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复工潮下的外卖骑手:不仅想赚钱 更因心里有种使命感

界面新闻

关注

原标题 复工潮下的外卖骑手:不仅是想赚钱,更因为心里有一种使命感

记者 杨霞

为了配合防疫工作许多人闭门在家,快递员、外卖骑手们穿梭在街头,配送粮食、蔬菜以及各种物资,组成保障居民生活的流动的毛细血管网络。

不管是春节还是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候,这些平凡的人依然选择坚守岗位。

为此,他们需要克服种种问题:家人的担忧,自身对病毒的恐惧,交通不便,防疫物资紧缺,甚至还有来自不理解。与此同时,他们也收获了尊重与理解: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人一句真诚的感谢,赠送的口罩……

来自点我达平台数据显示,在2月6日后,骑手呈现逐渐返工的趋势,尽管比往年延后了至少5天。虽然骑手整体数量变少,但在此期间,仍有不少新人骑手加入到跑单行业中来,且所有骑手的好评率均有上升。在武汉,每个骑手平均配送距离是以往的1.5倍。

与此同时,包括美团外卖、饿了么、点我达、闪送等几乎所有平台均倡导采取更为安全的无接触配送,闪送等平台也为旗下的骑手配备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资。

城市沉睡下,是流动的他们带来了希望与温暖。以下是在武汉、上海、绍兴的三位普通骑手的自述。

“餐馆老板说,如果我不配送,他就开不下去了。”

郭峰,武汉点我达骑手,湖北武汉人,40岁

我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从去年开始做骑手。疫情期间,我几乎每天都在外面跑单。

家里人都劝我不要做,但我有经济压力,在家也闲不下来,春节期间单价高,能挣一笔是一笔。武汉封城以后,我就从自己家里搬出来,搬到我父亲位于青山区的房子里,相互有个照看。

我每天出门前都要全副武装,戴上一次性手套、护目镜、口罩,拿酒精喷雾给餐箱消毒。下班回家,先把工作服用酒精喷雾消毒,放在阳台晾晒,再洗手。每天进出后还要用84消毒水消毒房间,有太阳的时候就把工作服、餐箱都拿出去晒。

最初,外卖单不多,但跑单的骑手更少,经常看到平台上有高价配送订单没人接。平台调度不过来,有时一个订单往返要跑十几公里。最近这几天,在外卖平台上,即使是单价很低的订单也被秒接,看来跑单的骑手越来越多了。

远也没办法,总有人需要外卖。有些青年公寓没有厨房,住在那里的小年轻只能点外卖。有一次我去送外卖,有个年轻人反复感谢我,还送我几个口罩:“小哥,辛苦了,拿两个口罩,注意好防护哦。”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好几次,让我很暖心。

也有一些不太舒服的经历。有些老房子没有电梯,有一次我爬了六层楼给一户人家送外卖,累得气喘吁吁,对方却急着催我走:“你快点走!你快点走!”我理解她担心传染,但心里还是有点难过的。要是嫌弃我,干嘛还要点外卖呢?

后来平台要求无接触送餐,我就把外卖放在小区门口,电话联系客户自己出来取,这样安全一点。

还有一类外卖订单是爱心人士给医院点的,每天都有很多,最初我们都送不过来,也不敢天天往医院跑。有一次,一个客户要求把外卖送到武汉九医院对面的药店,我其实有点害怕,但还是送了。到了地方,我给客户打电话,看到对方从医院里走出来,我就远远地向他招手,把外卖放下,他等我走开一段距离再上前来拿。

这段时间餐饮业受打击非常大,许多小餐饮店陆续关门了,可能今天还在配送,明天就歇业了。有一家网红炸鸡店卖完店里的库存,第二天就贴出了“门面转让”的告示,老板说进不到货,开不了门,就付不起租金,只能关店。

武汉人平时喜欢“过早”,但现在附近只剩两家早餐店还在营业,一家卖襄阳牛肉面,一家卖热干面,每天早上都排队。老板既要准备堂食,又要准备外卖,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我去取餐经常要等一个小时。这时候,我就自己买碗热干面,站在店外边吃边等。老板告诉我,现在一天出四百元,都请不到帮工。

晚上附近还有几家小烧烤店,本来每天晚上都很热闹,现在没人敢出来吃夜宵,只能靠外卖订单,但骑手太少,根本消化不了那么多订单。一个相熟的老板对我说:“只要你接单,不管再远,我都做。你不接,那我也没办法了。”

前一段时间,我的酒精、84消毒水快用完了,骑电瓶车绕青山区转了一圈,十几公里内的药店都跑遍了也买不到,不敢出去接单了。我不仅要为自己和家人着想,也要为别人着想。

幸好,在家休息了四五天后,武汉一家名叫光头卤的连锁餐厅开业了,他们在给医院、酒店供餐的同时,也提供外卖服务。我成为这家店的驻店骑手,由店里提供口罩、酒精、消毒水等防疫物资,每天从早上10点忙到晚上10点。

去医院附近送单也不再怕了。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特别的订单,送到武钢总医院,备注还要跑腿买牛奶。后来我联系对方,下单的是一个小伙子,他自己没有办法出门,只能给在医院住院的妈妈点餐时请求帮助。他有困难,我能够帮的就帮下。

这些天我在街上,不时看到消毒车、运送社区志愿者的公交车、运送果蔬到超市的货车,感觉武汉正在恢复生机。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武汉加油吧!中国加油吧!

