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乘风破浪的姐姐》:一场“不问结果”的逆龄女团实验

界面新闻

关注

原标题:《乘风破浪的姐姐》:一场“不问结果”的逆龄女团实验

第一个被要求淘汰的“姐姐”,居然是杜华。

《乘风破浪的姐姐》首播,评委杜华就因为迷惑的评分标准被“怼”成了焦点。

评价成熟歌手丁当“唱得太好不适合成团”,又觉得表演唱跳舞台的金莎“没有突出的地方”,袁咏琳、白冰表演完给出的成团建议都是“dance组”……一系列操作都让人捉摸不透,以至于节目组都打出了“仅代表杜华女士个人标准”的字幕。

现在杜华的微博评论,都是姐姐们的粉丝让王一博、朱正廷的粉丝“让一让”,她们也要“骂”杜华。不理解乐华艺人粉丝骂老板心态的网友们,如今也成功与追星女孩共情,辗转实现了“饭圈大团结”。

事实上,杜华引爆情绪的背后,是观众的新式追综需求。面对30位个性、鲜活的30+成熟女性,欣赏足矣,观众明确拒绝用定型的偶像女团标准来束缚姐姐,也不在意最后的名次结果。

听她们的故事,看她们的反差魅力,就够了,谁会在乎最后谁能出道呢?

杜华的标准,评价不了独一无二的“姐姐”

杜华踩中了“雷点”。

6月12日,舆论不断发酵后,丁当姐姐直接发布了一条微博质疑杜华的评价标准,不能接受被打低分的理由是“唱得太好了”,直言“我尊重您的决定。那么还是赶紧把妹妹我淘汰了吧。”

选秀节目中的选手公开叫板评委,这份前所未有的“勇”,也让网友觉得“不愧是姐姐”。

而事实上,丁当不是第一个“刚”杜华的。在节目里,郑希怡、张雨绮、阿朵都或多或少与评委杜华有一些摩擦。

郑希怡面对镜头说:“到了这个年纪,还要去跟大家一起比较,还要被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人,去评审我自己。”

被杜华询问是否愿意成团时,宁静直接坦白:“我没有打算要成团。因为,为什么会是我呢?”

个人风格鲜明的阿朵,让杜华觉得不适合成团,而阿朵立刻挑出了几个她觉得能够与自己组团的姐姐,阐述了自己对民族特色女团的期待和想法。

杜华点评张雨绮无法站在女团中心位,张雨绮脱口而出“我还是要站在中间”。

有人说杜华是“欺软怕硬”,但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实际上是杜华作为一位评委,拥有评判的资格,因此给人感觉比选手高一级,就成了所谓的“欺软”。

但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的姐姐们大多资历深厚,杜华和她那一套评价偶像女团的标准完全“框”不住她们。那可是宁静,是张雨绮,是内心强大、自信果敢的30+成熟女性,她们已经不需要被人评判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杜华会引爆了网友的负面情绪。点开节目的观众们,都准备好了要来欣赏姐姐们的成熟魅力,而不是来看谁能出道、谁能赢得第一,看某一位评委如何“指点”这批长得漂亮、活得漂亮的中年女性。

杜华的标准,评价不了独一无二的姐姐们。流水线工业女团审美,在真实、独立、自强的女性力量面前不堪一击。

姐姐的故事,是最正能量的价值输出

“三十岁以后

人生的见证者越来越少

但还可以自我见证

三十岁以后

所有的可能性不断褪却

但还可以越过时间

越过自己”

《乘风破浪的姐姐》开篇文案的立意和高度,都令人感叹。

“逆龄”女团选秀,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打破年龄焦虑,粉碎所谓中年女性的困境。在这一点上,姐姐们也用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经历昭告所有人中年女性的美。

怼起杜华来毫不留情的郑希怡,也会坦然讲述自己曾经的不幸遭遇。

经历了意外后,她组建了家庭。“我觉得我最好的年龄就是现在。因为我更了解我自己,我觉得我比以前更加有智慧,比以前更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清醒、智慧、爱的能力,都是岁月沉淀的馈赠。

