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京津冀联盟启动高值耗材集采,心脏介入、人工晶体等多家企业将受影响

财联社APP

关注

原标题:京津冀联盟启动高值耗材集采,心脏介入、人工晶体等多家企业将受影响

京津冀联盟启动高值耗材集采,心脏介入、人工晶体等多家企业将受影响

财联社(上海,记者 徐红)讯,日前,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医疗保障局联合签订了《京津冀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合作框架协议》,三地拟组成联盟并通过带量采购的方式,降低医用耗材的价格。这也是继江苏、安徽之后,第三个试点耗材带量采购的“大联盟”。

而据央视报道,京津冀联盟首批启动带量采购的高值医用耗材主要包括心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人工关节、其他脏器介入替代等。目前人工晶体类眼科耗材产品集中采购工作已经启动。

通过查阅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网站,记者了解到,计划参加京津冀联盟集采的人工晶体类眼科耗材产品的生产企业先要领取数字证书,时间是2019年11月25日至2019年12月1日。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完成数字证书领取工作后,生产企业接着要在2019年11月28日至12月6日期间进行人工晶体类眼科耗材信息的集中填报工作,具体是:11月28日至12月4日,集中填报企业资质信息;11月28日至12月6日,集中填报人工晶体类耗材产品信息。

截止目前,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网站仍未公布此次人工晶体类眼科耗材产品集采的谈判结果。

竞标企业资格放宽,竞争或加剧

在此次京津冀联盟集采之前,在今年早些时候,安徽、江苏两地亦已先后对人工晶体进行了带量采购。

7月底,安徽省率先对两类高值医用耗材——骨科植入(脊柱)类、眼科(人工晶体)类产品进行了集采。在这次集采中,人工晶体类共有8款产品中标,涉及4家企业,包括博士伦、眼力健、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新产业眼科新技术有限公司,其中爱博诺德的可折叠一件式人工晶状体(商品名:proming 普诺明)是唯一一款国产人工晶体。

随后在国庆前,江苏也进行了第二轮包括眼科人工晶体类、血管介入球囊类以及骨科人工髋关节类在内的三类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江苏在7月曾试水心血管介入器械集采)。

值得注意的是,在江苏这次的眼科人工晶体类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中,中标产品均为进口品牌。而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江苏对集采竞标企业设置了一定的“门槛”,此举或是出于医生临床使用习惯与患者的接受度等方面的考虑。据江苏集采文件,可参加集采的眼科人工晶体类和血管介入球囊类产品是2014年以来江苏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含备案采购)部分产品。

“江苏的联盟带量采购是在2014年省入围企业中开展的,不是针对全部的生产企业。刚好2014年人工晶体入围企业全部为进口品牌,所有这次集采的竞标与中标产品也只有进口品牌。”江苏省医保局一位相关人士对记者解释。

“不过,今后省里组织阳光采购后,会让更多企业进来,让产品线更加丰富,届时会有国产品牌。”对方又补充道。

而和第二轮人工晶体等三类耗材的集采一样,江苏在7月份的心血管介入器械(包括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支架和双腔起搏器)集采中,也对竞标企业设置了一定门槛,规定:“涉及此次采购品种的、2014年以来江苏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含备案采购)省级入围的生产企业均须参加(进口医用耗材全国总代理视为生产企业,2018年以来省平台无采购量的除外)”。

“事实上,经过‘门槛设置’后,参与江苏支架集采的国产品牌就只有四家,也是市场份额较大的四家,国产品种中还有3~4家并没有资格参与,比如金瑞凯利、垠艺生物(835066.OC)、苏州桓晨等。”江苏集采结束后,一位业内人士曾这样告诉记者。

“所以我们现在也在密切关注京津冀的联盟集采,因为如果京津冀联盟在对心脏介入器械,比如心脏支架进行集采时,放宽了竞标企业的资格,允许更多企业参与的话,毫无疑问届时的竞争会比江苏集采更加激烈,支架价格也会进一步下降。”对方表示。

虽然京津冀联盟还未启动心脏介入类耗材的集采,不过从公开信息看,目前已在进行中的人工晶体类眼科耗材的集采对竞标企业的资质要求并不如江苏集采那般严格,按照文件要求,“人工晶体类眼科耗材产品的生产企业均可参与”。与此同时,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亦向记者确认,“企业自愿参加,只要有相关产品已在国内注册上市的均可报名”。

在7月江苏支架集采中,谈判支架中选品种平均降幅逾50%,中标企业包括微创医疗(00853.HK)、乐普医疗(300003.SZ)、雅培和美敦力。已在科创板上市的赛诺医疗(688108.SH)BuMA支架虽然也参与了谈判,但因出价较高而出局。

江苏支架集采中标结果:

人工晶体集采:本土品牌的进口替代机会,然仍有价格、患者接受度等压力

不管是药品集采还是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对于不同企业的影响也各有不同。目前,业内较为普遍与一致的看法是,对于国产化率比较低的产品,集采有望带来“进口替代”的机会。而从此次京津冀联盟计划进行集采的品种来看,人工晶体、外周血管介入以及人工关节等高值医用耗材的国产化率都还有限。

