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伦敦也有“埃菲尔铁塔”?英媒:百余年前烂尾工程已华丽转身

参考消息

关注

原标题:伦敦也有“埃菲尔铁塔”?英媒:百余年前烂尾工程已华丽转身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1月1日报道 英媒称,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位铁路巨子曾试图在伦敦造出英国版“埃菲尔铁塔”。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019年12月28日报道,1889年在法国塞纳河畔揭幕了984英尺(约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这个当时世界上最高建筑的宏伟壮丽让全世界对法国巴黎的成就叹为观止。在铁塔尚未建成时,它就激起了一位英国铁路巨头的雄心。

爱德华·沃特金爵士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和下议院议员,他具有战略眼光,是最早试图开凿英吉利海峡隧道的人。

美好设想

虽然埃菲尔铁塔最初被一些人嘲笑为巴黎城市精致建筑的怪异补充,但是它后来成为全球旅游热点,并成为巴黎的象征印在明信片上。

爱德华爵士希望英国也有一个同样的建筑。但他相信,不应该在伦敦市中心泰晤士河畔建造一座与之相匹敌的高塔,而是认为伦敦郊区的沼泽地是一个完美地点。

他憧憬建设开发一片市郊天堂的公园小区,这个铁塔如同这个小区的一座天堂灯塔,小区里拥有舒适的民宅,距离市中心的贝克街站只有12分钟的火车车程。

兼具公益性质

他希望住在伦敦市中心的穷人能够离开过度拥挤、疾病滋扰的街道,迁居到宜人的公园地带享受健康的乡村空气。

伦敦建筑学院的杰森·赛耶表示,爱德华爵士希望这个项目成为英国在全世界树立的一个典范,同时也希望做一些公益。公众到底是否需要一个大铁塔是有争议的,但他仍然雄心勃勃,希望一举成功。

建造大公园的计划很快落实,其中包括一个可以划船的湖泊,还有瀑布和各种运动场地。但大铁塔工程进展并不顺利。

工程设计缺陷

选择在温布利建造铁塔是错误的决定,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温布利原来是一片沼泽地,地面容易下沉。塔楼的第一阶段在温布利公园开放后不久即建成完工。它由4条巨大的塔腿支撑着一个155英尺(约47米)的空中平台。但它很快出现了不祥之兆,塔身开始倾斜,两年后更加明显。

其次,铁塔当时被认为距离伦敦市中心太远。

研究英国这段历史的维多利亚协会会长克里斯托弗·科斯特洛指出,人们会去那里,但是发现并没有什么可看的,当然人们也看不到伦敦的全景。

科斯特洛认为,如果爱德华爵士在海德公园建造它,那很可能会是一个轰轰烈烈的成功项目。

渐渐地,英国公众对它失去了兴趣。

烂尾工程焕发生机

爱德华爵士1901年去世。第二年,大铁塔项目向公众关闭,1906年,大铁塔基座被拆除。

虽然爱德华爵士的铁塔工程项目失败了,但他对温布利的憧憬却没有。温布利公园的休闲设施一直广受欢迎,成为伦敦大型聚会的场所之一。

1923年,一座拥有双塔的宏伟的新球场在这里建成,博尔顿流浪者队和西汉姆联队之间的足总杯决赛揭幕,温布利成为全球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资料图:骑警在温布利球场外执勤。(新华社)

2002年,当旧的体育场被拆除、取而代之建设另一个标志性的球场时,工人们在球场下面发现了巨大的混凝土地基。永远掩埋在这里的是伦敦的“埃菲尔铁塔”之梦。

【延伸阅读】日媒:首里城火灾或由电线短路引发 建筑结构和布局或助长火势

参考消息网11月8日报道 日媒称,在首里城火灾中烧毁的正殿内部出现多处电线短路痕迹。冲绳县警方与那霸市消防局认为,可能因电路故障从正殿东北方向附近起火。市消防局当地时间11月6日宣布,起火原因很可能是电路系统问题。

