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公交线票价降50%

广州日报
原标题:部分公交线票价降50%



昨日起,东莞统一全市公交线路票价。
根据东莞市发改局、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出台的通知,东莞全市的公交票价将按统一的计价方式计价,并实行明码标价。其中,不包括微巴在内的普通公交若不走高速,票价统一为24公里以下的线路为2元/人·次,24公里~36公里的线路为3元/人·次,36公里以上的线路为4元/人·次。
上述通知同时明确了8类人群可享票价优惠,其中身高1.20米~1.50米的儿童乘车须买半票,身高1.20米(含)以下的儿童乘车免票。
此次统一全市公交线路票价,是自2014年起实施的全市公交资源整合、票价优化的步骤之一。统一票价后,东莞部分公交线路的票价最高下降幅度可达50%。
文、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蒋幸端、谢英君
走高速和不走高速定价不同
根据上述通知,昨天起,东莞陆续统一全市公交线路票价计价方式,所有公交线路将于6月8日前全部完成票价计价调试工作。
统一后,全市公交线路票价计价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途经非高速线路的,按线路里程实行统一票制。
其中,普通公交的票价为:24公里(含)以下的线路票价为2元/人·次,24公里~36公里(含)的线路票价为3元/人·次,36公里以上的线路票价为4元/人·次。
微循环公交(微巴)则不区分线路里程,票价统一为1元/人·次。
原执行一票制的线路,原票价低于上述标准的,继续按原票价执行。同时,途经非高速的普通公交线路,同一线路往、返里程存在差异的,制定、调整票价过程中应遵循“就近不就远”原则,循环线路定价里程按总里程的50%核算。
二是途经高速线路的,票价由高速路段和非高速路段票价构成。
途经高速线路的,将高速路段过桥过路费纳入公交快线票价,票价由高速路段和非高速路段票价构成,高速路段票价按高速路段实际里程0.30元/人·公里计收,非高速路段实行统一票制2元/人·次(见上表)。途经高速的公交线路,高速里程按省交通运输厅公布的收费里程核算。
据悉,此次票价统一后,部分公交线路票价的降价幅度高达50%。比如,从南城车站到长安霄边站的208路公交,票价由原来的最高6元下降至一票制3元;由国贸中心到厚街汽车站的203路公交,票价由原最高4元调整为一票制2元。
此外,根据上述通知,公交运营企业可根据实际出行需求,在政府规定的票价基础上适时推出低峰优惠票价,以及定期票(日票、周票、月票、季票、年票)、特定线路通勤票、换乘优惠等多种票价优惠措施,征得价格及财政部门同意后报市政府审定。另外,公交运营企业应按规定做好明码标价工作,在车厢显著位置、公司网站公布线路票价信息以及监督投诉电话,并负责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乘客付费更公平 计价方式更简易
根据2015年1月出台的《东莞市公共汽车票价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实施步骤第三阶段的要求,全市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按程序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汽车票价形成机制。东莞统一公交线路票价计价方式,旨在让乘客乘坐公交车付费更公平、计价方式更简单易懂。
相关部门表示,此前东莞同一线路分别实行分段收费和分段递减统票的计价方式,其前提是需有较高的刷卡率才能较好推行。该政策实施以来,东莞通刷卡率虽呈上升趋势,但由于乘客使用习惯、刷卡折扣率(9折)较低、办卡成本较高、办卡充值不方便、东莞通使用范围不广等因素影响,致使东莞通持卡率、刷卡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不利于推行现行跨镇公交票价方案。
且分段递减方式对于乘坐里程较长的乘客票价较便宜,但乘坐里程在平均里程以内的票价水平相对较高,票价、分段及计价办法不同,票制较复杂,乘客难理解。
东莞公交变革记
2003年,东莞全市核心城区公交系统正式投入运营,城巴公司投入使用环保空调大巴。
2004年,东莞发展“一镇一公汽”,全面铺开各镇公共交通的建设,推进公交全市普及。
2014年,东莞启动全市第一轮公交资源整合工作,组建水乡新城公汽公司负责水乡片区公交运营、东莞巴士公司负责全市跨镇公交线路资源整合与运营。
2015年底,东莞巴士基本完成了对全市8家民营公交企业资源整合收购工作,共收购旧车1288辆。
2019年,启动全市第二轮公交资源整合工作,东莞全市镇内(园区)公交2019年6月底到期后逐步退出公交运营,不再实施“一镇一公交”模式,转变为以片区公交为主体的一体化公交模式。
2019年11月25日,东莞巴士有限公司东部分公司完成东部公交运营片区公交资源整合工作,标志着东莞市“一镇一公汽”模式正式告别历史舞台,迎来全市公交片区一体化运营模式的崭新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