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诗人山村暮鸟:好诗人不粉饰诗,真农夫不耽于田 | 一诗一会

界面新闻
原标题:日本诗人山村暮鸟:好诗人不粉饰诗,真农夫不耽于田 | 一诗一会 来源:界面新闻
山村暮鸟(1884-1924),日本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山村暮鸟是日本明治到大正时期的诗人和儿童文学作家。正如“山村暮鸟”这个充满田园气质的名字一样,他的诗歌以简单和童真著称。在代表作诗集《云》中,人们不难感受到诗人散漫的心性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这些诗歌大多只有不足十行,均是山村暮鸟在日常生活中的即兴抒发,诗歌的题目也简单得不能更简单——其中有66首诗名为“又”,还有22首诗名为“一天”,剩下的无外乎是“蝴蝶”“黄昏”“牵牛花”这类毫无修饰的名词。这样的诗让人怀疑,哪怕是一个儿童也能写得比作者更好。
事实上,山村暮鸟的创作之路并不简单。早在孩童时期,山村暮鸟就对文学和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到12岁时,他已创作了150首和歌。当时,山村暮鸟因家庭的变故,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心中一直不曾安宁。或许是动荡的童年和困苦的青春让山村暮鸟选择投向宗教的怀抱。成年后,他进入神学院学习,并成为了一名基督教的传教士。与此同时,他依然热衷于诗歌和小说的创作,不仅积极参与文坛交流、创办诗社,还广泛接触陀思妥耶夫斯基、波德莱尔等西方现代诗人的作品。
发表于1915年的《圣三棱玻璃》被认为是山村暮鸟在诗歌风格上的突破之作。整部诗集的表现手法明显受到了西方象征派诗歌的影响,但这些奇巧的字句却被同时代的诗人批评为“炫技”和“外行”。在发表后不到一年,山村暮鸟的声誉就因种种恶评跌入谷底,随后,他的身体状况也一路下滑。病情的不断反复加重了生活上的窘迫,在最艰难的几年间,山村暮鸟只能靠教会的捐助和亲友的帮衬勉强支持,但在病榻上,他的诗思却如泉涌一般,接连写下了诗集《风对草木细语》《云》、童话《铁靴》《散散的完满》等,语言风格也从先前的艰涩转变为孩童般的纯粹。
如今回看山村暮鸟在生命尽头所作的诗,我们或许可以理解,诗中的简单与童真并非作者与生俱来,而是在不断重复的“又”和“一天”中达到的返璞归真。山村暮鸟曾表示,他不能忍受无艺术的生活,也无法忍受无生活的艺术,最终,他的确做到了两者皆有。正如他在《云》的序言中所说:“好诗人不粉饰诗。真农夫不耽于田。”这些诗歌在童趣之外,也见证了生活本身所具有的诗意。
《云》
山村暮鸟 著 小满 绘 美空 译
乐府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11
春之河
漫溢的
春之河
流着
抑或不流
因草屑浮动
可知
又
满满的
春啊
就连小小的河川
也溢出来
溢出来
又
在那边
鹪鹩般
吹口哨的家伙
不见了哟
为何
在那么远的桑田
为何一闪
一会儿见 一会儿就不见了呢
一天
云也又如我
如我一样
全然无措
因为这太宽太宽的
没有涯际的天
啊老子
在这样的时候
会笑眯眯地
突然出现吗
孩子
山上映山红
正在开
所以落雷
你就落去那儿吧
孩子说
雷公
雷公
映山红不是很好吗
(译注:在日本传说中,雷公是扎虎皮兜裆布、在云上敲鼓,且会攫取人肚脐的神。)
病榻上的诗
是清晨
一粒一粒的水珠
在叶尖尖发光
凝着它的全心
啊 那被辜负了的
一颗又一颗
手
将紧紧
握着的手
打开看打开看
却什么
也没有紧紧
握住的
是寂寞再
打开的
也是寂寞
蚊柱
蚊柱
蚊柱
你们也在这儿
在这日落后的微黑里
读经吗
大家一齐
啊 多庄严
(译注:蚊柱,呈柱状的蚊子群,常见于夏日傍晚。)
又
给你苹果
转起来
孩子啊
你骨碌骨碌
苹果也骨碌骨碌
又
和苹果一起
睡了觉觉
所以
我的脸颊
也染上一抹红
一定是这样啊
本文诗歌和插画选自《云》一书,经出版社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