弹幕里那句“我好像没有那么害怕变老了”,让所有人收获感动,而这也是《乘风破浪的姐姐》最大的意义。

郑希怡今年39岁,她说:“年龄与成长都是生命的馈赠,我们没有什么好怕的。”

伊能静有很多重身份。曾经是歌手、演员,现在最为人所知的是妻子、是母亲。但她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渐渐发现自己失去了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价值。“妈妈不只是要在家里,你同时要有一个自我价值。”

伊能静今年52岁,因为《乘风破浪的姐姐》,她让她的儿子、女儿看到了自己在舞台发光的样子。

张雨绮今年33岁,她告诉所有观众,以前经纪团队不让她唱跳,“现在换经纪团队了,所以我就决定来了”。 

钟丽缇今年50岁,她说:“年龄是个数字,我的状态、心态永远只是二十二、二十三岁。” 

宁静今年48岁,她觉得自己“长大了”,上综艺不发火了,因为“签了合约”。

再好的综艺编剧,都写不出她们的人生故事。她们的任性洒脱、她们的直言不讳,都以阅历和清楚的自我认知为底气。观众叫她们姐姐,不仅是从年龄角度出发,更关乎态度和品格。

真实,最难得也最可贵。

姐姐的反差是爽点、笑点、惊喜感来源

初次舞台,蓝盈莹拿了全场最高分。

自弹自唱、边跳边唱,蓝盈莹的《别找我麻烦》完整度极高。沸腾的网友们纷纷找出了当年《甄嬛传》中的台词剧照,表达内心想法: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朕不知道的?

在节目里,蓝盈莹形容自己是个“斜杠青年”,就是要挑战自己,喜欢攀岩、弹尤克里里。你以为她还是那个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小丫鬟浣碧吗,姐姐要来组女团出道了。

姐姐们身上的反差感,也是节目让人惊喜的地方。谁说30+不能当女团?王霏霏、孟佳、蓝盈莹都是唱跳俱佳的高分选手。打破偏见,戳中了观众的“爽点”。

有了施展空间之后,姐姐们的表现完全打破那些“刻板印象”。

在“演别人”的时候,张雨绮跋扈、嚣张;被媒体拍到绯闻的时候,张雨绮敢作敢当;来争取女团C位的时候,张雨绮选了一首《粉红色的回忆》,成为“搞笑担当”,还被眼尖的观众扒出唱跳过程中紧张到顺拐了四次。

在采访间,张雨绮绝对自信:“我觉得我哪个时刻都在高光点”、“没光,就自己给自己补一个”;在上场前,她“怂”了:“这可能是我人生最没有自信的时刻”。

而且,姐姐也可以撒娇啊。黄圣依会在录制到深夜的时候呼叫工作人员送牛奶,导演“有求必应”,确实是“撒娇姐姐最好命”。

30+了,有三十岁的知性独立,也还是可以在舞台上表现出二十岁的元气,或者是十几岁的稚气。可以撒娇,可以“作”,在镜头前毫无保留,她们在做“姐姐”,也在做自己。“姐姐”这个称呼并不意味着她们要永远独立、永远气场全开,偶尔流露出的反差面貌也非常迷人。

不过,也有人想丢掉稚气和可爱。

张含韵坐在钢琴前,一袭露背长裙,唱《wonderful u》,告诉大家:我不想再可爱了。以前是那个唱《酸酸甜甜就是我》的张含韵,现在是性感又有主见的姐姐张含韵,这种身份的转换,令人眼前一亮。

《乘风破浪的姐姐》就像一场实验。

心血来潮,将看似和“女团”这个词毫无关系的一群30+的姐姐召集起来,让她们去“怼”、去“撕”、去兑现自我。

而过程中所有反差制造的爽点、惊喜感和综艺效果,都是实验前预设不到的奇妙化学反应。

而实验开始后,也没有人关心最终结果。我们在乎的,是实验过程中的不时蹿起的一簇簇火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