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隐匿网络的私自送养乱象

北京晚报
在某网络论坛中,分别键入“送养”“领养”“收养”等关键词,旋即弹出多条帖子。而随着关键词的切换,“诚信收养女孩”“我想领养个孩子”“怀孕中的男宝,求领养”等标题也不断闪现。私自送养的信息在网络中不断蔓延,隐匿在QQ群、论坛等社交网站中。“养不起”等字眼成为私自送养的主因,同时送养人也标出数万元甚至二三十万元的“补偿”。法律人士指出,私自送养不仅触犯法律,无法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同时也容易成为贩卖儿童的跳板。
纷乱复杂
网络中充斥送养信息
打开某网络论坛,分别输入“送养”“领养”“收养”等字眼,旋即弹出多条帖子。一些发帖者还专门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而在帖子下方,跟帖者也常常会留下自己的微信或QQ号回复交流。甚至,也有跟帖者宣称自己是孩子的母亲,大家可以加微信号,“拉你入群”。
4月13日,记者依据线索在QQ上查找添加一个名为“爱心救助站三”的QQ群。该群目前共有成员33人,除了群名被冠以“爱心救助”之外,群简介也标榜称“以资助困难未婚妈妈为主”。而无论是群主还是管理员,对于陌生人都表现得相当谨慎。在加入该群之前,需要先添加该群管理员说明来意,而往往是管理员一有疑心,就会将群友删除拉黑,连QQ群也会频繁改名躲避风险。
“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群的?”“不是熟人,不会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正当记者被该群管理员反问而准备继续咨询时,却发现已经被其删除。而记者注意到,在该管理员的QQ空间中,一条4月10日发布的内容为:“不是熟人介绍的别找我,浪费时间。”
此后,记者尝试联系该群另外两位管理员,均未获答复。其中,一名QQ头像为送子观音的管理员,网络签名为:“拒绝高补,不惧任何威胁、诋毁。”有熟悉该行业的人士称,在收养送养的网络江湖中,“补”字相当于是行业“暗语”或“黑话”,一般是指补偿款。相当于是领养者为送养者提供的物质补偿款。一般“低补”是指补偿费较低或偏低。而该管理员QQ签名中的“拒绝高补”,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无需高昂补偿费。
谁在送养
孩子“养不起”叫价20万
在天涯论坛中,32岁的如熙(化名)发帖称可以将自己的孩子送养。意外怀孕使得老大只有一岁多的时候,老二又在今年年初降生了。“怀孕时有想过打掉,但是自己还是舍不得。”
而当老二出生后,本就不宽裕的生活遇到了更大的问题。“两个男孩,真的养不起了。夫妻关系又不好,很多压力都在我一个人身上。”
如熙也考虑通过中介寻找收养方,但她仍旧担心中介只会为了钱而不顾收养方的真实状况。曾有一对50多岁的夫妻找到如熙,想要收养仅有三个月的孩子,但是如熙还是拒绝了。“他们的年龄太大了,我也要给孩子找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做了送养的决定,但是心里很难受。”
尽管如此,如熙仍在多个论坛中发出送养信息,也不时出现有意收养者与她联系,她也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与心里巨大的痛苦中做着抉择。
如熙向记者发来了多张自己与两个孩子的照片,并提出了年龄、收入等多个送养的要求。对于“补偿”,如熙几经犹豫后提出20万元。“从我嘴里说出这个,我真的很难受。不用先打钱,可以见面后再继续下面的步骤,一旦送养了就不会再有任何的瓜葛。”
与如熙一样,多人准备送养孩子的原因是“养不起”。在某论坛中,有一名发帖人称自己有一个5岁亲生女孩,“已离婚独自带孩子,没工作没能力抚养”;而在另一则帖子下,有人称送养孩子的原因是“因为特殊情况养不起……”此外,还有人称自己在创业阶段,“有点力不从心。想找一个可靠、没孩子的人领养。”
一名领养者表示,正规渠道对领养要求十分严格,自己才想到了在网络中的“民间送养”。记者调查发现,类似领养和送养的信息,在网络中并不少见。而与此对应,无论领养还是送养,发帖者描述的动因往往不一而足,甚至有些太过轻飘,不负责任。
真假难辨
送养信息存诈骗行为
