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滑雪:速度与激情的挑战

北京日报

关注

    本版供图/视觉中国

    郭梅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人在冬季加入滑雪运动的大军。这项起源于寒冷多雪地区的雪上运动,早已不再是人类求生避险适应环境的工具,它让人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更能享受回归自然、挑战极限的快感。

    1 1.2万年前岩画揭开滑雪“前世”

    碧空如洗,粉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银光,起伏的山丘一片纯白。滑雪者从山顶俯冲而下,雪花激溅,划出完美弧线……

    滑雪,在爱好者眼中被视为“白色鸦片”运动,诱惑力可见一斑。从现代角度来看,滑雪是运动员把滑雪板装在靴底,在雪地上进行速度、跳跃和滑降的竞赛运动。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岁月中,滑雪曾是古人类冬季狩猎和出行的主要手段。

    关于滑雪的起源地,在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流传最为久远的说法认为,大概在4500多年前,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兴起滑雪,这里一年大部分时间都覆盖着厚厚的积雪。而且,“滑雪”这个词始于古挪威语“skith”,意即“雪鞋”,挪威人也因此被奉为滑雪运动的始祖。《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记载称,考古人员在挪威北部一个岛上发现了公元2500年前的岩画,上面画着一个脚踏巨大滑雪板、手撑一根雪杖,戴着帽子,还摆出现代滑雪姿势的原始人。此外,在奥斯陆滑雪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块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的滑雪板残骸,还有一些极地探险家的遗物,由此可见滑雪在挪威的历史与文化。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国际滑雪界都认可“北欧起源”的说法。

    到了上世纪60年代,这种说法有所松动。

    乌拉尔山脉,是欧亚两洲的分界线。北起北冰洋喀拉海的拜达拉茨湾,南至哈萨克草原地带,绵延2000多公里,介于东欧平原和西伯利亚平原之间。苏联考古人员在此地的泥沼中挖掘出一件古代滑雪板的残片,而且还具有制动装置,经过技术分析,专家认为其制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距今8000年前。上世纪80年代,苏联在一本滑雪教科书上记录:“最早的滑雪板在哪里先出现,准确地讲,还没有定论,但公认最早采用滑雪板的是生活在西伯利亚地区从贝加尔湖到阿勒泰地区的人们,随着人类的迁移,逐步扩展到阿拉斯加东部、日本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 

    乌拉尔山脉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这个发现也引起一些研究人员的好奇,滑雪的起源地与亚洲究竟有无牵连呢?

    20世纪中叶,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的几个牧童在敦德布拉克河谷发现了一处岩画群,从内容来看,基本反映的是滑雪狩猎场面,并以围猎为主。画作线条简单粗犷,但内容清晰可见:上有一排十余人,紧随在一群野牛、野马之后,他们都踩在长条形的一个物件上,左手持一根长棍。考古人员鉴定后认为,敦德布拉克滑雪狩猎岩画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至少有1.2万年的历史。那时,以狩猎为生的先民还不会制作帐篷或修建房屋,而是居住于洞穴中,当人们逐渐掌握雪的特性,并发明了“雪杖”“滑雪板”等工具,穿着它在雪地中自如迁徙或快速滑行狩猎时,心灵手巧者就将这一幕记录于岩壁之上,所以才留存后世。

    研究者后来还发现,画里脚踏雪板、手持单杆的滑雪者,基本呈站立式,脚下有延长物,上体前倾,膝部前屈,与目前阿勒泰地区部分蒙古族、哈萨克族农牧民的滑雪姿态极其相似。更让人称奇的是,直至今日,虽早已不能狩猎,但阿勒泰地区居民仍保留着这种古老的滑雪习惯,即脚踏自制的“毛皮滑雪板”,手持单只木杆穿行于茫茫雪原。

    我国首位滑雪冠军、中国滑雪协会技术顾问单兆鉴认为,世界滑雪起源地一定是在天气寒冷的地区,降雪量大且存雪时间较长;多山多岭,水系丰富,森林、动物繁多;而且是在人类文明起源早、滑雪能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生产需要的地域。无疑,阿勒泰地区具有这些先天优势,其位于我国新疆最北部,阿尔泰山南麓,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寒冷区气候,冬季降雪多,雪量大,存雪时间长达半年,而且山地、森林较多,具备滑雪和制造古老滑雪板的条件。

