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滴滴上线跑腿业务,被逼无奈还是另有所图?

极客公园

关注

出行服务商对许多领域的探索都具备想象空间。

2014 年 8 月 26 日,美国加州圣莫尼卡,一项送餐服务悄然上线。服务平台每天提供固定的餐品,价格也固定在 12 美元,且承诺送餐时间仅需 10 分钟。唯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餐品包装上印着 UBER,当下最流行的叫车软件。

这是 Uber 旗下送餐服务 UberFresh,经过一年半的时间,Uber 正式推出送餐服务,并将名称改为 UberEats。在接下来的一年内,UberEats 将服务扩大到美国各大城市、西班牙、法国、英国等欧洲各国,也进入了亚洲市场。如今,UberEats 已成为母公司营收当中仅次于网约车的业务,且还在高速增长。

滴滴跑腿页面 | 极客公园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首批跑腿员的构成是滴滴代驾司机。滴滴方面称,跑腿服务希望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同时,也为平台上的代驾司机师傅们提供更多获得收入的机会。

这也从侧面说明疫情对于滴滴代驾业务的打击。往年春节期间是代驾司机单量最多的时候,但今年的状况大不一样,不仅没有用户叫代驾,司机师傅们也没人敢出门。滴滴没有公布过具体数据,但在 2015 年代驾业务上线没多久时,滴滴曾宣称全国已有 100 万司机在滴滴代驾的平台上注册信息。根据滴滴媒体研究院在 2017 年初发布的《代驾社会价值报告》显示,2016 年,全国代驾行业总订单超过 2.5 亿单,总产值达 154 亿元。

滴滴跑腿业务介绍 | 极客公园

另一方面,同城配送,即跑腿反而是疫情期间需求量增大的行业之一。据极客公园了解,滴滴跑腿由滴滴代驾团队负责,这样的需求匹配不失为一种正确的选择。

但同样有人认为,这是疫情之下滴滴被迫做出的选择。一位跑腿行业资深业内人士向极客公园表示,滴滴跑腿很可能就是为了让代驾司机在疫情期间有个过渡,「业务打击不至于那么大」。

跑腿并不是滴滴第一次对出行以外的业务进行探索。2018 年滴滴曾高调开启外卖业务,在无锡、南京、长沙、福州等城市陆续上线。同时期,美团也正在投入大量资源打造网约车业务,二者的竞争被视为互相在对方的主要阵地试探。但随后滴滴外卖业务进入停滞期,美团也宣布停止在网约车业务上进行投入。

同一时期,UberEats 在海外的进展遭遇到了阻碍。

1 月 20 日,UberEats 宣布将其在印度的业务出售给当地竞争对手 Zomato,价格约为 3.5 亿美元。而这不是它第一次退出海外市场。2019 年 9 月,UberEats 暂停了在韩国的业务;此前,Uber 在东南亚的业务整体卖给 Grab,其中也包括 UberEats。

虽然 UberEats 退出一些国家的市场是因为「瘦身」尽快盈利,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面向各国市场的发展当中,本地化是一个重要因素。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 责任编辑:卧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