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往事——“东方红一号”系列故事之一
来源: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编者按
1970年的4月24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伴随着几代人成长的《东方红》乐曲传遍世界,中国人从此打开了通向太空的大门。50年来,在迈向航天强国的征程中,“东方红一号”已不仅仅是一颗卫星的名字,它更多地凝聚着一个民族厚重的精神,承载起了一个国家的荣誉。为纪念“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也为迎接我国第5个航天日的到来,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刊发纪念“东方红一号”系列故事。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01往事之一: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一样能干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的住处召集中央书记处全体成员开了一次扩大会议,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发展航天和原子能事业,从此拉开了火箭、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制的序幕。
这一年,一名留学海外的中国科学家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关注,他就是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钱学森是近代科学巨匠、20世纪世界最杰出的航天工程专家冯·卡门的学生,空气动力学第三代世界级权威,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20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之一。20世纪40年代,钱学森的著作《工程控制论》出版,标志着他在学术成就上已经与冯·卡门齐名,成为闪耀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巨星之一。当时,他正和冯·卡门一起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的研究。当新中国成立时,他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新中国的成立,让钱学森看到了民族复兴的曙光。1950年,他决定以探亲的名义回国,却遭到美国当局无理拘禁,在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下被滞留达5年之久。直到1955年10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安排下,中国代表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经过多次严正交涉,钱学森一家才得以安全回到祖国。44岁的钱学森从此伴随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走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也是在1955年,为培养国防科技的尖端人才而成立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初具规模。年底,钱学森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时,院长陈赓握着钱学森的手问:“你看,咱们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钱学森毫不犹豫地回答:“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
钱学森的话令陈赓感到很振奋,他听后连声说:“好!我就要你这句话。”
1956年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值得永远记忆的年份。1月25日,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中国人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中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他还提出一个思考已久的想法,“从现在起,我们抓紧时间,埋头苦干,争取在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末期,使我国原子能、火箭等最急需的科学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金秋的一天,北京西郊的466医院,一批解放军将帅们穿着崭新笔挺的55式军服走进简陋的职工食堂,参加一个后来被写入共和国航天史册的庄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演奏之后,聂荣臻元帅对着台下的200多人,代表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经过中央军委批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今天正式成立了”。说到这儿,他转过头来看了看坐在身边的钱学森,指着他说:“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他现在是国防部五局的副局长,从今天开始,由他兼任第五研究院的院长,领导大家从事火箭和导弹的研究工作。”如雷的掌声中,钱学森站起身,微笑着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聂荣臻接着说:“在座的各位,都是中国火箭事业的奠基人,现在人手虽少,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一定会有美好的前景。”聂荣臻还明确了五院的建院原则: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这一原则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认可,后来,逐渐成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乃至整个科技事业的基本建设方针。
这一天是1956年10月8日,中国火箭、导弹事业正式启动奠基。火箭、导弹既是国家防卫重器,也是发展航天事业的首要工具,所以,这一天也被作为了中国航天事业创建的纪念日。(《天地交响》连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