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卖不动的香飘飘:是不够“香”,还是太“飘”了?

创业邦

关注

原标题:卖不动的香飘飘:是不够“香”,还是太“飘”了?

编者按:文章来自刻度,撰文/ 黎文婕,编辑/李觐麟,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三圈”的香飘飘,在茶饮的赛道上,有些跑不动了。

2020年刚开头,香飘飘就跌了个跟头——迎来了上市以来的第一次亏损。根据其日前发布的2020年一季报,净利润亏损约0.86亿元,下滑幅度高达275.04%。

股市对此反应迅速,4月27日,香飘飘开盘之后随即跌停。

这或许有些出人意料,毕竟在疫情期间,实体奶茶店无法营业之时,香飘飘的销量曾一度剧增,3月16日开始,香飘飘股票持续逆市飘红。

但事实证明,这个意外到来的春天,格外短暂。

若是把时间线向前移,不难发现,资本市场对香飘飘的反应早就有些失望——2019年10月28日,香飘飘盘中加速下跌,5分钟内跌幅超2%。

投资者们用脚投票的背后,正是因为,在这个短暂的春天之前,逐渐“老龄化”的香飘飘早已显出颓势。

“香”不过新茶饮

“大家在疫情期间买的香飘飘是不是都可以绕地球两圈了?”2020年2月,奶茶爱好者肖辰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两箱香飘飘奶茶,并笑称,“也算实现了特殊时期的奶茶自由。”

评论区则不乏羡慕的声音,“我们这边的超市早就卖断货。”

一场疫情,给了香飘飘一个再度被市场大呼“真香”的机会。

在“黑天鹅”的冲击下,2020年第一季度,实体奶茶店大多门锁紧闭。于是,香飘飘成功上位,抚慰了那些渴望奶茶的胃。需求的激增甚至让供应端措手不及,大部分商超出现了香飘飘飘产品脱销的情况。

“从1月底开始,香飘飘的销量就在提升,即饮类和果茶类最快脱销,毕竟现在的新式茶饮更受欢迎,而即饮类和果茶类更像是新式茶饮的替代品,冲泡类的则往往不会成为首选。”香飘飘西南地区的经销商沈敏敏(化名)告诉锌刻度,和同行们交流后,她发现,即便是在疫情期间,香飘飘的经典招牌——冲泡类奶茶也再难对上新时代的胃口。

而脱销的背后,其实也藏着市场对香飘飘的态度。正是因为长久以来,需求量的减少,商超渠道的库存一直较低,才会难以应对这场意外。

“近两年来,香飘飘的销量一直不尽人意,为了减少库存积压,我们只能尽量让库存保证基本销量,偶尔缺货也可以通过同区域调货来解决。”沈敏敏透露。

所以,当特殊时期放大香飘飘的优点时,其缺点也暴露无遗:眼下,鲜制新中式茶饮正成为茶饮赛道上的黑马,一大批网红风格的门店正出现在全国各地的街头。

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数量已近50万家,并以丰富多元的口味、五花八门的命名以及年轻有趣的营销,推出“茶底+果汁+水果+奶盖”的高颜值主打产品,迅速抢占了年轻消费者的心。消费者们用脚投票,而迈入“老龄化”的香飘飘们,难以追上消费者的脚步。

香飘飘新品的产品图片

“香飘飘在疫情期间销量提升显著,接下来会加速研发新品。基于对消费趋势的预判,公司希望能获得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喜爱。”香飘飘内部一位产品研发人士曾向媒体透露。

除了从产品的革新着手,香飘飘还试图从鲜制新中式茶饮之火尚未燃及之地,另打一片新江山。

眼下,以喜茶、奈雪的茶和一点点等鲜制新中式茶饮的领军网红品牌,大多分布在拥有大量白领女性消费群体的一线城市,而在二、三线城市的开发和扩张程度明显不足。

背后的原因有二:一是新中式茶饮品牌的加盟门槛较高;而是价位更高的新中式茶饮品牌,或难吸引到消费水平较低的人群。

这则成为了价格平民化、经销门槛较低的香飘飘的新机会——财报显示,2019年香飘飘经销商达1481家,同比2018年增长14.30%,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优化着香飘飘的区域结构,也对香飘飘业绩推动明显。

“近几年县城,包括乡镇的消费水平都有所提高,经销商们的覆盖范围已经延伸至村口,那些以往风靡乡村的香飘飘仿冒品逐渐被正品取代。”沈敏敏告诉锌刻度,在县城和乡镇,香飘飘的冲泡类奶茶依然有很大的市场。

据公开资料,香飘飘将进一步推动千县计划,通过实施经销商“三专化”管理(即设置专营香飘飘产品的经销商、安排专职的香飘飘产品销售团队、为经销商配置专项资源并给予专项市场费用支持)和县域市场“三通”政策(薄弱市场县县通、二类市场镇镇通、强势区域村村通),深入下沉渠道的渗透挖掘。

不过,15岁的香飘飘能否比新中式茶饮品牌跑得更快,一举抢占新江山,仍然是一个问号。显然,眼下比起“绕地球三圈”,更为迫切的或许是如何重回国内市场。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