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儿童读物出现美化自杀片段,给孩子选书千万不能马虎

界面新闻

关注

原标题:儿童读物出现美化自杀片段,给孩子选书千万不能马虎

这几天,一些家长群里出现了这个图片。细读这段文字,我不禁毛骨悚然。 

“我再也承受不住人们的白眼和冷嘲热讽。这天早晨,我早早地到了学校,爬到了教学楼的顶楼——第十四层的阳台上,无比留恋地最后看了一眼那正在东边冉冉升起的朝阳。我想那恐怕是我今生最后一次看到太阳了。 

我决定结束自己的一生。我纵身从教学楼跳了下去,教室的窗户一扇一扇地从我身边掠过,我像一片树叶一般飘向大地,然而我并没有掉到地上,却坠入一个绚丽无比的隧道里。” 

对于一个经常处理学生危机事件的专业人士来说,看到这个真是十分震惊和气愤。 

冰冷的、与死亡紧密相连的自杀行为,竟然被描述成“坠入一个绚丽无比的隧道里“。

这本书叫做《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封面赫然印着这些字:儿童文学名家经典书系,新课纲指定小学生必读书目,曹文轩推荐。

这本书的主要读者是小学生。 

对于心智发育还没有成熟的小学生,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杀,他们会不会想:绚丽无比!自杀,看起来哪里有痛苦,简直就是很美啊!比现在这个充斥着人们白眼与冷嘲热讽的世界美多了! 

不敢细想——最近接连出现的中小学生自杀事件,那些孩子们,会不会受到这些读物的影响,他们会不会觉得现实太苦,我要去那个绚丽无比的地方? 

细思极恐。 

因为,自杀本身具有模仿效应

1774年,德国大文豪歌德出版了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故事最后以主人公维特的自杀而告终。小说发表后轰动一时,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维特效应”因此得名。

“维特效应”指的就是自杀模仿效应。研究发现,一些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别人自杀身亡消息后,会选择认同这种消除痛苦的手段,去效仿自杀者实施自杀。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情绪方面的困扰,甚至痛苦,当这些情绪表现得很激烈,又没有很好的亲子关系(或其他好的人际关系)作为支持时,难免会有一念之差。

如果像《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一书中描写的那样,儿童也许会去模仿,会去寻找绚丽的、不这么痛苦的新世界——他们不知道,那就是死亡,是生命的逝去!

死亡,是每个人必须要面对的议题。儿童读物里也可以直面死亡,但绝不是以这种美化自杀的方式。

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可是,这样把关不严的文字堂而皇之,以这么高的规格出现在市面上,实在是太不妥了。

据说出版社已经下架了这本书,可是各销售平台还在正常销售。

说什么好呢?只能提示家长注意:

重要提示:

给孩子看的书,如果可能,自己先看一遍,筛查一下内容是否恰当;

亲子共读,与孩子共同讨论,给孩子必要的引导。如果孩子大一些,不愿意亲子共读,家长也要时常询问孩子,最近在读的书里,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一起讨论。一定要给予孩子必要的引导。

关爱孩子的心理健康,真的一点都马虎不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