目执行非常快,从签约到实验室建成只用了8天,从设备运抵到实验室建成只用了5天。

“除了设备和技术之外,还实现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标准的走出去。我们对塞方的40多名实验员进行了培训,颁发了结业证书。实验室的安全规程、样本信息的管理系统都是由华大集团自主开发的。”熊韬说。

在华大集团的实验室投运后,塞尔维亚的核酸检测能力大幅提高。熊韬说,“这个实验室是从4月23日开始收样的,那时塞尔维亚全国的检测量大概每天只有3000多份,在其后的一个星期中,我们的实验室每天大概收样能达到2000份,很快就达到了设计标准。塞尔维亚全国的检测量也随之升到了6000左右。”

此外,华大集团还向希腊捐赠了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核心仪器。

(作者:郑青亭 编辑:张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