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还能不能愉快地吃牛蛙了?
原标题:今后还能不能愉快地吃牛蛙了?
来源:图虫
记者 | 卢奕贝
编辑 | 牙韩翔
2月20日,“牛蛙”冲上了微博热搜前五,网友们不断询问,以后我们还能吃牛蛙吗?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令野味被视为祸乱之源,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整治行动,与野味相关的餐厅、菜品等全部叫停。一些地方甚至把“牛蛙”列入禁止交易的名单当中,惹来争议。事实上,我们日常在大众餐厅里吃到的牛蛙,并不属于野生动物,它与小龙虾一样为人工养殖。
而让人们产生“不能吃牛蛙”焦虑的,来自蛙类养殖专业委员会的一篇文章。
2月16日,蛙类养殖专业委员会微信公号发表了一篇名为《野生动物养殖是人类祖先的伟大创举》的文章称,因一次疫情就全面“禁野”将是武断的,不科学、不理性,对于人类而言,对野生动物产品的需求从未停止,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刚性需求”。
这篇文章引发了公众关注,相关部门也立即做出反应。2月18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就上述文章发布声明指出,“在当前全国展开抗击疫情阻击战、公众普遍要求禁止滥食野生动物的情况下,该文章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对此,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深表歉意,并已决定撤销蛙类养殖专业委员会。”
事实上,牛蛙曾从餐桌上短暂“消失”了一段日子。
在疫情爆发伊始,本就有食用野味习惯的广东,最先对“禁野”做出了反应。1月23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0年第4号文件,既加强野生动物经营行为监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公告。而广东省外的许多城市也陆续有了类似举措。
虽然没有明确牛蛙属于野生动物,但1月24日,一些餐厅就陆续收到了来自各地市场管理局、大众美团等平台的疫期禁售牛蛙通知。此后不久,大众点评封禁了“牛蛙”“田鸡”等关键词,甚至牛蛙类餐厅的信息也不予显示。
大众点评平台当时连搜索“田鸡”都显示不了内容。
一旦禁售牛蛙,影响到的将是一个价值千亿的产业链条。
一位牛蛙供应商向界面新闻提供了一组数据,2019年牛蛙的产量超过50万吨,包括养殖户、合作社、水产公司、饲料企业以及餐饮店在内的从业人员要以百万来计,整个产业的价值将近2000亿。
于是,当禁令到来后,牛蛙产业链上的人都急了。不少人立刻收集相关资料,拜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想证明牛蛙是一个经济型养殖水产品,而非野生动物。
禁售牛蛙14天后,转折出现了。两天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2020第17号文件,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中明确了水生野生动物范围,牛蛙不在其中。
2月7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2020第17号文件明确了哪些是野生动物。
事实上,牛蛙一直是热门的食材。一个行业估算数据为,2019年中国牛蛙类餐厅超过了2万家。而在水产品中,除鱼类和小龙虾外,全国养殖量最高的就是牛蛙。
我们日常吃到最多的牛蛙也叫古巴牛蛙,1959年古巴赠送了周恩来总理5对牛蛙,放在广东省水产养殖场试养,随后推广到其他省市。到1980年代,中国才真正可以大规模养殖牛蛙。
虽然我国各个省市都有牛蛙养殖,但目前全国牛蛙的主要产地仍在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因为牛蛙养殖有季节性,冬天牛蛙会冬眠,所以生长周期会被拉长。而在气候较为温热的南方,一年可以养殖两季牛蛙。
但目前,中国还没有规模化牛蛙养殖基地,基本上都是个体农户小规模养殖,全国市场则是以饲料厂配合公司的方式组织起来。专做牛蛙、每天消耗量特别大的品牌,会与养殖基地合作,稳定送货。
而微博上大家广泛讨论的话题是,我们今后还能不能吃到牛蛙了?目前各地在疫情防控阶段,都停止了市场上的活禽交易,这一部分限制了牛蛙餐厅的营业。例如在长沙市,不少牛蛙火锅门店都没有开门,因为商家买不到牛蛙。而湖南省市场管理局对《三湘都市报》的回应称,目前无法买到活牛蛙市因为停止了活禽交易,是暂时的管理方法。
而各地管理办法仍有不同。虽然广东省没有把“牛蛙”列入“水生野生动物范围”中,但是在美团上,广州地区仍然无法搜到“牛蛙”相关的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