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低轨道通信卫星概念股火了,产业链带来市场新机会

通信信息报

关注

鼠年A股开市后,低轨道卫星概念股行情火爆。这背后主要有两大“推手”。一是特斯拉汽车创始人马斯克开始建设一套由上万颗卫星组成的太空通信网络。与此对应的是,1月16日,我国首颗通信能力达10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国内卫星互联网迈出实质性一步。

分析认为,随着低轨道通信卫星发射数量的与日俱增,其产业链市场也将逐渐打开,商机无限。

低轨道卫星概念股暴涨

鼠年开市之后,A股先抑后扬,截至2月14日,上证指数离节前点位仅差60点左右,深圳成指已经实现反超。低轨道卫星概念股的表现更是喜人,其中同花顺卫星导航指数从最低的1470点附近,已经涨至1880点附近,涨幅高达28%;同花顺通信服务指数也从最低的2010点附近涨至最高的2450点附近,涨幅也高达22%。以上两个指数的涨幅均远远跑赢大盘。

个股方面,中国卫星股价已经从26.5元涨到了37.5元,北斗星通股价从22.2元涨到了27.8元、中国卫通股价由11.3元涨至20.88元……

机构认为,太空互联网有望快速发展,相关概念股布局价值显著。未来,我国将有超过600颗低轨道通信卫星升空,从卫星制造、航天发射到通信服务组成的产业链迎来发展机遇。

低轨通信卫星产业兴起

所谓低轨道卫星,是相较于传统的静止地球轨道卫星而言的。低轨系统在技术和成本上优势显著,将在网络接入、物联网等应用领域创造出极大的商业价值。

目前,国外资本和科技巨头积极抢占低轨卫星通信的产业主动权,包括spaceX在内的外国企业已经推出了多达10多个全球低轨道卫星星座方案。就在今年1月,Space X成功完成了两次发射,发射了总计120颗Starlink卫星。Starlink目前已规划11943颗卫星,同时正在为另外3万颗卫星申请轨道资源。若申请成功,Starlink计划将共计拥有4.2万颗卫星。

我国的低轨系统部分计划已取得初步的试验成功。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团分别提出了“鸿雁”和“虹云”低轨卫星通信星座计划,将分别发射300颗和156颗低轨通信卫星组建太空通信网,两个系统计划将于2023年建设完成。“鸿雁”和“虹云”系统首期组网建设投资估计约为300亿元。

虽然我国星座计划起步和建设进度落后于发达国家,但诸如所使用的卫星数和成本都大幅优于国内其它方案,未来有望引领天基互联网的建设运营。根据SIA数据显示,卫星组网费用占整个卫星产业链产值的7.5%左右,由此测算,预计低轨卫星通信产业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未来国内低轨卫星行业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产业链迎来多重机会

低轨卫星通信产业属于卫星应用的下属子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卫星、火箭的设计制造,中游卫星互联网系统的建设运营,下游的应用服务。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制约早期低轨通信卫星系统的通话质量、数据传输速率和使用成本等问题迎刃而解,未来个人移动终端与卫星直连通话、上网已不是遥不可及,低轨卫星通信的应用时机已经成熟。

从产业链来看,低轨道通信卫星起步阶段上游景气高,寡头垄断将成未来格局。从发展阶段来看,目前低轨通信卫星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星座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上游需求相对明确;未来随着系统建设完成,产值占比更大的应用服务将快速增长。

低轨通信卫星系统与地面通信网融合后,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将提供全球覆盖的网络服务,窄带卫星系统将提供物联网接入,将在军事通信、偏远地区网络接入、航空机载通信、卫星物联网等领域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特别要提到5G,5G被誉为“数字经济新引擎”,是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视频社交等新技术新产业的技术基础,将彻底颠覆生产和社会生态。但地面基站很难覆盖沙漠、海洋等区域,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恰恰可以解决全球网络覆盖和接入的难题。2013-2018 年,我国在 4G 建设中三大运营商总投入超过 8000 亿元,而未来的 5G 建设花费将超万亿元。从这个角度看,5G与低轨道通信卫星的交集,亦将带来无限商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