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水、突涌,施工12年中大瑞铁路大柱山隧道终于贯通

澎湃新闻
原标题:涌水、突涌,施工12年中大瑞铁路大柱山隧道终于贯通
央视新闻4月28日消息,大柱山隧道是中缅国际铁路通道大理至瑞丽段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因为地质情况特殊,在隧道施工中遇到过突泥涌水、高温等难题,原本设计的5年工期不断延长,至今已经是第12年了。今天(28日),大柱山隧道正洞终于实现全面贯通。这条隧道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十多年来,上千名建设者都经历了怎样的艰难?他们又是怎样克服这些难题的?
总台央视记者 刘文杰:
工人们实行钻孔作业

填装炸药

爆破瞬间
爆破后,首先进行险情排除,然后对爆破点进行清理,最后测量两边作业面和贯通数据。经过测量,隧道进出口作业面在联通的时候,误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大柱山隧道全长14.5公里,从入口到出口分为两个作业面进行施工。虽然只有短短十多公里的距离,却面临着不同的施工困难。




中铁一局大瑞铁路项目二工区总工程师韩方瑾。左边照片是2008年刚大学毕业来到项目上的他。右边是他现在的样子。

项目经理姜栋。他从开工坚守到现在。这是他与女儿的两张合影。

喷浆班班长老林,在项目坚守了十多年。
险情频现 一条隧道要过多重“关”
大柱山隧道开工以来,全国有上百名专家来到这里,复杂的地质情况让专家始料未及,一致认为大柱山隧道的施工难度非常罕见。
大柱山隧道埋深高达955米,穿越6条地质断裂带,涌水是施工人员每天都要面临的难题。工人们需要先打泄水孔泄水,减缓施工的掌子面涌水量,然后才能继续施工。
中铁二院大瑞铁路项目部副经理 范圣明:
最大瞬时涌水量高达每小时12000余立方米,相当于10分钟就可以把一个标准游泳池注满。最大水压高达3兆帕,就像在300米的深海里面承受的巨大压力。
2017年8月25日,记者在施工现场采访时遇到碎石崩塌险情

中铁一局大瑞铁路项目二工区总工程师 韩方瑾:
2013年发生在隧道的一次涌泥险情
2014年8月份发生的一次突涌险情
为了防止这个溃口不断扩大,工人们用一袋袋水泥进行紧急封堵。而为了应对不断出现的突发情况,施工单位邀请专业团队和专家现场勘查,确定针对性施工方案。
中铁二院大瑞铁路项目部副经理 范圣明:

大瑞铁路全长330公里,是穿越横断山脉的第一条铁路,也是我国西南进出境通道之一的中缅国际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待建成通车后,大理到瑞丽的行车时间将由现在公路的6小时,缩短为2个小时左右。
云南多个重要铁路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中铁一局大临铁路项目部通信工区经理 张鹏刚:

丽香铁路三标段总工程师 张露:
预计今年年底达到全桥贯通的铺架条件,确保丽香铁路的全线贯通。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了解到,3月中旬开始,云南在建的玉磨铁路、大临铁路、丽香铁路、大瑞铁路、弥蒙铁路等6个项目已全面复工。截至目前,返岗就业人数达5.3万人以上。
(原题为《涌水、高温、碎石、突涌……12年,这条隧道终于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