    2006年1月16日,单兆鉴联合新疆博物馆、西北大学等专家学者发布《阿勒泰宣言》,向世人宣布:“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是世界滑雪最早起源地。”阿勒泰市还将每年的1月16日定为“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纪念日”,并举办农牧民古老毛皮滑雪板比赛等传统项目。但这关于起源地的说法直至2015年才首次获得国际公认,国际滑雪历史协会2018年授予单兆鉴历史研究最高奖项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对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人类古老滑雪起源的研究行为及成果。

    2 从代步工具变身“多面手”

    生活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少数民族,很早就有了滑雪活动。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大禹时期,《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的时候四处奔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根据《史记正义》解释,“橇形状如船而短小,两头略微翘起,人曲一脚,在泥上擿(音tī)进。”后人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把它用在冰雪上行走,就成了雪橇。元代人的骑木,即是滑雪、滑冰。当时,人们还将其用于交通运输。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岁月中,为生存的需要,滑雪曾是极寒地区人们冬季边防、狩猎、劳动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也曾参与过无数次战争。

    说起滑雪用于战争的历史,确实北欧人是鼻祖。世界上第一部带有滑雪插图的印刷书籍于16世纪出版,其中记载了1205年挪威内战时期,两名侦察兵在敌军包围中,用桦木滑雪板长途翻越高山,摆脱敌人,救出了当时只有两岁的国王哈康四世,之后衍生了越野滑雪这一运动。由于其起源于北欧,所以又被称为北欧滑雪,是世界运动史上最古老的运动项目之一。至今,挪威每年还会举行一次越野马拉松滑雪赛,距离35英里,与当年侦察兵所滑路程相同。从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芬兰、丹麦、瑞典和俄国等国家在战争中都应用过滑雪技术。

    近代滑雪运动从欧洲国家兴起后,逐步脱离了实用功能,成了欧洲人在漫长冬季里的主要消遣。

    1864年,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镇——瑞士的圣莫里茨诞生了世界第一座冬季旅游局,成为冬季运动旅游的起源地。在此之前,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美则美矣,但无人欣赏,因为天冷、无路、无食物,以英国人为主的欧洲富人只选择夏季来消夏登山。一次,圣莫里茨巴德吕特宫酒店的老板向游客推荐了冬天的阿尔卑斯山,并承诺,在冬天客人也能穿着短袖在酒店阳台上享受日光浴,或穿上滑雪板在雪上飞驰,否则可以免费吃住。果然,冬季如画的雪山美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英国回头客,圣莫里茨顿时声名鹊起,滑雪运动逐渐在高山国家落地开花。

    1888年,挪威极地探险家弗里德乔夫·南森曾穿着滑雪板,推着雪橇完成了横越格陵兰岛的创举,引起世界轰动。三年后,他撰写的《滑雪横穿格陵兰岛》一书在欧洲发行,书中介绍了南森的探险主张以及健康的生活理念,获得了上流社会的认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项“高大上”的娱乐活动在欧洲很快成为一张阶级识别的“名片”,军官、政府工作人员等纷纷组建滑雪俱乐部。

    当滑雪被贴上“富有”“奢侈”的标签后,一些山地小镇开始与滑雪俱乐部建立联系,大力发展冬季旅游的商机,以期引起上流人士的关注。法国著名的夏莫尼小镇,从1908年开始每年都会举办滑雪大赛,快速打开知名度,并发展了当地的旅游业。

    尽管滑雪项目发展初期带有“炫富”的意思,但客观上也促进了普通大众对该运动的了解和参与。1910年后,英、法、德等国都成立了各种滑雪俱乐部,由俱乐部负责培训当地的加入者,并且通过举办赛事提升居民的参与度。很快,在阿尔卑斯山、比利牛斯山等冰雪覆盖地区的人们爱上了这种“雪上飞”的运动,滑雪人口呈现快速增长,法国、瑞士、奥地利的一些滑雪小镇逐渐成为了广受欢迎的旅游胜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滑雪部队发展得很快,法国、德国、奥地利都成立了高山滑雪部队。英国在英尔曼斯战争时,在第六约克军团成立了滑雪部队。二战前夕,芬兰曾组建滑雪巡逻队来对抗苏军。1945年,美国第10山地师滑雪部队与德国军队在意大利的山脉交战,赢得战争胜利。

    时至今日,滑雪依然是许多国家军队冬季训练的必训科目,美国、俄罗斯、韩国、瑞典、挪威的特种军队尤其重视。军人为什么要练滑雪?原因很简单,滑雪无声无息,行动快捷,特别适合特战分队在冬季严寒的雪原机动突袭。

    3 蓬勃发展的全民项目

    国土面积不到40万平方公里的挪威,最让国民引以为傲的一句话是:“挪威人生来腿上就长着滑雪板!”

