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得物APP被指无故取消订单 砍单行为有违契约精神

财经网

关注

原标题:得物APP被指无故取消订单 砍单行为有违契约精神

近日,有用户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投诉得物APP无故取消订单,且无赔付给用户。

财经网从黑猫投诉平台上看到,用户称,2020年4月13日在该平台购入一款耐克球鞋,是货号为C J 1288-001的37.5码运动鞋,并付1599元商品费用和13元运费。用户称,得物APP平台提供36小时内发货和超时未发货赔付服务。

投诉内容显示,得物APP平台于2020年4月14日下午无故关闭订单并退款,并无任何赔付和合理的解释。用户表示,这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并且有欺诈消费者和不正当竞争的违法行为。“实在令人气愤,我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或者应当有的赔付!这本就是该平台提供的服务。”

此外,用户称退款一个多月仍然没给退款,一直显示待平台收货。

截至发稿,该投诉进度仍为已回复状态。

另外财经网留意到,上述用户遭遇并非个例,此前也有不少消费者在网上吐槽称得物APP平台不给发货。

此前,有法律界相关人士告诉财经网,这种情况或涉及“砍单”行为,一般会伴随商品缺货、系统出错、订单异常、操作失误等情况而出现。

他指出,商家发布商品信息是一种要约行为,当消费者付款后,双方就形成了买卖合同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商家应该按照合同发货,无论因何原因取消订单,都侵害到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可能涉及到违约或者欺诈。

他建议,消费者可向消协或者第三方投诉平台发起投诉,或者与商家、平台共同协商,不能让消费者为他人过失买单。

据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互联网分析人士认为,“砍单”行为常常出现在网购之中,绝大部分消费者会因为维权程序繁琐而选择息事宁人,也有商家或者平台选择象征性补偿“优惠券”打发消费者,或则干脆不给任何解释,这种行为有违契约精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