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美媒:大米价格涨至7年来最高水平

参考消息

关注

原标题:美媒:大米价格涨至7年来最高水平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4月10日报道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4月8日刊载题为《因疫情囤货,大米价格涨至7年最高水平》的报道称,由于疫情暴发,进口商争相囤货,而出口商限制出货,亚洲主食大米的价格涨至7年最高水平。

据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统计,当地时间3月25日至4月1日,破碎率5%(行业基准)的白米价格上涨12%。据路透社统计,大米价格现在处于2013年4月底以来的最高水平。

报道认为,米价之所以上涨,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这种战略粮食出口大国印度和越南都面临出口减少,因此对泰国大米的需求正在上升。

在印度,由于劳动力短缺和物流不畅,现有合同交付受阻,大米交易商已停止签署新的出口合同。与此同时,越南政府已设置出口限制。

甚至早在3月份价格上涨之前,由于泰国严重干旱,加上亚洲和非洲进口商需求强劲,2019年底大米价格已经开始攀升。泰国是世界第二大大米出口国,位于印度之后、越南之前。

研究食品安全的非营利组织、总部在秘鲁的国际马铃薯中心亚洲区负责人萨马伦杜·莫汉蒂说,尽管今年这个收成年预期产量较高,大米和小麦结转存货也处于历年最高水平,但是大米价格仍然出现上涨。

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在周报中保证大米存量充足,但是承认由于疫情暴发,柬埔寨全国封闭,劳工返乡,因此很难找到人手。

莫汉蒂在一篇博客中说,这可能造成季节性耕种活动难以开展,冲击未来的收割季节。

他还说,北美和欧洲现在都面临春季耕种劳动力短缺和供给线中断的问题。“如果它们错过耕种窗口期,全年就都完了。”

报道介绍,在世界其他地方,比如印度及其他南亚国家,现在正是冬季作物的收割时间,如小麦、马铃薯、棉花和某些水果和蔬菜。农民需要季节性工人操作机械和从事其他体力劳动,比如装卸农产品

国际谷物理事会最近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虽然最近几周某些农产品的进口购买在加速,可是由于人员流动限制和普遍实行的隔离措施,物流面临挑战。”报告还承认近期需求暴涨,特别是大米和小麦类食品。

由于消费者恐慌抢购,加上北美和欧洲采取封闭措施引起的农作物(种植)担忧,3月下旬小麦期货价格也上涨了约15%。

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延伸阅读】泰国越南遭遇干旱 国际大米价格创六年新高

参考消息网4月3日报道 据日媒观察,由于干旱导致大米重要出口国泰国和越南产量降低,国际大米价格暴涨,而新冠病毒疫情引发的恐慌性抢购也导致供应紧张。

据日本《日经亚洲评论》杂志网站3月31日报道,泰国贸易委员会说,3月底泰国种植的大米基准出口价涨至每吨550美元(1美元约合7.1元人民币),是2013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越南大米价格也超过了每吨400美元,是2018年12月以来的最高价格。

报道称,美国农业部2月预测2020年全球大米交易为4530万吨,较1月份的预测下调了70万吨。大米贸易量低于面粉,故大米国际供需可能剧烈波动。

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18年泰国出口外运大米约1110万吨,而越南约660万吨。这两国分别占市场份额的23%和14%,仅落后排名第一的印度。泰国一家贸易机构预测,泰国2020年大米出口将降至750万吨。越南大米出口也不会大幅增加。

报道指出,问题之一是缺水。泰国主要种植区位于昭披耶河(湄南河)沿岸,而越南的种植区则在湄公河三角州。据媒体报道,2019年8月以来,上游地区的降水量比正常水平下降了30%左右。越南某有机种植研究所的负责人指出,干旱危机远比近年来最严重的年份2016年更为糟糕。

暹罗商业银行经济情报中心预测,如果干旱持续到6月,泰国2月至7月的水稻收获将同比减产一半。

城市化意味着水稻种植面积减少。据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统计,截至10月,该国可耕地面积为747万公顷,同比减少1.2%。

