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取栓”不比“先溶栓再取栓”效果差:长海医院新研究有望简化脑卒中救治流程、提高效率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直接取栓”不比“先溶栓再取栓”效果差:长海医院新研究有望简化脑卒中救治流程、提高效率
5月7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线发表“中国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直接动脉治疗的疗效评估:一个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由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建民教授领衔。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的“先溶栓再取栓”,直接取栓治疗并不比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后进行动脉取栓治疗效果差;该结果有望进一步简化现有卒中救治流程,提高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效率,相对传统疗法,患者如果选择直接取栓,更节省救治时间,费用也随之降低(节省溶栓费用)。

“卒中”又称“中风”、“脑卒中”、“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是中医学对各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目前都称为“脑卒中”(stroke)。由于其发病急骤、症状复杂、病情多变,与风之善行数变的特点相似,所以命名为“中风”。说明它发病快、变化多。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危害极大的疾病,为目前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疾病。每6秒世界上就会有1人死于脑卒中。中国的卒中发生率居于亚太地区首位,并以每年9%的速度上升,死亡率也是世界最高。
据《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150万~200万新发脑卒中病例,年卒中死亡率为(58~142)/10万人口。目前中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其中约70%为缺血性脑卒中。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复发率高的疾病。
一旦出现了急性脑卒中的症状,应该立即到附近有条件的医院就诊。不同的卒中类型,治疗手段不尽相同。如发生了颅内蛛网膜下出血,最需要的治疗是尽快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及时发现是否存在颅内动脉瘤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方法包括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等。
其中,由于脑血栓造成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俗称“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约占我国卒中的四分之三。面对“脑梗死”这一世界性难题,各国医生绞尽脑汁,近年来普遍推荐采用溶栓后再取栓的标准治疗方法。早期的血流重建方法包括药物静脉注射溶栓、动脉内注射溶栓及机械装置取出血栓或直接支架植入重建血流等。不管哪种方法,都要求尽早进行。
但由于固有学科划分、区域转诊不畅、患者缺乏足够认识等限制,融合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的综合疗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是很理想,影响了救治效果。
“敢于打破常规,尝试直接取栓”,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教授评述这项临床研究的创新性设计,“有助于我国脑血管疾病诊疗的长远进步”。
自2016年起,刘建民团队与荷兰MR CLEAN团队开展合作,约定同时在中荷两国启动相似研究,探索对于颅内大动脉闭塞导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是否可以跨过静脉溶栓进行直接取栓治疗。在国家卫健委和吴阶平基金会的指导资助下,遴选出浙江大学、吉林大学、河南省人民医院、江苏省南京鼓楼医院等国内41家具有取栓经验的单位作为临床试验中心,经过近两年时间准备,2018年2月实现了首例患者入组,2019年7月完成最后1例患者入组,同年9月完成全部患者随访工作。
该课题组选择发病在4.5小时以内适合静脉溶栓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单独直接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组(简称直接取栓组)和静脉注射药物阿替普酶溶栓后再动脉取栓组(简称联合治疗组),进而评估两种方法的差异。
课题组共筛选了1586例患者,最终656例纳入研究,其中,327例随机分配至直接取栓组、329例分配至联合治疗组。研究结果显示,直接取栓治疗并不比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后进行动脉取栓治疗效果差:血管成功再通率直接取栓组低于联合治疗组5.1%,差异不明显;而90天内病人死亡率直接取栓组低于联合治疗组1.1%。
刘建明表示,“尽管2015年以来卒中的急救措施有了巨大的进步,使整个治疗疗效提高了30%。但是现在依然面临有40%-50%的病人会死亡或者残疾。在每天的工作当中,我们想做的就是怎么样能够进一步地改善和提高疗效。目前的国际标准的急救缺血性脑卒中的办法就是溶栓。大家关注点非常多,我和我的团队在数年前关注到了溶栓给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带来的益处,但是同时它也面临一些问题。
能不能跳过溶栓,直接取栓?“就像家里水管堵了,你是用融化剂先疏通管道再去掏,还是直接用钩子掏出堵塞物。”刘建民打比方说,“医生可根据现有条件选择何种方式快速畅通管道,这项研究为卒中患者采用最优的治疗手段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与思考。”
“我们团队多次讨论,最终将这样一个科学问题凝练成一个科学的研究的方案。这个研究方案是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主要终点盲法这样一个研究的方案。在国内41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我们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这个研究。这个研究证明直接取栓对于内部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效果不差于之前的方案。这一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的团队还会继续研究,相信未来数年,随着这些研究结果的发布,必将改变整个卒中救治的现状。”
该研究结果有望进一步简化现有卒中救治流程,提高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效率,相对传统疗法,患者如果选择直接取栓,更节省救治时间,费用也随之降低。该项研究基于国际合作,所有试验均由中国医生在国内进行,完善了亚裔人种的病例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