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的等级

北京晚报

▌张克群
故宫里的建筑,从皇帝大典的太和殿到一大批小老婆们的住所,等级差别极大。为表示不同建筑物的等级高低,古代匠人真是大动脑子,使出各种手段。最一目了然的当然是屋顶的形式。其最高等级的是重檐庑殿(如太和殿)、重檐歇山(如天安门),然后是单檐庑殿(如后两宫)、单檐歇山,再下来是悬山正脊、悬山卷棚、硬山正脊、硬山卷棚,这后四类屋顶都是用在附属建筑上。一般老百姓的房子自然就只能是硬山的了。
这里要对屋顶稍微多解释两句。重檐、单檐好理解,前者是两层屋檐,后者是一层屋檐。庑殿顶是古人为四坡顶的屋顶起的名字(再早叫四阿顶)。这种屋顶四面都是坡顶,正面的宽,侧面的窄。整个屋顶没有水平的地方,也没有垂直的地方。屋顶上除了瓦就是瓦,没有别的东西。歇山顶是把庑殿顶的两个窄面的上半截垂直切一下,在这里形成一个三角形。在这个三角形上,你可以看见几组金钉子,这些金钉子组成类似梅花的图案,最上面两个,当中三个,最下面又是两个,这叫七心钉,是固定檩条用的。悬山是指屋檐的两端挑出在山墙(两端的墙)外面,硬山则相反,屋顶不挑出。正脊是指屋顶上有一根檩条。卷棚在屋顶最上端是两根檩条,因此没有屋脊。
总之,重檐的等级比单檐高,庑殿比歇山高级,悬山比硬山高级,有屋脊比没脊的卷棚高级。
建筑的开间也是等级高低的重要标志,如太和殿面阔为11间,午门、天安门等为9间。用来显示建筑级别的还有基座的高低、彩画的形式、室内吊顶的制式,门钉的数量乃至彩画是龙还是花草,龙爪有几根指头等等,细得不能再细了。
也许你已经发现了,在重要建筑物的屋檐最前面的屋脊之上,还有若干排列整齐的小动物,这叫做走兽。它们是干什么的呢?原来,为把最后几块脊瓦固定在下面的泥背上,这里需要几个钉子。可钉子头露在外面既不好看又容易生锈,于是在它们上以小兽装饰。有意思的是走兽的数量是有含义的。最高级的太和殿安放了10个走兽,其他建筑的走兽数量按等级高低递减,但数目均为单数。如天安门、午门都是9个,各主要门楼上则只有3—5个了。走兽在屋脊上排列的顺序是这样的:最前面领头的是仙人骑着凤,其后依次为龙、凤、狮、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这个次序在整个故宫乃至全北京的各类皇家建筑中都是纹丝不乱的。
这里我再教您一套分辨古建筑等级的高低的法子,叫两看两数:看屋顶、看彩画;数开间,数走兽。再去参观故宫、颐和园什么的,您跟您朋友就有山可侃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