越南前江省干裂的田地(日本《日经亚洲评论》杂志网站)

(2020-04-03 09:46:24)

【延伸阅读】日本开发专门搭配“川菜”的大米:有爆米花一样的香味

参考消息网5月26日报道 日媒称,瞄准辛辣类亚洲民族特色料理的大米在日本受到欢迎。在日本的“2019四川美食节”上,产自鸟取县的大米“公主香”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其卖点就是“适合川菜的大米”。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5月24日报道,4月中旬,在东京都新宿区举办了“2019四川美食节”。两天时间内有10万人到场,非常火爆。在以麻辣著称的众多川菜摊位中,来自鸟取县的稻米农户“田中农场”销售的新品种大米“公主香”受到了各方关注。

报道称,“公主香”不仅有像爆米花一样的香味,还带有日本大米软糯的口感。

“大米的香气应该会适合对食材个性有着严格要求的川菜”,田中农场社长田中里志表示。于是,他首次参加了四川美食节。四川美食节执行委员会的委员长中川正道非常看好该品种,认为“首次有大米来参加美食节,反响不错。在感受当地大米香气的同时,口感也符合日本人的喜好,让人食欲大增”。

报道指出,近年来“正宗中华料理”、“正宗泰国料理”等可以体验各地口味的菜肴在日本很受欢迎。中川正道认为,“或许是在海外旅行者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能品尝到旅游时吃到的当地料理”。

此前据新华社报道,由日本“麻辣联盟”主办的第三届四川美食节20日至21日在东京新宿中央公园举行,在当地又一次掀起“麻辣风暴”。

活动现场,多家店铺亮出招牌菜式,红油鲜香引来众多食客。其中,陈家私房菜摊位前早早排起长龙。

据主办方介绍,到场客人中80%为日本人。一位名叫熊猫太郎的食客表示,自己热爱花椒,热爱川菜,“吃了就上瘾”。

(2019-05-26 06:39:01)

【延伸阅读】着眼中国行动?日本拟助非洲倍增大米产量

参考消息网5月8日报道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5月6日报道,在8月于横滨召开的非洲开发会议上,日本政府将提出到2030年推动非洲地区大米产量翻一番的计划。为把产量提高一倍至5600万吨,将推广适合当地气候的水稻品种和农业机械化。将来如果全球人口增长,出现粮食短缺问题,影响也将波及日本。日本政府将提高非洲的粮食自给率,遏制世界性的粮食供不应求势头。

报道称,在非洲,农业产量跟不上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步伐。日本农林水产省估算后称,到2050年非洲的谷物消费量将增至2000年的2.2倍,大幅超过产量。

新计划以不包括埃及和阿尔及利亚等北非国家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为对象。该地区属于干燥地带,面临缺水问题,同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很弱。为了在严峻的环境下提高收获量,日本将协助构建灌溉和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在碾米技术、金融等广泛领域提供支援。还将充分利用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ODA)。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大米消费量截至2017年约为2700万吨,预计到2026年将增至3600万吨。可以说即使大米消费量按预期增长,也能借助区域内种植达到5600万吨的产量目标以充分满足需求。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2018年的大米产量约为778万吨。

报道认为,日本此项计划也与中国的行动有关。中国着眼于将来粮食供求紧张的可能性,长期在非洲致力于耕地开发。此外,中国在2018年宣布为非洲提供约6.6万亿日元(1日元约合0.06元人民币)援助之际,也将农业领域定为目标之一。着眼于中国的行动,日本政府将通过提供符合各地区需求的技术支援,获得非洲国家的认同。

报道称,日本在2008年的非洲开发会议上曾提出到2010年使大米产量翻一番的计划。之后成立以非洲中部为中心、以23个国家为对象的振兴非洲稻作事业共同体,以此提供支援。据称到2018年,产量达到2800万吨。始于2019年的新计划将继承这一框架,并把对象国增至32个。

在启动支援的2008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收获面积为870万公顷,到2016年则增至1182万公顷。在这期间,消费量以超过产量的速度增长,因此当地的大米自给率从2008年的66.1%降至2016年的59.6%。不仅要平整耕地,还要推广产量较高的水稻品种等,非洲需要比以往更加快速地提高大米产量。