    这话不夸张。大众滑雪起源于欧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滑雪在许多国家都被列入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中,孩子们从小就培养起兴趣,滑雪运动也成为许多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在雪场,随处可见与父母一起滑雪的儿童,四五岁的孩子对雪板已经驾轻就熟,再大一点儿就可以从几十米的高台娴熟飞落。

    比如世界跳台滑雪强国奥地利、德国、挪威等国家的运动员都是从小就开始接触跳台滑雪,他们往往都是从10米台、20米台、30米台、60米台、90米台、120米台逐级提高,既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也循序渐进地练就了高超的空中飞行平衡能力。很难想到,一名奥地利普通的大学生,也许就是世界杯前500名的积分选手。

    滑雪运动在我国开展较晚,从上世纪30年代初期才在北方部分地区启动。滑雪运动在我国“从娃娃抓起”,是在2015年北京联合张家口成功申办冬奥会后的事情。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其中明确提出,要推行“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和“校园冰雪计划”,促进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并指出,可以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学校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冰雪运动教学活动。随后,北京、吉林、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教委和体育局纷纷出台“冰雪运动进校园”的计划。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驱动下,最近几年国内参与滑雪的人数一直在大幅度增加。一份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的滑雪总人次达到1250万,较2014年同比增长21.36%。事实上,近3个雪季中国滑雪人次的平均增速都超过了20%。

    相关链接

    儿童上滑雪课应避免家长陪伴

    斯洛伐克民众喜好冰雪运动,不少家长利用假期陪同孩子学滑雪。但滑雪教练表示,从安全训练的角度看,儿童应该独自跟着滑雪教练上课,而不是有家长陪同在侧。

    塔特拉山脉地区一家滑雪学校的教练说,很多细节会决定儿童学习滑雪的效果。儿童学习滑雪与大人不同,最重要的是安全和集中注意力。如果在训练场里只有教练和学员,训练将会更加安全和具有针对性。

    的确,有很多家长希望陪着孩子学滑雪,但教练并不希望他们这么做,因为有家长陪伴的年龄较小的孩子很容易分散注意力,难以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还有些家长希望跟孩子一起学习滑雪,这也是不合适的,他们会建议家长找一个专门教成人滑雪的教练单独学习,因为教儿童滑雪和教成人滑雪需要用不同的方法。

    域外来风

    滑雪成美海军陆战队冬训科目

    经过沙漠和海洋的考验,美国海军陆战队从2019年开始强化在寒冷气候中的作战演练,预示美军下一个战场假想敌处在高纬度地区的可能性更大。

    海军陆战队兼具陆、海、空作战能力,又称“第四军种”,往往作为先遣部队,如刀锋撕开对方防线。

    据美联社报道,今年2月,队员们已经在内华达山脉冰天雪地中训练。在海拔2500米的高山地区,空气稀薄,积雪将近1米,海军陆战队员分成两组,相互对抗,演练夺桥。天气寒冷,环境潮湿,队员们不得不换上雪地靴和滑雪板,用白色装饰物伪装武器,想尽办法保持弹药干燥,学会如何架设机枪而不会滑进泥水里。

    一名海军陆战队训练主管介绍:通过设置这种极寒气候,旨在唤醒每个人,让他们走出“舒适区”,以适应和了解更多意想不到的环境。

    美联社称,过去三十年,美军主要部署和活跃在中东和中亚部分地区,历经两次海湾战争、出兵阿富汗、打击“基地”组织及其分支,作为精锐部队,下一场战争难免遇到更强大的对手。现代战争中,无人驾驶飞机、电子干扰设备、网络战、通信定位和猎杀,这些队员们在过去十年的实战中并不常见的手段,未来战场上可能都会碰到,成功反制才能在战场上生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