以人工晶体为例,从软硬角度来说,人工晶体有软式和硬式之分。普通硬性人工晶体价格便宜,需要在眼部切开6毫米以上切口植入,手术时间长、视力恢复慢、并发症多,给患者带来痛苦大;而软式人工晶体(亦称“折叠人工晶体”)只需2毫米的手术切口植入,整个手术过程5至10分钟,术后几小时即可恢复正常视力,无需麻醉和缝合。硬式晶体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已被淘汰,而在我们国内则还有一部分患者正在使用。并且在临床使用上,软式(可折叠)人工晶体仍以进口品牌居多。

在7月底安徽省的人工晶体集采中,只有一款国产人工晶体—爱博诺德的可折叠一件式人工晶状体(商品名:proming 普诺明)中标(深圳市新产业眼科新技术有限公司是美国Lenstec公司福来视系列人工晶体在中国的经销商)。而在江苏的集采中,中标品种则均为进口品牌,这是因为江苏的人工晶体带量采购是在2014年省入围企业中开展,而那个时候,国内还未有本土的软式人工晶体品牌上市。

安徽人工晶体集采中标结果:

2014年,爱博诺德第一款人工晶状体—普诺明®A1-UV 获国家药监局(CFDA))注册证,这也是国内首款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折叠非球面屈光性人工晶状体(软式人工晶体)。爱博诺德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眼科高端医疗器械的头部公司之一,公司于今年12月10日对外发布了招股说明书,正式启动科创板IPO。

根据公开信息,在安徽集采中,人工晶体国产品类平均降价18.1%,进口品类平均降价20.9%,总体平均降价20.5%。也就是说,爱博诺德的人工晶体降价18.1%中标(据网络公开信息,爱博诺德普诺明®A1-UV价格约3000元,A2-UV价格约2200元)。谈判结束后,安徽省18家省属公立医疗机构从8月16号起执行该谈判价格,采购周期原则为一年。在确保落实采购量方面,文件同时规定,公立医疗机构需确保一年内采购使用量不得低于2018年度该产品的80%。

虽然集采中标后,医院的采购使用量会有一定保证,不过,记者采访数位眼科专家后发现,目前国产人工晶体的患者接受度仍比较低。

上海一家民营眼科医院的院长告诉记者,其所在医院使用的人工晶体均为进口品牌,而白内障手术使用国产人工晶体后发障发生率比较高,并且国产人工晶体的光学效果、术后视觉质量较进口产品均相差较大,“因此贫困患者或光明扶贫项目中会用得比较多”。

安徽某省属公立医院的眼科主任医师则告诉记者,在临床上,对于到底是该选择国产还是进口人工晶体,医生往往要征求病人意见,因为90%以上的病人适用多种类型的人工晶体,可选择余地大,只有少数特殊情况的病人才只能选择特定的人工晶体。所以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经济条件等情况,在征得病人意见后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

“从我们这里的情况来看,国产与进口人工晶体的区别主要是报销比例不同,国产70%高一些,而进口是50%。但国产品牌在临床上使用仍旧不是很多,主要是由于现在进口产品的价格也不是很高,同时患者往往觉得进口品牌的质量与功能更优。打个比方,一万块左右的进口人工晶体,报销后就是5000,差不多就是一个智能手机的价格,病人并非承受不起。”该眼科主任医师表示。

“特别是我们这样的省级三甲医院,很多病人是从下面的基层医院过来的, 他们千里迢迢跑到省里就诊,那么对就诊与手术结果的预期也会比较高,任何手术都会有风险,白内障也不例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生虽然也会给病人介绍国产品牌,但并不会特意去推荐,因为一旦术后结果与病人预期有偏差,病人可能会认为是医生的推荐有误。”他补充道。

而当被问及国产人工晶体的“出路”会在哪里时,上述眼科临床专家则认为,基层医院特别是一些县级医院会是不错的市场。“因为如果病人选择在县城医院做手术的话,对手术结果的预期和去省级三甲医院就诊的病人会不一样,另外经济能力可能也稍弱一些,对于这些患者来说,价格更低一些但质量也不错的国产品牌就是不错的选择。”他说。

此外,从江苏的集采结果来看,眼科人工晶体类平均降幅26.89%,最大降幅38%。人工晶体的中标产品被分为了三组,按产品层次,第一组档次居中,产品大多是单焦、可折叠的非球面人工晶体,其中眼力健的ZA9003折叠式丙烯酸人工晶状体价格约3000元,爱尔康SN60WF非球面蓝光滤过型疏水性丙烯酸酯折叠晶体价格在5000元左右;第二组的三款人工晶体均是多焦人工晶体,据眼科专家所称,这一组也是价格最高的一组人工晶体,其中眼力健ZMB00价格在1.2万元左右、卡尔蔡司AT LISA tri 839MP价格接近2.5万元、爱尔康SN6AD1价格约8800元;第三组中标人工晶体则大多是单焦、可折叠球面人工晶体,价格水平也最低。

而据江苏省医保局相关人士所称,在江苏的人工晶体集采中,中标产品的最低价格已降至700多元。“这个价格也相当低了。”对方表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