据日本《朝日新闻》11月7日报道,负责管理运营首里城公园的“冲绳美岛财团”等11月6日召开记者会,透露受灾建筑增至9栋,比原来公布的数据增加两栋。

据财团介绍,保安人员和财团工作人员10月30日晚9点35分放下卷帘门离开正殿。正殿内部安装的热感应器在10月31日凌晨2点34分启动,期间没有任何人出入。

据悉,正殿电流断路器是每晚9点半自动滑落,10月30日也正常滑落。通电的只有监控摄像机和火灾报警器等。

负责搜查工作的有关人士称,发现电线有多处短路痕迹。三层建筑正殿内部共装有7台摄像机,电量已消耗完毕。很多监控摄像机没有显示正确时间。为了弄清摄像机究竟是因为火灾而没电,还是因为在此之前建筑内部电路出现故障,搜查人员将谨慎开展调查。

另据日本《读卖新闻》11月7日报道,日本那霸市首里城火灾已过去一周。此次火灾中,灭火设备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包括正殿在内的主要建筑被严重烧毁。建筑结构和布局也可能是导致火势凶猛的因素。

那霸市消防局一位负责人不无遗憾地表示:“正殿内部空间大,没有阻挡火焰的东西,火势很快就蔓延开来。”

据消防局等介绍,最先起火的建筑是正殿,这是一座三层木结构建筑,面积约为1199平方米。正殿一层是琉球王国时代国王和重臣等举行仪式和召开会议的场所,墙壁等隔断较少。最大的房间约为200平方米,天花板高度约为2.4米。正殿没有安装防止室内火势蔓延的防火门。

据悉,火焰瞬间蔓延至与正殿邻接的北殿、南殿及番所等,多栋建筑一半以上面积被烧毁。这些建筑围绕正殿前的庭院呈“口”字形排列。

报道认为,建筑内部是不容易散热的布局,高温使消防队员难以接近。再加上有高达10米左右的城墙阻挡,消防车无法驶近正殿。

此外,正殿作为复原建筑没有安装自动洒水灭火设备。曾参与正殿重建的有关人士证实:“当时我们也讨论过安装自动洒水灭火设备,但因为担心设备错误启动导致建筑被水淹,于是决定暂不安装。”

这是10月31日拍摄的日本冲绳县那霸市的琉球王国都城遗址首里城火灾现场。(新华社/共同社)

(2019-11-08 10:28:48)

【延伸阅读】英媒:世界建筑界的环保设计方案花样百出

参考消息网11月2日报道 英媒称,建筑师们为应对气候变化给出的比较不同寻常的设计方案中,包括墙壁由藻类构成的摩天大楼和浮在洪水上的可漂浮板房。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网站10月27日报道,由于建筑物和建设活动的碳排放量占到了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下一代设计师决心走环保路线。参与2019年12月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世界建筑节未来项目年度大奖角逐的六个注重环保的设计方案可以说让人大开眼界。

其中有为泰国沙没巴干一处地点设计的林间住所。

对奥斯陆空港城的总体规划则得到了挪威政府的支持,这个区域完全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电能,路上行驶的是无人驾驶电动汽车。

有一个项目是通过海湾中的岛屿和大门让休斯敦港免受暴风雨带来的上涨洪水的影响,该项目在很大程度上仍不具备实用性。

负责造价1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90亿元——本网注)的伦敦桥站改造工作的格里姆肖建筑事务所提议荷兰贝亨的一处地方使用可漂浮的模块化住宅,这样一来可以让房屋在海平面上升时不会受损。

或许最不同寻常的提议出自一家名叫Desi(tect)ure的新兴建筑事务所,它为北京设计了一座墙壁由藻类覆盖的摩天大楼。墙壁上有大量细小的管道,藻类在这种管道中生长,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和污染粒子。

据悉,英国《泰晤士报》2019年5月启动了“清洁空气运动”,呼吁制定新的法律来保护英国公众免受有毒空气的影响,据信有毒空气每年导致英国多达4万人过早死亡。

世界建筑节的项目主管保罗·芬奇说:“今年参赛作品的创新程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灵感,展现了建筑师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紧急状况采取的不可思议的对策。”

