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扩容”!上马、红岛、河套划入高新区

界面新闻
原标题:高新区“扩容”!上马、红岛、河套划入高新区 来源:楼市凤向标
文 | 楼市凤向标 文澜
近日,网上传闻的高新区“扩区”,终于尘埃落定。根据青岛市委批复意见,将红岛街道、河套街道以及上马街道的一部分划入高新区。“扩区”后高新区的面积从55.1平方公里增加到196.5平方公里,是原来的四倍。
近日,根据青岛市委批复意见,将红岛街道、河套街道以及上马街道的一部分划入高新区。“扩区”后,高新区面积由原来的55.1平方公里增加到196.5平方公里,是原来高新区面积的4倍。

“新”的高新区由核心区(原55.1平方公里:东部+中部+西片区)、红岛街道(34.5平方公里)、河套街道(72.8平方公里)以及上马街道的一部分(4.1平方公里)共四部分组成。
目前“扩区”后的高新区东至墨水河、洪江河,西至大沽河,南至胶州湾,北至棘洪滩街道南边界(洪江河、祥茂河之间)及上马街道凤翔路(不含兰家庄、海东、邱家、王林庄社区),面积共计141.4平方公里,统称高新区拓展区,统一由高新区托管。
原属红岛经济区的红岛、河套,在功能区改制“回归”城阳后,如今正式尘埃落地成为高新区一部分,上马街道也一分为二,一半归轨道示范区,一半归高新区,成为高新区的发展腹地。
北岸崛起,大势所趋目前,由于开发建设时序不同,胶州湾沿岸发展层次与水平也大不相同,东岸已然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模样,西岸热火朝天正在“再造一个新青岛”,而北岸无论体量还是发展势头,都稍逊一筹。
但从目前来看,政府已经意识到北岸这块短板必须要及时补上。作为北岸城区的核心部分,高新区无法独立发展,红岛、河套、上马也不能一直作为城阳的“飞地”,为了统筹发展,本次的合并“扩区”也势在必行。
更重要的是,北岸城区不止高新区,还有轨道交通示范区、和拥有行政管理权限的城阳区。
今年,山东省委、青岛市委进行了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城阳区、青岛高新区、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成为一个发展共同体。
作为“大青岛”的几何中心的城阳区,“动车小镇”让城阳成为全球轨道交通产业的重点园区。这里还汇聚了国家信息中心双创小镇、中国科学院大学双创产业园、海尔生物细胞谷等一批国家级平台和项目。
今年,城阳区还迎来了绿地国科健康科技小镇等一批含金量十足的新兴产业项目,令人憧憬无限。
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将发挥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这个独一无二的创新平台作用,打造全球领先的特色产业园区。
而青岛高新区也将打造青岛乃至山东半岛的科技创新高峰,在全国、全球寻标定位,像深圳高新区、杭州高新区、新加坡纬壹科技城那样,引领青岛市和山东半岛创新发展。
日前,高新区发布第一批人才公寓入选范围名单,根据名单显示,本次入围者共计358人,而从这358人中不难看出,人才层次高者成为本次选拔的重点,其中博士,硕士学历占比非常高,这也为高新区未来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从近年来这些发展中不难看出,青岛北部众城区拥有极强的发展潜力,北岸崛起,大势所趋。
“扩区”后带来的利好在交通设施上:下大气力加快推动地铁8号线、双元路立交桥、华中路、双积路打通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区内公交系统车次加密、路线优化,实现与主城区互联互通。
在功能配套上:全面释放青岛中学、市民健身中心、红岛国际会展中心等市级重点公共服务项目的辐射效应,加快市科技馆、中国康复大学、青岛五十八中高新校区等项目建设,提升区域吸引力和承载力。
在生活服务配套:加大园区商场、影院、农贸市场等建设力度,推动鲁商银座、世茂52+、利群商业综合体、奥特莱斯等尽快启用,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需求。
作为青岛腹地,本次“扩区”也给高新区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期待。区域人口增长、交通便捷、 教育不断扩容……一个崭新的高新区将跃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