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和拓展园优势在哪?听听专家怎么说

界面新闻

关注

原标题: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和拓展园优势在哪?听听专家怎么说

文 | 曹钰

12月24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及其职能机构等职责、人大的监督以及重庆高新区的管理范围等。

《决定》通过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商奎,对高新区直管园和拓展园以及如何落实好《决定》作了详细解读。

高新区直管园和拓展园分别有哪些优势?能为重庆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红利?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商奎表示,高新区对直管园将进行经济社会一体化管理,整个经济发展、社会事务、安全稳定、民生实事等一揽子事情都落到了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肩上。对高新区拓展园,将在发展规划上、产业布局上、政策制定上、经济统计上进行统筹,来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从重庆经济布局来看,向北的两江新区和向西的高新区形成“双轮驱动”。高新区直管园的设立,将成为西部这个“轮子”的核心。

重庆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向界面重庆表示直管园属高新区直接领导,从地理位置来看涵盖整个西部槽谷地带,能够更好地发挥管理高效便捷,迅速整合资源的优势。

从整个重庆经济布局来看,必然需要高新区直管园这一驱动核心,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力,因此设立拓展园。

著名经济学家、重庆大学教授蒲永健认为,重庆向西发展是一个必然选择。重庆作为西部直辖市,肩负传递发达地区经济能量到西部的任务。因此高新区的政策制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要站在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统筹布局。拓展园的设立包含了北碚、江津等重庆西部经济强大的区域,配合高新区优惠政策的加持,将带动区域内产业的提升,从而带动重庆及成渝城市群的发展。

蒲永健告诉界面重庆,“目前,我们正处于自二战以来的康氏长波周期结束,新一轮的康氏长波周期有待启动之间的停滞间歇期。在经济停滞和缓慢恢复状态下,恰好是把资源从经济活动投资转移到基础科学研究投资上来,把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从投资经济活动转移到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上来的时机。”因此,他建议高新区产学研产业链向着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前端移动。

图片来源:重庆高新区微讯

事实上,高新区也正在这样做。

商奎表示,高新区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等前沿领域,完善政策体系,集聚大科学装置、国家级实验室,打造一批科技研发创新中心,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抓好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此外,将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双一流”建设和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打造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加快双创平台建设,引育创新创业人才,促进新科学诞生、新技术孵化、新产业培育。

蒲永健建议,在重庆向西,成都向东互相靠拢的进程中,应当在成渝经济区设立西部科学院,在这方面,高新区也具备一定的土壤优势,“这个西部科学院并不是现有的中国科学院在西部的分院,而是独立于现有中科院系统的创新型科学院,应按照国际惯例设计制度,有利于吸引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科技人才来中国工作。”

除了加强创新培育,还要狠抓引进。商奎介绍,“加大对外推介宣传力度,瞄准全球全国500强企业、上市企业、行业隐形冠军,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和百亿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培育一批特色突出、外向度高的优强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和分配,努力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陆港经济区。”

图片来源:重庆高新区微讯

“大企业谁都想要重庆高新区这样被赋予重大使命的平台。”易小光表示,“但也不应该只盯着大企业,不一定非要引进世界500强才叫‘高新’,要围绕着既定的目标,大企业小企业都要引入,多关注、发现有成长性的高技术型中小企业,为他们创造成长的土壤,将高新区建设成培养它们成为‘大个子’的摇篮。”

“高新区要引领重庆创新发展,要成为内陆开放高地标志性平台,必须走开放的道路。”易小光说,还要充分发挥保税区、自贸区等开放平台功能,借助陆海新通道促进国内要素的流动,发展开放型经济。

此外,对于重庆高新区将高标准启动科学公园、科学会堂、科学大道等重点项目建设,易小光表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集聚创新要素,包括人、科学家、企业家、科技企业等,营造科技氛围,培育科技创新的温床,是匹配“全市创新驱动发展引擎和新的经济增长极”之定位的重要举措。

一座彰显科学精神的“重庆未来新城”正蓄势待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