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创业就是要穿越寒冬,并不断披荆斩棘——读《穿越寒冬:创业者的融资策略与独角兽思维》

上海证券报

关注

原标题:创业就是要穿越寒冬,并不断披荆斩棘——读《穿越寒冬:创业者的融资策略与独角兽思维》

  创业就是要穿越寒冬,并不断披荆斩棘

  ——读《穿越寒冬:创业者的融资策略与独角兽思维》

  ⊙郑渝川

  创业的冬天来了吗?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驱动的创新创业风口,最近一年多以来,似乎进入了一个显著的调整期。一些曾经赢得广泛关注,在短期内快速崛起的创业企业在跨向“独角兽”的进程中,突然轰然倒下。同时,创新创业企业自己也发现,相比2015年至2017年,最近两年要争取天使投资变得更具挑战性。

  美国著名的天使投资人、硅谷重量级的创业教父、《福布斯》知名创业孵化器“创始人空间”的创始人兼CEO史蒂夫·霍夫曼认为,创新创业从来就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事实上,哪怕是在那些创新创业掀起热潮、资本热情和信心更高的年头,在美国获得天使投资的初创企业中,也只有17%的企业在4年后依然表现良好,有34.6%的初创企业已经倒闭,其余的还在努力奋斗中。从更长的时间段来看,超过九成的初创企业会最终失败,而在不到一成的成功案例中,多数创业者都有过好几次差点破产甚至破产的经历。

  换言之,创新创业的成功几率并不高,创新创业的企业要获得生存发展的空间、提高成功率,就要设法研究靠谱的发展规划尤其是产品方案、融资策略。并且,在此之前,创业者还必须明晰自己的动机,也就是为什么要创业?

  史蒂夫·霍夫曼在其新作《穿越寒冬:创业者的融资策略与独角兽策略》一书中谈到了10个你根本就不该去创业的理由。其中包括,因为想逃避职场人际关系处理等问题,产生成为自己的老板的想法;希望尽快成名或致富;逃避让自己感到无聊的工作;解决情感问题;让别人满意;跟风;让生活更有意义等等。并且,本书作者还驳斥了创业者,尤其是新科技领域的创业者必须由年轻人完成的说法。因为即便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美国市场上业绩排名进入前1%的创业公司中,创始人的平均年龄达到了44岁。这个数据也告诉我们,创业成功与否的确不取决于创始人的年龄。

  创新创业的正确理由是想解决某一个特定的问题,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创业者一开始就要设计出完美的商业模式、盈利点。作为创业者,首先需要清楚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社会意义,然后在创业的过程中,随着对创业方案、逻辑的商业价值的认识深入,最终建立更符合实际的商业模式。作者在书中详细解析了近年来在美国、中国、欧洲等市场上颇为常见的商业模式,包括订阅模式、易耗品销售、产品功能升级收费、平台、广告等等。

  作者认为,创业者无论在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还是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选择模仿都可以降低风险,但这应该只成为一个起点。正如阿里巴巴腾讯,已经早已超越了其创业时选择的标杆企业,发展出更具内在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当然,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品类都有其特性。比如,在剃须刀领域,吉列几乎完全主导了市场,而其他几家竞争企业则瓜分了剩余份额,创业者如果选择这一品类,脱颖而出的难度就相当惊人了。

  回到本文开篇的问题,创业的冬天来了吗?实际上,任何时候创业,要走向成功,都需要穿越寒冬。甚至可以说,哪怕是取得了创业初始阶段的成功,哪怕是将创业企业发展为一家独角兽企业,创业者都仍然需要面对“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旅程”。

  《穿越寒冬:创业者的融资策略与独角兽思维》这本书里提到了苹果公司脸书、阿里巴巴等企业的创办历程,指出这些企业的创始人曾经历过的创业失败,以及在企业成功后仍需不断面对的严峻挑战,是一场“随时面对不断出现的失望、错误的后果以及彻头彻尾的灾难”。然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赢家终究属于经受住磨砺的闯关者。

  有意思的是,霍夫曼将创业视为“穿越寒冬”的旅程、征程,这个看法与我国的许多创业者、投资者的看法相一致。霍夫曼相当看好中国市场,以及作为创新创业企业成长发展的环境。他认为,中国已经培养出了相当多的独角兽企业,市场环境和空间巨大,而且具备通行统一的监管规则、社会文化和商业逻辑,这一点是印度和欧盟所不能相比的。印度和欧盟更像是若干个市场组成的集合体,文化上的差异会让企业、创业者付出更高的成本。霍夫曼认为,中国的北上广深杭等一线城市,形成了完善的创业支持系统,聚集了众多的人才、密集的投资人群体和敢于承担风险的文化。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创业文化目前还处于青春期,再加上市场体量很大,并且对于外来技术和文化抱以开放态度,所以创新创业的机会仍然很多。

  作者还在书中提出了美国等欧美国家的创业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多项理由和建议。其中包括:中国在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步,要善用法律武器保护知识产权;进入中国市场要理解中国的商业文化;要构建强有力的品牌,并尽快在中国市场选择有能力全面掌控分销渠道的本地战略合作伙伴进行联合;要尽快组建行动高效并有充分决策自主权的中国本土团队;引入中国本地的投资企业、加入国际化的中国加速器,以增强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适应性。这些建议其实也完全适用于我国本土的创业企业。

  《穿越寒冬:创业者的融资策略与独角兽策略》这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从创业创意、项目的甄选、打磨,到组建创业团队、确定创业方式和策略,再到获得风险投资以及将企业朝着“独角兽”的体量发展并最终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的全过程。霍夫曼指出,创业起步阶段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要能够构建合适的团队,确保团队成员能够成为创始人自己的延伸,要注重团队成员构成具有互补性。在薪酬上,要尽可能确保员工获得高于行业平均值的薪酬。

  创业企业在度过最为艰难的起步阶段后,要迅速扩大发展规模,就必须开始争取风险投资。而这将成为一个分水岭。霍夫曼提醒创业者,必须学会换位思考,就是投资者想从你这里获得什么、能获得什么。也就是说,创业者争取风险投资的愿望和目标,要与风险投资机构的愿望和目标至少达成部分的共振,而不能仅仅从自己的需要甚至是毫无依据的愿望出发,确立一个不切实际的估值报价。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从理性(数据分析、目标测算)和感性(学会讲故事)两个层面来赢得风险投资方的信任,并强调指出,永远不要对投资者说谎,要知道创业公司、创始人的声誉,其重要性其实远远高于一次投资的价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