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德勇:每年完成1600余例射频消融

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龙德勇:每年完成1600余例射频消融
龙德勇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医学博士,也是一名非常年轻的主任医师,43岁的他在医院房颤团队专职从事室上速、室速、房颤、房速等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每年完成1600余例,为国内此领域个人手术例数最多的青年专家。
2003年,龙德勇满怀憧憬来到北京安贞医院,攻读博士学位。“之所以选择安贞医院,是因之前受安贞奠基者吴英恺院士生平的感染,了解到他在战火纷飞的岁月毅然投入祖国怀抱,为国家的医学健康事业贡献力量。”龙德勇说:“虽然我只是一个小青年,但是他的家国情怀与我的内心又是那么契合。”
进入安贞医院后,龙德勇跟随我国房颤事业的开拓者马长生教授和董建增教授学习心脏电生理技术。“当时马老师、董老师事无巨细,严格要求,手把手教我从穿刺血管开始。”2008年9月,龙德勇说,独立完成了第一例房颤导管消融,从此跻身于当时国内最年轻的术者,而当时国内能独立完成房颤导管消融的医生不超过20位。
同年12月,一位在安贞进修的外地省级医院医生邀请龙德勇去他们医院指导手术。在龙德勇的协助下,这家医院成了所在省手术量最大的电生理中心,跟他合作的术者不仅成了兄弟,也成为所在地区手术量最大、最年轻的独立术者。几年来,龙德勇和他的同事们就是这样传承、传播安贞技术、安贞文化,与业内同行一起成长。
龙德勇说,这种没有围墙的文化使他深受裨益,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成长机会。目前,他是中国心律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脏学会理事。从事室上速、室速、房颤、房速等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为国内个人例数最多的青年专家。
在临床研究上,龙德勇首次报道并证实了既往消融失败的房室旁路存在心房插入点远离瓣环的情况;在国内率先采用左侧位无造影剂穿刺干性心包、行器质性室速心外膜标测及消融,例数及成功率均居国内前列;在国内率先采用三维超声指导复杂心律失常的标测及消融,是国内使用例数最多的术者;所在团队完成了国内例数最多的孕妇零辐射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手术。在世界最知名的心脏电生理杂志发表论著多篇,获国家专利2项。参与或承担的国家级课题项目13项,参与的国产心脏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研发填补了国内空白。
目前,房颤已经成为心血管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论手术量,安贞医院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房颤中心。“提升科研能力,临床和研究都要走到世界的前列,这是我们房颤团队的梦想,也是我个人的梦想,我相信,这个梦想一定能够实现。”龙德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