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街东药王庙

北京晚报

簋街东药王庙保留的山门和残碑。蒋晨明 摄
▌蒋晨明
今天的簋街,美食客熙熙攘攘,绝大多数人不会注意路边一个小小的建筑——一处有些另类的孤零零的小庙门。它就是本期故事的主角——北京东药王庙。
旧时的老北京城曾有几十座药王庙,比较有名且形成固定药王庙庙会的有四座,分布在东西南北城中。簋街的这处就是其中的东药王庙,且“昔时香火之盛为四药王庙冠”。
东药王庙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现山门看起来保存完好,山门门额上书有“敕建福世普济药王庙”。其实这是按原样复建的,但由于砖石结构、石券门、匾额均为明代原物,所以仍显得十分古朴。
历史上,这里形成的庙会十分特别,“市皆妇女零用之物”,卖的东西很多是妇女生活零用品。在非庙会日也经常免费给平民发放妇科专用药品。这一习俗据说是太监冯保为了宣扬皇太后的慈善之心而设计的。
民国之后,药王庙逐渐冷落。1937年调查时,只有一位住庙道士白贤珍。1985年调查时,山门及各殿尚存。但在后来的城市改造中,仅留下了一座山门。2002年附近施工时在地下发现了一通残碑,额篆“敕建东药王庙碑铭”,记载了明万历年间修建东药王庙的史实。经鉴定为失踪的原万历石碑,后将残碑竖立于山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