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捣衣人:万户捣衣声

澎湃新闻

关注

原标题:捣衣人:万户捣衣声

原创 诗书画 东方卫视诗书画

生活在今天,很多古代特有的劳作工种已经难得一见了,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捣衣”。

古时候,平民百姓穿的衣服大多是葛麻织的,质地非常硬,必须经过捶捣才能使它变得柔软一些。

这项工作通常是由女子们来完成。她们把织好的布铺在平滑的石板上,用木棒敲打;或者是在衣服做成之后进行捶捣,这样才能穿着舒服。

在衣食住行里,“衣”被放在首要地位。这是因为“衣”不仅可以御寒蔽体,在传统诗学中,它还被视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情感暗语,用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唐代诗人杜甫就曾经作过一首《捣衣》诗。

捣衣

(唐)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一开篇作者就借助思妇的口吻说:“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因为安史之乱,官兵伤亡非常多,他们的家人也知道征戍的人难以生还。

这里有一个词叫“清砧”,这是关于“捣衣”的诗歌中一个常见的意象。因为在大多时候,“捣衣”都是在秋天的夜里进行的。寒冬将至,戍守边关的丈夫需要换季的衣物,所以在秋天,女人们就要开始为丈夫准备衣服了。

白天她们要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到了晚上才有时间。凉风冷月下持续不断的捣衣声,在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称为 “清砧”,又叫“寒砧”或“暮砧”。

这也就是第二联“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传达的意思,天气寒冷、久别不见,该给丈夫寄新衣服了。

最后两联由写实转为抒情:“宁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女子们不辞辛苦,倾尽全力捶打,一方面是为了让丈夫如期穿上自己做的衣服,感受到远隔千里的真挚爱意;另一方面,她们也将思念之情托付在捣衣声中,随风传递,希望能让远行的丈夫听见。

同样的心绪,李白在《子夜吴歌·秋歌》里也提到过:“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月明之夜,家家户户的女子不辞辛劳地捣衣,将要把承载着她们相思之苦的新衣寄去遥远的边塞。

但让人悲伤的是,飞鸿已逝,远方亲人却依然音书渺茫,捣衣声带走的,是她们无尽的离愁。

“捣衣”作为诗歌意象,频繁出现在文学作品当中。南朝文学家谢惠连,也写过一首五言十二韵的《捣衣诗》。

大约800年后,南宋画家牟益读到这首诗,触发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灵感,从而创作出了流传千古的名画《捣衣图》。

▲《捣衣图》 南宋 牟益

纸本白描 27.1cm × 266.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牟益的《捣衣图》描绘了女子们结伴为远征的丈夫捣练制衣的场景。画中共有32名妇女,这些女子们有的在捣练、有的在剪裁、还有的在缝衣。

在这幅长卷中,与“捣衣”意象最切题的,当属画面左起第四组劳动的女子们了。

正中两位正在捣衣的女子居于主体地位,她们面前有一块石板,上面平铺着布料,这两位女子正在用木杵捶捣布料。

其中一位女子一手举着工具,另一只手正在擦拭额头的汗珠,足以看出捣衣工作的辛苦。这与前面杜甫诗中“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非常契合。

画中的女子面容圆润、衣裙宽大,人物仪态优雅,很有唐代绘画的韵味。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牟益在绘画上师法唐代周昉的缘故。

周昉是著名画家张萱的学生,有趣的是张萱也有一幅《捣练图》传世。与牟益的《捣衣图》明显不同之处在于,张萱的《捣练图》是设色画,整个画面色彩绚丽典雅,十分注重画中女子们衣着妆容的刻画。

▲《捣衣图》 唐 张萱(宋徽宗摹本)

而两位画家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很注重动作细节的构思。比如刚才提到过在牟益《捣衣图》中,有女子抬手擦汗的细节刻画,而张萱《捣练图》中,也有捣衣女子轻轻倚靠着木杵,用手挽起一侧衣袖的动作,都非常生动写实。

“清幽月夜,捣衣砧声”,这是华夏民族一首古老的无词歌,是一代又一代劳动妇女用生命谱写的深情乐章。多少美丽的生命,在捣衣的砧声中苍老凋谢。捣衣声表达着她们对家庭的奉献与维系,对生活的希冀与渴望,也诉说着她们的痛苦与忧伤,执著与坚韧。

《诗书画》同名图书现已面世

《诗书画》播出时间

每日17:50,东方卫视《诗书画》与您不见不散。

原标题:《捣衣人:万户捣衣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