示意图/视觉中国

(2019-11-02 00:22:02)

【延伸阅读】莫斯科建筑高墙外现“文化密码” 俄媒:全世界独一无二

参考消息网8月27日报道 俄媒称,来自世界各国艺术家的涂鸦作品让莫斯科郊区的建筑焕发生机。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23日报道,莫斯科市的街区摇身一变,成了艺术区。来自全世界20多个国家的60位艺术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把高层住宅的正面外墙都画上了画。

这里正在举行URBAN MORPHOGENESIS国际街头艺术节,其主要题目是文化密码。主办方相信,该项目在全世界独一无二。

示意图/视觉中国

网名为satrxx的中国广州艺术家介绍说,她想在自己的涂鸦作品中呈现现代世界的多样性与和谐:“我喜欢画动物,我觉得它们比人更有灵性,更能表达我自己对生活的一些感悟和一些情绪上的互动,所以平时就会多以动物创作为主。”

尽管satrxx首次在这么巨大的画布上作画,但她坦言,高度并未吓倒自己:“对我来说,挑战不同大小的墙面是很好玩的一件事情,因为如果每一次都画得一样大可能就会少那么一点乐趣。”

这名艺术家没有把自己所做的事情看成是工作。她说,对自己来说,“这只是兴趣爱好,现在只能说能支撑我去一些我想去的地方,我没有想用它来谋生”。

俄罗斯艺术家tweso1持另一种想法。对他来说,涂鸦不仅是主要的谋生手段,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他说:“12年前涂鸦曾是我的爱好,之后我明白了,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同时,还可以赚钱。”

像许多活动参加者一样,tweso1把脸孔隐藏在面具之下,即便是在采访时也拒绝摘下面具。

他说:“隐藏脸孔——是涂鸦艺术家的某种心理障碍类型。我不想使网名与具体的人联系在一起,只想让它与各种表面上的签名联系在一起。如果我突然因某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原因而不再做这件事情,那么就让这一切停留在过去,不要终生伴随我。”

艺术家们认为,本次街头涂鸦国际艺术节的最大优点是——不设边界和任何狭隘的方向。艺术节的题目是文化密码,每名艺术家均可凭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按照自己的方式解读文化密码。

对于生活在纽约的哥斯达黎加艺术家mataruda来说,解读文化密码、与当地人交流具有特殊的意义。他的每幅作品都是独特的,在前往其他国家前,他一定要研究这个国家的社会、历史、经济特色,以创作涂鸦形象。

当问及风格特点时,他回答说:“我没有风格。我觉得,风格应该视想法而变化。我的风格取决于我想使观众关注什么。”

这不是艺术家mataruda首次来俄罗斯。此前他曾经参加过圣彼得堡艺术节,不久他将前往萨哈林。

“如果你没去过俄罗斯,那么你也会秉持这是一个极寒国家的偏见。这里的人和天气似乎都很冷。但是,俄罗斯人实际上非常善良,非常真诚可爱。”他介绍说,“住在我正涂鸦的楼房中的娜佳女士在这段时间内成了我的‘奶奶’,她关心我,给我拿来苹果;不远处的水果商人经常给我点什么东西吃,有一天他给我带来了红菜汤品尝。”

许多参加者决定在作品中表达对俄罗斯的爱。日本书法家sneakerwolf为“俄罗斯”这个词的汉字译文设计风格;来自尼泊尔的街头艺术家@jorit则画上了加加林的现实主义肖像画,但在加加林的皮肤、头发、眼光的表面处理中留下了多处细小的寄语密码。

据报道,主办方为举办本次艺术节共采购了大约2.5万升喷漆,涂鸦总面积达到3.8万平方米。

36个高层住宅正面外墙得到了装点——有些涂鸦画作已经完成,有些仅完成了一半,主要的是——在秋天到来前完工。

(2019-08-27 00:25:0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