虽然网上关于领养和送养的信息不少,但这些充斥于网络中的信息往往真假难辨。此前,国内一些地方的公安机关,也查处了多起网络收养孩子的骗局。
依据线索,记者在某网站上发现一篇揭露领养收养骗局的文章。在文章中,作者详细还原了网络收养领养的骗人步骤。
比如,骗人者首先会在领养收养孩子相关的帖子下留言,引起领养人注意;接着,当有人联系上留言者时,就会收到其QQ号,而后他会把领养人拉进群里。群里的“负责人”会了解领养人的需求,如领养人想要男孩还是女孩、待产还是已出生等问题,进而提出需要交2500元的定金。而后会许诺“全国各地找医院开出生证明”“保证宝宝有各种证件”“还可在你家附近送产”等。
然而领养人一旦交了“定金”后,就会被踢出群外,删除拉黑。
“我就是其中一个被骗的!”记者注意到,在该文下方就有网友跟帖表示,此前刚被骗过。而更多的网友,则是互相提醒不要上当受骗。
“如果网络上有各种信息表示自己因为生活压力大要送养孩子,我们需要批判性对待。”儿童工作独立顾问、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保护专家暨项目官员杨海宇认为,亲生父母对于孩子的抚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不能遇到困难便简单将孩子送养出去。
在相关法律网站上,关于网络送养和领养孩子的事项咨询,也非常普遍。“网上的信息真真假假,无法轻易核实。但有这么多信息,说明领养和送养的问题还是很值得关注,反映出需求,也存在风险。”杨海宇说。
法律边界
私自送养应严格限制
如何通过正规渠道进行领养?一名知情者表示,国家对领养孩子有着严格规定,私自领养属于违法行为。领养人首先应该向当地民政部门提出领养申请,民政部门审核后会对符合《收养法》规定条件的当事人办理领养登记,发给领养登记证。
“网络上的各种领养送养信息,双方都无法鉴别信息真伪、核实各方资质,被骗的风险相当大。”杨海宇表示,比诈骗风险更大的是对孩子权益的侵害。“究竟对方是否满足收养条件、能否给孩子一个较稳定的生活,万一收养者有变故,如何保证孩子权益等,都是没有保障的。”
杨海宇建议,无论领养还是送养小孩,都要走法律允许的正规途径,切不可盲信网上的各类信息。
北京源众性别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莹表示,《收养法》中规定了哪些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哪些人可以送养、哪些人可以成为收养人都是有法定条件的。私自送养是违法的,也不受法律保护,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很大的风险。“有这么多的私自送养发生,因为很多人达不到法律的要求。在私自送养的行为中,也不乏有拐卖儿童的犯罪活动,私自送养也成为拐卖儿童的一条途径,私自送养应被严格限制。”
一名律师表示,网络送养不符合《收养法》关于送养及收养的规定,法律上不承认双方的收养关系;对于私自送养,法律没有授权执法部门主动介入查处,容易成为变相拐卖妇女儿童的灰色地带;若是父母或监护人私自送养,也会给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带来阻碍,“被收养人”的人身安全亦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建议加大网络管控,禁止任何私自送养行为。”
官方回应
违法信息个人可举报
记者今天上午拨打12377电话,咨询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对于互联网上的违法和不良信息,个人可以直接在网站举报入口上传截图等举报基本材料,而后会有相关处理。
我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
一名警察表示,“有关送养和收养,如果信息是真的应该归民政部门管;要是怀疑是假的,公安部门可以管。直接打110即可。”
记者拨打110报警电话,接线人员回应,针对网上真假纷杂的收养和送养信息,公安部门可以管,并给了记者一个属地派出所的电话。
属地派出所工作人员介绍,公安部门平时也有网警在监测这些问题,如果有违法行为会去处理。“个人报警需要提供对方诈骗或者个人遭受损失的证据,不论网站归属地在哪儿,都可以报警,我们会处理。”
本报记者 赵喜斌 李松林
制图 耿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