报道称,日本外务省管辖的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在始于2008年的10年里涉足55项业务,投资约480亿日元。新计划的对象国数量将增多,因此支援金额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资料图片

(2019-05-08 11:49:27)

【延伸阅读】缅甸媒体:中国将缅甸大米进口配额增加三倍

参考消息网4月30日报道 缅甸媒体称,缅甸商务部助理秘书吴钦貌伦表示,中国已同意通过海路从缅甸进口40万吨大米,提高目前为10万吨的进口配额。他说:“大米很快就能运到中国。”

据《缅甸时报》网站4月25日报道,据缅甸稻米联合会称,在今年2月于中国云南省举行的第二届中缅经济走廊论坛上,两国讨论了将缅甸的大米出口配额增加到40万吨一事。

吴钦貌伦说:“碎米不在这40万吨的配额之内。农业、畜牧业和水利部正在起草一份谅解备忘录,向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登记出口到中国的农业、畜牧业、海洋和工业产品,之后很快就可以通过海路向中国出口碎米。”

缅甸于2016年获得了向中国出口10万吨大米的配额。缅甸稻米联合会说,中国还表示,虽然鼓励边境上的大米和碎米的官方出口,但将对非法出口采取严厉打击措施。

中国是缅甸大米的主要出口市场,大部分出口是在边境进行的。缅甸的其他出口市场包括欧洲、非洲和亚洲。

据缅甸稻米联合会公布的数据,从2018年4月初到2019年3月底,缅甸出口了大约200万吨大米,价值约6.5亿美元。同一时期,缅甸还出口了逾45万吨碎米,收入达1.3亿美元。出口中超过52%是通过海路进行的,其余为在边境进行的贸易。

(2019-04-30 11:34:02)

【延伸阅读】日媒:日本大米出口今后关键在中国

参考消息网2月18日报道 日媒称,日本大米出口额在10年内增至10倍,向世界最大的大米消费国中国销售大米,将成为日本米业的关键。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2月15日报道,日本的大米出口(不含食物援助)创出历史新高。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统计显示,2018年同比增加17%,达到13794吨,金额增长18%,达到37亿日元。虽然明显少于扇贝(476亿日元)和牛肉(247亿日元),但随着日本食品在海外普及带来的需求增加,大米出口额在10年内增至10倍。向世界最大的大米消费国中国销售大米,将成为日本米业的关键。

日本多个产地的大米今年出口有望增加。富山县入善町的农业协同组合“MINAHO”(JA MINAHO)计划出口1000吨,比上年增加18%,将与大米批发商神明合作,向31个国家出口。JA MINAHO在启动大米出口之初的2009年仅出口21吨,但到2018年达到850吨。负责人细田胜二表示,“想要在人口减少的社会利用水田确保收入,即使价格略低,也要积极发展出口”。

报道指出,由于日本到2017年之前实行了约50年的大米产量限制政策,“如何减少”大米产量曾经成为焦点。在本世纪初,出口处于全年不到2000吨的局面,到2013年日本政府敲定了废除大米产量限制的方针。目前将出口部分称为“新增需求大米”,致力于增加出口产地。

报道称,日本出口大米的约60%流向了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另一方面,中国的大米消费量是日本的约20倍,2018年对华出口为524吨,虽然比上年增加76%,但出口量仅排在第6位,占整体的4%。这是因为对华大米出口只能由中国认可的设施实施,日本的港口仅限于横滨。

报道称,在2018年5月中日领导人会谈之后,中国将兵库和北海道的碾米设施追加认定为贸易基地。2018年10月,大米批发商木德神粮和HOKUREN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首次从北海道的港口向上海出口了“梦美利可(Yumepirika)”品牌的大米。

日本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JA全农)理事长神出元一表示,“以上海为开端,还希望向其他城市销售”。2019年以后,日本大米的年出口量增加或将变得明显。

准备向中国出口的日本大米在横滨港。

(2019-02-18 00:11:0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