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大街的权利

法治周末
原标题:睡大街的权利 来源:法制日报·法治周末
在崇高的法律平等下,法律既不允许富人,也不允许穷人卧睡桥底、乞于街市抑或偷窃面包。诚然,每个社会都会存在一定的弱势群体,为生存而奔忙,遭遇悲欢离合。仔细一想,露宿街头的问题并不仅仅关乎私权与城市管理,也不能仅仅依靠惩罚流浪汉来达致社会治理目标
罗浏虎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法学博士生
说起城市生活,人们通常会想到八街九陌、软红香土的繁华。然而,城市还有着另一番光景:无家可归的人在夜幕下流浪。对于这一群体而言,桥底、公园、街头巷尾等便是栖身之所。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这种“脏乱差”不仅有违观瞻、破坏城市管理秩序,而且危及公共健康与安全。在这种情形下,在流浪者是否有权睡大街这一议题上,争议与诉讼日增。
无论是在欧洲,还是美国,露宿街头的人数都在持续增长。2012年的法国,有14万余无家可归者,自2001年以来人数增长了44%。英国内政部称,从2010年至2015年,英国全国的露宿街头者上升了55%,而伦敦地区更是上涨了99%。据称,在2018年1月的某个晚上,美国全国有55.3万人在街头流浪。这不禁让人想起威尔·史密斯领衔主演的《幸福来敲门》的一幕:如果有幸在如长蛇般的队伍中排上号,他和年幼的儿子便能在庇护所睡上安稳的一夜。如其不然,他们唯有露宿街头。
导致人数攀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贫困、破产、家庭暴力、精神疾病以及庇护所数量缺乏等。露宿街头者的境遇通常很糟糕。在法国,平均每年有480名无家可归者在街头死亡,而有人认为实质人数可能是这个数据的6倍。在英国曾发生一起悲剧,一位青年因为露宿街头被拘留后,在其28岁生日前两天自杀身亡。
总体而言,欧美诸国对流浪者露宿街头的行为采取了比较严格的管理措施。在英国,在街头巷尾随意露宿的行为被称为“粗睡”,而实施了“粗睡”行为的外国人将会被驱逐出境。仅在2017年前9个月,英国就将5321名违反规定的欧洲其他国家的公民予以拘留或递解出境。英国内政部认为,此类露宿街头的行为无疑是对欧盟条约所规定的迁徙自由的滥用。
2014年的一项在全美187座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57%的城市禁止在公共场所露营,27%的城市禁止在特定公共区域(例如公园长椅)睡觉,53%的城市禁止在特定公共区域席地而坐或席地而卧,65%的城市禁止在特定公共区域闲荡。违反者所需面对的后果通常包括,警察驱赶、逮捕、罚款甚至牢狱之灾。在一些城市,甚至几十年前就将无家可归者违反管理规定的行为视作犯罪行为来处理。
然而,尴尬之处在于,如果对无家可归者课以罚款,他们可能会因为无力缴纳而陷入更糟糕的处境。讽刺的是,执法者也无处送达罚款单或者法院传票,无家可归者哪来的收件地址呢?甚至连执法者也认为,依靠拘留甚至入罪化的手段来治理“睡大街”的现象,压根儿就无济于事。因为无家可归的人,终究要找个地方睡觉。
因此,有论者认为,此类入罪化立法无异于“迫使流浪者不得不违法”,无法实现立法意图。洛杉矶的一项被人们戏称为“坐躺法”的市政立法便曾引发了争议。该项立法规定,凡在洛杉矶市内的公共人行道上坐、躺、睡的行为皆属于犯罪行为。这在2007年的时候曾引发“琼斯诉洛杉矶”一案,法院判决市政府只能在少数情形下才能依据该法行事。洛杉矶一些公共团体呼吁进行立法修订,以规定更为严格的适用条件。
2018年,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在“马丁诉博伊西市”一案中作出了一项里程碑式判决。该案历时10年审判,对此类市政立法的适用问题进行了限制。
6名无家可归的街头流浪者被认为违反了博伊西市关于公共露营、夜宿的规定,而相继被博伊西市相关机构拘留或定罪。2009年,该6人向爱达荷州联邦地区法院起诉称,博伊西市政府的行为违反该市关于禁止街头露宿的规定,并且违反美国宪法修正案第8条“关于禁止作出残酷而不寻常的惩罚”的规定。然而,联邦地区法院支持了政府的做法。原告只好向第九巡回上诉法院上诉,并成功推翻原判决。
在判决理由中,玛莎·贝尔松法官写道:只要被诉者别无他选,唯有浪迹街头,政府便不能将贫困而无家可归者在公共财产上睡觉的行为视作犯罪行为。在该案中,政府并没有多余的庇护所床位提供给原告,因而被认为存在过错,而流浪者实乃情非得已。
2019年8月,博伊西市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请愿,申请重审该案。博伊西市认为,法院的这种裁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严重的,不仅会使地方法律形同具文,让地方政府在城市治理上手足无措,而且会损害公共安全与健康。12月16日,联邦最高法院拒绝了该请愿,这也意味着联邦最高法院赞同第九巡回法院的判决意旨。从实质而言,自此,露宿街头便成了第九巡回法院辖区民众的一项“实质性”宪法权利,前提是政府没有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例如庇护所)。
该案影响深远,却充满争议。自该案判决以来,诸如俄勒冈州的波特兰、旧金山等地都已经不再执行关于禁止在公共区域卧睡的法规,以免招致诉讼。可以预想到的是,这一判决所确立的规则可以调动政府完善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改善流浪汉的处境,然而也可能增加城市治理成本。
无独有偶,在英国最近的一则判例中,英国内政部拘留或遣返露宿街头的人这一行为被判违法,而被拘留或遣返者有权要求内政部赔偿。该案的原告感叹道:“我们希望法律的裁决能够促使政府废弃将‘下狱’以及‘驱逐出境’作为应对无家可归者的社会政策。”尽管英国内政部表示对法院的裁决结果感到遗憾,然而不会提起上诉。
在阅读以上案例时,笔者想起法国著名作家阿纳托尔·法郎士的名言——在崇高的法律平等下,法律既不允许富人,也不允许穷人卧睡桥底、乞于街市抑或偷窃面包。诚然,每个社会都会存在一定的弱势群体,为生存而奔忙,遭遇悲欢离合。仔细一想,露宿街头的问题并不仅仅关乎私权与城市管理,也不能仅仅依靠惩罚流浪汉来达致社会治理目标。
笔者曾在荷兰马城的一个寒冷清晨,穿过沿街商铺。突然传来的小孩咳嗽声让我吓了一跳,这才发现路过的商铺台阶上坐着两个人,从头到脚裹着的薄被单下,一大一小两个身影依偎着瑟瑟发抖。即使过了两三年,这一幕影像依然挥之不去,此时想起,格外心酸。
责编:王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