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水自南方来】一泓清甜润万家

中国之声

关注

原标题:【水自南方来】一泓清甜润万家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13日消息(记者孟晓光 衡水台记者马顺)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五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水自南方来》,今天(13日)聚焦河北。河北92个县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五年来,这些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尤其是农村居民,千里而来的丹江水,让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大提升。

傍晚,衡水普路屯村寒气凛冽。忙完农活,于占淼回到屋里,取桶接水,准备做饭。

记者:桶壁上都是黄的。

于占淼:对。今年没怎么换过(桶)。

记者:今年比那会要干净了?

于占淼:对,比那会要干净了,你看现在(水)多么清亮呀。

不一会儿,妻子石卫香带着2岁的孙女糖糖进院。于占淼放下手中的活,用刚烧好的水给糖糖冲起了奶粉。

于占淼:你看这水,不怎么起泡沫。喝上长江水,水质净化的比较好。(孩子)愿意喝,是吧,甜不?

孙女糖糖:甜……

糖糖这一声甜,甜在了于占淼心里。去年这时候,同样是给糖糖冲奶粉,于占淼的心情却没有这样甜蜜轻松。普路屯村所在的河北衡水枣强县地处黑龙港流域,也是华北漏斗核心区。受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地下水每升水含氟量高达1.8—2.0毫克,远远超过我国饮用水每升含氟量低于1.0毫克的标准。2019年以前,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喝的都是地下的苦咸水、高氟水。普路屯村1100多人,除了3岁以内的孩子,其余人几乎都是黄斑牙。于占淼说:“我现在才54岁,别看我的牙,我的牙早掉了,是假牙。我30来岁就开始掉牙,一颗一颗掉。怕(糖糖)她牙黄,影响身体,不美观。小姑娘笑出来不好看,满口白牙笑出来多好看。”

药物除氟、浅井与深井水混合饮用……近20年来,当地政府用了很多降氟办法,但水质依然不理想。村里稍微上点年纪的,还会患上“氟骨症”,出现骨质疏松症状。曾经是装卸工的于占淼,这两年明显觉得自己的骨头像放久了的萝卜,“糠了”。

记者:骨头糠了?

于占淼:对,我这两条腿,折了两回了,2015年折了一回,今年又折了一回,就是下楼梯,吃这个水(高氟水)吃的。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近千公里之外的汉江水,通过中线干渠,一路北上。2019年6月,于占淼所在的村子终于从饮用地下水正式置换成江水。每升水含氟量只有0.2毫克。于占淼的妻子石卫香说,这水甘甜清冽,是家里新来的“贵客”。“方便,水又好又甜,每天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有水,喝着又健康,做饭、喝水都用这个水。”

25公里以外的张秀屯村也曾深受高氟水之苦。65岁的老支书高嗣东回忆,当年,自己带着全村人从土井里担水喝,水里都是泥。前几年,高嗣东从支书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高氟水”就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一直隐隐作痛。如今,浩浩北上的江水圆了全村老少的“甜水梦”,也让老支书高嗣东的心美滋起来。他说:“现在从国家,特别是咱们县里对这块比较重视,整个置换成长江水了,吃着放心,不含氟,水也安全了,这样对身体有好处。‘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咱们就是实现了饮用长江水,心里美滋滋的。”

南水北调枣强县地表水厂。江水千里奔袭,从这里进入枣强。枣强县水利局副局长赵勇说,经过沉淀、过滤、消毒,每天2万吨优质低氟、清甜可口的江水,经过4条主管网到全县农村14座水厂,供全县35万农村居民饮用。 赵勇介绍:“全县11个乡镇553个村全部饮用上长江水,现在做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真正把老百姓饮水安全解决掉,第二个就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消纳长江水。”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以来,河北500多万农村居民喝上了江水,实现压采地下水1.26亿立方米,相当于9个西湖的水量。到2020年,河北省2910个村276.24万人饮用水氟超标也将彻底解决,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南来江水,昼夜不息,5年来,滋润着京津冀、河南等地的广袤土地。而通过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织成的这一张巨大水网,为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更惠及了沿途上亿百姓。一代人的生活和际遇,因水得到了改变。

河北黄骅市民: 喝水一直就是个老大难的问题,现在有了黄河水,又有了长江水,这种困境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河北正定塔元庄居民: 2017年南水北调的水到了咱们这之后,我们家里面这个水完全不一样,非常透亮、清澈,所以感觉非常幸福、非常开心。

河北临城县居民: 自从用上长江水以后,家里的水壶基本没有什么水垢,而且口感也不错,做饭、泡茶跟桶装水也没有什么区别。

河北邢台市民:我们家就在南水北调附近住,一直见证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引进水之后,我觉得变化太大了,我们真的看到了青山绿水,有水有树,周边也成了绿色公园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