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科普作:以后别再分不清《三国志》《三国演义》

澎湃新闻
原标题:三国科普作:以后别再分不清《三国志》《三国演义》
原创 纪实人文频道 纪实人文频道
三国,中国历史中的“大IP”。
北宋时期,以说书的形式演绎三国故事就一时风靡;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更是将三国推向家喻户晓的程度;时至今日,电影、电视剧、电子游戏,人们依然对创作三国题材的作品乐此不疲……

艺术作品的再演绎固然精彩,但有时也会模糊历史的本来面目。千百年来,对于三国真实历史的追问从未停歇,刘备、诸葛亮、曹操等历史人物的形象也始终备受争议。
如果你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纪录片《三国的世界》是不错的科普作品:既保留了文学性与历史性,又具有很强的科普性适合大众口味。

本片分为六集。
第一集《大江东去意未销》讲述了三国的巨大影响力。

第六集《良史演绎共三国》讲述了《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注释者裴松之以及《三国演义》的作者的创作,指出了历史与演义之间存在冲突。

而第二至第五集则分别通过各项文献和实物资料,力求为大家熟悉的角色建立起客观完整的历史形象。
第二集《星落秋风五丈原》:
所有的三国人物之中,受后世崇敬的人不少,由人至神的也有人在,然而在当世及后世皆备受崇敬的则非诸葛亮莫属。

历史上的诸葛亮当真如《三国演义》中一般无所不能?
他为何能使身为吴国国主的孙权写下“信感阴阳,诚动天地”的真挚赞美?
第三集《横槊悲歌观沧海》:
宋元之后,曹操在戏剧中常以白脸奸臣的形象出现,清人毛宗岗更是在评点《三国演义》时直接了当地指出曹操“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

曹操当真是位“奸雄”?
还是在三国文化流变的过程中,莫名背上了“黑锅”?
第四集《义薄云天垂九州》:
关羽,另一位被“神化”的人物:民间尊其为“关公”,《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清代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为什么关羽能享有如此美名?
历史上的关羽又是否担得起这样的赞誉?
第五集《一江南北真豪杰》:
围绕着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赤壁之战,本集刻画了东吴君臣的一组群像。孙权、鲁肃、周瑜……东吴众多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在历史的演变中,东吴又是哪两位背上了冤屈?
为了贴近大众的认知水平,《三国的世界》的论证基本基于大家熟识的人物和事件来展开,通俗易懂,可看性很强。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专业性的牺牲。
《三国的世界》邀请了非常多的专家学者进行采访,
高校历史系、文学系教授,


博物馆、图书馆研究员,


援引的观点之多,即便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中也属少见。
十多年前,人们追看《易中天品三国》,了解三国这段绚烂诡谲的历史;今天的年轻人,如果缺少一部关于三国的科普作,则不妨走进《三国的世界》。
《三国的世界》
原标题:《老少咸宜的三国科普作:以后别再分不清《三国志》《三国演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