“客户一句感谢的话,让我心里很自豪,比赚钱还让我开心。”

陆建鑫,上海闪送骑手,江苏南通人,46岁

今天春节,我在老家只休息了三天,初二就回上海跑单了。不仅是想赚钱,更因为心里有一种使命感。

疫情发生后,我在家打开闪送平台,发现上海各个区域都亮起了“太阳”(运力紧缺的标志),很多单没人接,不少都是酒精、消毒棉、口罩等防疫物资。这些东西现在有钱都买不到,估计都是送亲戚、朋友应急的,我看在眼里,心里就替他们着急。

从老家返回上海时,我做好了心理准备。相对外卖、快递来说,我们是一对一的配送,接触的人少,相对安全点。

我做了充分的防护,我和老婆现租住在普陀的一个小区,她单位每天发口罩,她自己不用,都留给我。每次出门我都要戴两层口罩,里面一个棉口罩,外面一个医用口罩,两天换一次。回到家,我先给自己的衣服、鞋底消毒,把衣服放到阳台通风。卸口罩的时候,注意不碰到脏的那面,洗完手再吃饭。

这一段时间以来,我收到了几次闪送平台发来的短信,通知我去指定地点领口罩。只要在平台上接单,凭借预约码就可以去领。但是我没有去领,我自己够用,想把口罩让给更有需要的兄弟们。

跟平时相比,疫情期间订单量比较少,但跑单的人也少,只要肯干、不挑单,还是很忙的。我每天早上十点出门,晚上十一二点才回来。

送防疫物资的单是最急的,有一次我接了个加价的订单,从浦东送到浦西,写的是生活用品。取件时发现是一个小姑娘给朋友送一只口罩,最普通的那种,平时只卖几块钱。

“谢谢,你速度很快。”客户当时一句感谢的话,让我心里很自豪,比赚钱还让我开心。

送食物的订单也比较多,有一次我接到静安区一家餐馆的订单,商家把食物打包好,用绳子从二楼窗户吊下来,我在楼下接。这种“隔空取件”的方式,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可能他们认为这样更安全吧。

我在上海跑闪送三年多了,经常和同行在微信群里互换信息。刚开始,有一些闪送员在老家出不来,还有的闪送员返回上海后,要求先隔离14天,甚至有人所在小区的居委会知道他们做这行,干脆不让他们出门。

年后头几天,有的小区让进,有的小区不让进,只能在门口等,让客户出来取。随着疫情防控升级,所有小区都不许外来人员进出了,我就提前打电话通知客户,约好在小区哪个门交付,把东西放在门口,让客户把密码写在纸上告诉我。

我白天在外面跑,最大的难题就是没地方吃饭。以前常去的小餐馆都关门了,一些便利店出售盒饭,但价格偏贵,只能偶尔吃吃,吃得最多的还是方便面。

最近,很多骑手都已经回来了,所以不会那么忙了。随着上海逐步复工,订单量也会增加。我和群里的兄弟们每天都在等疫情过去。

“要是自己都怕,别人怎么信你。”

彭达,宜宾点我达站长,四川宜宾人,24岁

我在点我达兼职有两年了,之前都常驻绍兴悦城丹鸟物流站点。今年春节期间,有一半同事留守值班,我是年初三复工的。

有的客户买的就是生活必须品,没办法不送。要是我们做这一行的自己都怕,别人怎么信你。刚开工时,我骑车在市中心的街区跑,路上几乎见不到人,简直像座空城一样。等到初八以后,车和人都渐渐多了,同行的身影也渐渐多了。

我平时早上9点前到岗,轮到我值班的日子,早上7点半就要到站点卸货、分拣。疫情期间,每天上班前又多了一个步骤:量体温,体温正常才能开始工作。站点所在的社区每天还会不定时派人来抽查,站点每天进行消毒。除此之外,送包裹时要戴上口罩。站点每天发一个口罩,我自己也备了一些,还够用。

我负责给站点周围的小区和住宅楼送货,平时我们要求送货上门,疫情期间不让进小区了,就放在小区门口让客户自己来取,相对来说,其实更轻松点,但是更耗时间。

有时候也会遇到比较麻烦的情况,比如我早上十点左右去送货,有的客户还没起床,不接电话。有一次我打电话没人接,小区门口的保安又不让我存放包裹,我只好回站点,刚到站点没半个小时,客户又打我电话叫我派送。

整体而言,订单量不算多,下午2点前基本就可以送完,下午我就回到自己租的房子休息。以前我还会再接一些外卖单,但在特殊时期,赚够生活费就行,不求挣钱,安全要紧。

在不久前,我决定离开绍兴,回老家发展。

因为2月4号上午,我租住小区有人上门查身份证,登记了我的个人信息,下午我就接到房东电话,要我尽快搬走,会给我退剩余的房租以及水电费。房东说,眼下形势特殊,我在外送快递,不安全。

其实我的租房合同还没到期,但也没办法,只能收拾东西搬到站点的员工宿舍暂住。那里本来也有一些全职员工住,住那还不用交钱,其实也没啥委屈的。

2月17日,待同事基本都返工了,站点内不再缺人手,我就买票回老家了。

我想,如果只是做骑手终究没出头之日,还得想点别的。去年年底,我收到了点我达推出地方合伙人项目的消息,我想试试。

我做过几年快递,在丹鸟站点做过代站长,还做到绍兴全市双十一单量前三,算是累积了一些经验。这个想法从2月初开始成形时,我就提前和本地商家、骑手联系,如今已经合作了十多个商家,也招募了十多个骑手。

在我老家宜宾,疫情不算严重,目前控制得比较好,大约有一半的餐饮店开门了。万事开头难,这些天我每天都去找至少十个商家谈合作,成功的概率在40%左右。

我相信,随着疫情好转,估计越来越多餐饮商家会开业,订单量也会更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