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排骨仅16元/斤,把隔壁中国小孩馋哭了

澎湃新闻
原标题:美国排骨仅16元/斤,把隔壁中国小孩馋哭了
原创 想吃猪肉的 四象工作室 来自专辑10001种花钱姿势

继网易、恒大、碧桂园等各行业巨头进军养猪业后,万科也准备来分一杯羹了。
文 | Seni& Paella 图 | 高高
养猪这块蛋糕确实很大。在《数据揭秘各国人民最离不开什么食物》所描绘的中国人食谱里,“猪肉”占比十分显眼。猪肉是大部分中国人的刚需,“今天猪肉涨价了吗”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日常话题之一。

随着2018下半年非洲猪瘟入侵,猪价出现明显上涨,相信不去菜场你也能感受到“一斤排骨50块”的怨念。然而在查阅了美国猪肉的批发零售价后,我们发现那里的猪肉价格竟然可以低至国内的1/4!
为什么在物价这么高的美国能吃上便宜猪肉?我们的猪价什么时候才能降呢?这篇文章或许能够解答你的疑惑。
1
中国人有多爱吃猪肉?
中国是全球生产猪肉最多,也是进口最多的国家,即便如此,还是填补不了对猪肉的需求。据2018年OECD全球肉类消费量统计,中国人一年吃肉量不到美国一半,而人均猪肉消费量却超过美国,占到国人全年吃肉总量的61.3%。
从图中也能清晰地看出中美两国的肉类取向:美国偏爱牛肉、鸡肉,而中国则对猪肉情有独钟。

支撑起红烧肉、锅包肉、梅菜扣肉等餐桌美味的是中国笑傲全球的猪肉产量,远远甩开身后的欧盟1倍之多。
不过介于咱们人多,消耗量又大,为了填补国内市场,我国每年猪肉进口量也稳居世界第一。

图2 :从比例来看,大家餐桌上的猪肉主要来自国内自产。我国对进口猪肉的检疫较为严格,目前海外有20余个国家的猪肉可销往中国,其中占比较多的是美国、欧盟及加拿大。
2
美国猪肉便宜哭了
最近一年多,广大吃货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猪肉啥时候降价?
受到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去年国内生猪出栏少,从猪到猪肉价格一路飙升。猪肉爱好者们从此被迫开始了一段清心寡欲的生活,去菜市场让摊主剌一小条五花肉心都在滴血 。

仅从生猪(未屠宰的猪)来看,去年下半年一路走高,从16元/公斤涨到40元/公斤。全国最贵的生猪报价出现在去年10月31日,达到了45元/公斤。

40多元一公斤已经很贵了?别忘了猪肉上桌之前还有宰杀、零售商等环节。走进超市后,美国的猪肉零售价虽然有了小幅度上涨,但整体价格依然比国内低一档。
美国超市猪肉最贵的部位是培根(五花肉)和里脊,而中国人所钟爱的排骨和梅花肉,在美国非常廉价。(一名梅花肉爱好者流下了羡慕的泪水)

大概是因为美国人民不太会做饭,未加工猪肉的市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美国超市里随处可见猪肉的半成制品:培根(烟熏肋条肉)、香肠、火腿、甚至还有提前调味好的里脊和肋排,放烤箱里就是一顿饭。这些半成品通常会比未加工猪肉贵1倍左右。
此外,由于美国大部分生猪都是集中养殖、屠宰,散养猪肉在美国也像国内的土猪肉、土鸡蛋一样,属于上乘品。比如美国超市一斤普通的排骨只需要16元,散养猪排骨则要50元左右,基本可以赶上国内的价格了。
与许多人想象中不同,中国超市里,许多进口猪肉其实是比国产猪肉便宜的,因为规模化生产成本实在太低了,即便加上关税和运输等费用,仍然具有价格上的竞争力。

也怪不得互联网大佬和房地产大佬都想进军养猪业了,如果规模化养殖能够成功,凭借价格优势和国人对猪肉的需求量,卖猪肉比做码农和卖楼盘更赚钱也不是不可能。
3
中美养猪场规模差了多少?
为什么美国猪肉价格低? 原因很大程度上与美国的规模化养殖相关。

美国的养猪业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整合,许多散户被收购并逐渐退出养猪市场,到2000年美国规模化养殖基本完成。而中国养猪业从2007年才开始整合,目前还处于规模化养殖的启动期与加速期之间。
数据显示,2003年美国前四大养猪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就已经达到49%,而2017年中国四大养猪龙头企业温氏、牧原、正邦、正大的生猪出栏量加起来仅占市场的5%左右。
4
规模化养猪到底能省多少成本?
为了搞清养殖规模对成本的影响,四象从农业部查到国内不同养殖规模养一只猪的成本,并按照50公斤总成本与整只猪总成本的比例计算出每生产50公斤生猪所需各项成本。
可以明显看出,猪场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人力成本。大规模养殖厂平均每公斤肉总成本要比小规模低0.58元左右,经过中间生产环节后这个差距还可能进一步拉大。

中美养猪成本最大的差异来自于饲料和人工费用。
饲料是养猪过程中最主要的成本支出,不论中美,饲料都占到了总成本的40%以上。目前我国饲料产量虽高,但原材料(如大豆)仍需要大量进口。而美国受益于发达的农业,本土谷物与玉米供应量大且价格低廉,因此饲料开销要比我们的养猪场低得多。
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的人工费用一直很高,然而猪场在高度机械化的加持下,并不需要很多工人,但对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要求比较高。
以前老师说:“不好好学习,以后回家养猪。”更真实的情况是,不好好学习连猪都养不了。
如今,国内养猪业也纷纷走上高科技机械化养猪的道路,不少企业向高学历人员抛出橄榄枝。不知不觉间,养猪正在悄然变身高薪职业,看了国内某养殖场的招聘启事,谁还敢看不起这份工作呢?

目前国内对环保的重视加上猪瘟对散户的冲击,都让规模化养殖的益处得以彰显。这在大佬眼里是什么?是商机,是养殖场里奔跑着的无数小目标。除了互联网、房产大佬打起养猪的主意,连皮革公司、园林公司、化工公司、汽车公司也纷纷加入养猪大军。
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厂纷纷投入二师兄的怀抱,未来我们的猪肉也许也有变成白菜价的一天。眼下的好消息是猪肉批发价已连续下降10周,广大吃货离猪肉自由又近了一小步。
你家的肉价降了吗?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