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写给中学生的信:我们需要重新唤醒血液中的开拓精神

澎湃新闻
原标题:刘慈欣写给中学生的信:我们需要重新唤醒血液中的开拓精神
西索 十点人物志



这封信的作者是亚洲首位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的作家,刘慈欣。
《三体》三部曲是他的代表作,他也是高口碑电影《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

2017 年初,就读于杭州某中学的马程田同学,作为科幻小说《三体》的粉丝,给刘慈欣写了封信,表达了她对技术爆炸的困扰,和对人类未来的思考。
收读此信后,刘慈欣给马程田同学写了封回信,其中讨论了他在 《三体》中没能说清的一个终极问题——宇宙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这封信的格局与视野之旷阔,也十分值得我们深思。

程田同学 :
你好!很高兴你喜欢科幻小说,也很高兴科幻能够让你有这样多的想法。
我一直相信,如果科幻小说能够让读者向着更远更深的方向思考,那就是成功的。
我赞同你对科幻文学的评价。科学技术充满诗意和美,只是这种美隐藏在方程式中,不被一般人所理解。科幻小说恰恰是把科技作为故事资源,从文学角度表现科技之美。
其实世界上最精彩的故事,都是由科学讲出来的,但要真正读懂这些故事,光看科幻小说不行,还要理解科学本身。
科幻小说是可能性的文学。它把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呈现出来让读者欣赏,但具体到哪种可能性最终会变为现实,不是科幻作者能够指明的。
准确地预测未来是十分困难的,我们的今天,就是过去所面对的“未来”, 但无论是科幻作家还是未来学家,都没有准确地预测到今天的样子。
上个世纪曾经诞生过三个充满科幻色彩的新技术:核能、航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未来将改变世界的是前两项技术,而计算机,有学者认为全世界只需要五台就够了。
但事实上,正是计算机技术塑造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你关心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的未来也确实寄托在科技之上。科学技术有它的负面作用,就像粮食一样,粮食也有许多负面作用,以及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但离开了它,我们是没法儿活下去的。

地球生态圈是一个自组织的耗散系统。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中总体的有序度在下降,即熵在增加;而地球生态圈却是一个有序度增加而熵减小的系统。
这很像一个生命体。地球生态圈时时处于动态和不稳定之中,随时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有点像生病和衰老。
更重要的是,同所有生命一样,它的寿命是有限的。我们觉察不出地球生态圈的衰老,是因为与单个生命体相比,它太庞大了,它的寿命是以地质纪年来计算的。
虽然漫长,但总有终结的时候。
其实可能早在地球生态圈寿终正寝之前,气候和海洋系统所发生的巨变,就已经使这颗行星的表面变得不适合人类生存了。
所以,在长远的未来,人类文明的唯一生路就是冲出地球摇篮,在太空中开拓生存空间。
以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平,恒星际航行还是一个遥远的梦幻,但行星际航行的技术已经初步具备。
在太阳系中,在八大行星上,在小行星带中,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从水到金属到核聚变燃料,应有尽有。整个太阳系中的资源总量,可以养活十万个地球的人口。
这个新世界在召唤着我们。大航海时代塑造了现代世界,而目前人类正处在第二次大航海时代的前夜,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唤醒深藏在血液中的开拓精神,勇敢地到星空中寻找地球文明的未来。
科幻小说正是这种精神在文学上的反映。
我可以用一个笨拙的比喻来描述科幻小说:假想你所在的城市就是整个宇宙,银河系就是你身处的那幢大楼,太阳系是大楼的地下室,而地球就是地下室里的一个窄小的储物间。
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这个储物间里,储物间的门锁十分牢固,我们在有生之年不可能打开它。
传统的文学认为,储物间就是一切,专注于描写储物间里人们的生活,刻画他们的爱恨情仇;
科幻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知道大楼和整个城市的存在,虽然门仍然紧锁着,但它用想象力走出了储物间和地下室,走上楼顶,鸟瞰城市壮丽的风景,甚至走出大楼融入城市,逛商场和公园,结识各种各样的人。
它让身处狭小空间的人意识到自己的渺小,让他们的思想驰骋在广阔的时空中,让其中一部分人产生冲出储物间的强烈欲望,这些人中又有一部分人会将这种欲望付诸行动。
愿科幻给你带来更多的思考以及行动的力量!
至于宇宙的目的,它就像生活的意义一样,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需要我们每个人用一生去探求!

人类的祖先,通过成千上万年的探寻,终于意识到了生命之外还有生命,地球之外,还有更广阔的星空。
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美妙。
作为高等生物的人类,始终在不懈地探索着宇宙存在和生命的意义。
但是人类理念的进化是极其缓慢和艰苦的,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就花了2000年的时间。令人惊喜的是,我们的进化正在逐渐加速升级,我们的孩子,将在智慧的肩膀上向前探索,探索那些我们此生无法到达的远方。

和刘慈欣一样的诸多科幻作家,他们的奇思妙想,都来源于丰富的想象力和诸多的理论基础。
刘慈欣的信,通篇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我们不能忽略和扼杀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目光和想法。
要知道正是因为人们对未知的探索欲,才让一个又一个谜团被揭开,电灯、网络、高铁、航天,人们的未来越走越远,在于我们永远都在探索。
人类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而我们需要记得的是: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
现在这把钥匙在我们手里,而我们的孩子能否接下这枚钥匙,将成为人类未来唯一的希望。
图片来源于《流浪地球》剧照
图书来源于果麦文化授权

《见字如面》⑨ | 真心换真心,日久见人心
《见字如面》⑧ | 最好的爱情,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见字如面》⑦ | 哈文:李咏的人生志向特简单
-领读-
西索,专业做书第5年,一个不爱看正经书的闲书爱好者。
-主播-
阿成,十点签约主播。电台播音员。公众号:啊橙子。新浪微博@阿成Alan。
简宁,声音控,电台主播。世界如此喧嚣,愿用声音给你这一刻心灵的安宁。个人微信:jianning20171114。


原标题:《《见字如面》⑩ | 人类的未来,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