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昆明向南 滇池向东 未来的城市枢纽原来在这里

界面新闻

关注

原标题:昆明向南 滇池向东 未来的城市枢纽原来在这里

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了《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这一规划纲要,敲定了昆明近十年来的城市发展方向,也决定了现今的省城各大区域布局形态:在“南延、北拓”的城市走向指引下,昆明向北接入滇中新区,向南沿滇池岸线下探至呈贡、晋宁等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而根据“一城三区”的格局形态,主城区、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近年来均有长足发展,区域面貌日新月异。

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昆明的城市范畴相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原先的城市区域格局也正处在不断更新划分与重塑之中。一个新的昆明城正在崛起,新的重要节点枢纽区域也正逐步登上城市舞台。

昆明向南,城市重心逐步南移

三面环山,南濒滇池,这一独特的高原地理风貌,决定了昆明自古以来就有着充足的阳光,温和的气候,清新凉爽的空气以及肥沃的土地。不过,山地环伺的地貌特征,也限制了城市的发展,仔细观察“南延北拓”战略便不难发现,其并非向着正南正北延伸,而是东南沿呈贡疏散主城区功能,东北向空港大力建设对外枢纽以及发展临空产业。

根据之前的规划内容显示,呈贡新区的建设用地规模为85平方公里,是空港15平方公里的五倍以上,加之地形限制,“南延”无疑成为了昆明城市发展的主力方向,南部各区将会是未来集聚最多人口的关键地带。

实际上,呈贡作为新城崛起,也不过是近三四年间的事。随着城市各项设施配套的不断完善,越来越的人向此集聚,呈贡不仅摘掉了以往的“鬼城”帽子,更逐渐成为一个商、产、居各方面均高度自洽的新兴城区。

这种发展能量,不仅为呈贡所专美,其也沿着昆明的地形,向南北两个方向辐射扩散。在呈贡北侧,从会展到斗南等众多片区,无不纷纷迈入发展快车道,各项建设快速推进;而在呈贡南侧,晋宁等地也在近一两年吸引了众多的开发企业入驻,各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在城市南延的大风向下,整个昆明的能量开始南移,二环至晋宁之间的广大南部片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滇池向东,斗南价值仍待放大

放眼未来的昆明,会展等所引领的城市新中心区域,与日渐成长完善的呈贡,将成为城市持续发展进步的双核,人群、物流、资金都将向这两大核心汇集。这种双核联动态势,势必需要一个足够强大的枢纽来承担连接功能,斗南片区便这么脱颖而出了。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斗南位于整个呈贡大区的西北部,距离新城市中心所在的大南市最近。通过地铁1号线,这一片区能够顺利接入高铁南站以及长水空港,便捷通达城市各处。

斗南片区的优势不止于此。产业层面,这里有着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卉市场,其连续21年的交易量、交易额、现金量、人流量和出口额均居全国第一。一组数据描绘出了斗南区域充满活力与潜力的图景:

2018年,斗南的鲜切花交易额达78亿元;全国每10枝鲜花中有7枝来自斗南,而其鲜花销往了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如今,斗南每天的鲜花交易规模在300万至350万枝之间,而昆明花拍中心是亚洲交易规模最大,位列全球第三的花卉拍卖市场。

斗南片区同时位于滇池东岸,这里有着原生态的城市山海与湿地资源,无论是人居、度假,还是康养需求,都能在此得以满足。这一自然资源生态优势,也成为了区域源源不断吸引人群集聚的一大关键要素。

不过,一个显著的事实是,斗南片区目前的枢纽承载能力还较弱。交通层面,作为未来的城市新心与呈贡新城连接部,仅仅一条轨道交通的运力难免羸弱;而与众多企业围猎的滇池北岸,以及项目积极布局的南岸相比,滇池东岸的整体开发建设进程明显有所落后。规划老旧、配套不足、商业氛围不浓等都是区域待解的问题。

好消息是,在城市向南的大风向下,整个斗南片区正在加快补足短板。2017年时,区域斥资14亿元左右推进路面交通改善,新建7条市政道路并对金桂街进行了改扩建,相关工程计划于今年年底完成。同时,地铁4号线预计于明年通车,鲜花大道和梅子村2站将与现有的地铁1号线站点一起,完善区域的交通路网。

与此同时,包括诺仕达、中铁建、华夏、城投、绿地、俊发、蓝光等在内的众多房企,开始注意到这一“黄金十字发展带”的潜力与价值,相继开始布局滇池东岸。其共同发力,将带动整个斗南片区的商业氛围与居住环境迅速提升。

商旅结合,三台山探索发展出路

实际上,从斗南片区的视角出发,其并非被动地等待利好惠及,而是在积极规划产业发展出路,以尽快承担起城市新心与新城间枢纽的定位职能。以三台山等片区为代表,其在商旅一体层面进行了充分的模式探索。

提到三台山的相关商旅模式探索,有一家企业绕不开,那便是有着30余年开发建设经验,中国文化企业30强、中国旅游集团20强的华侨城集团。这一连续多年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年度业绩考核A级评价的国企,在2018年时交出了营业收入突破千亿、资产总额近4500亿元的骄人成绩,是“亚洲第一,全球四强”的主题公园集团。其加入三台山的规划建设中,对于片区而言意义非凡。

三台山是呈贡老城区旧址所在,因山势三叠成台而得名。在相关规划中,这一区域被定位为呈贡未来的中央休闲区——其既是呈贡文化、历史等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也是满足居民与外来游客多样性需求的休闲旅游综合体,更是集中居住、娱乐、教育等众多功能的城市生活服务中心。

为了实现相关的功能定位,整个三台山片区将依照“一核一带、两轴三节点”的结构布局,以文化为核心价值,从“文化+旅游”“文化+商业”“文化+花卉”以及“文化+生态”四个侧面,构筑了占地总计590公顷的文旅街区。通过建设生态展示科普基地,花卉产业轴、文旅生态轴,旅游信息服务中心、呈贡印象演绎中心、呈贡文化体验中心等项目,以及美食街、艺展中心、购物中心、酒吧街等业态,形成一个传承传统文化、承载城市乡愁和文旅立业的新型文旅标杆。

在整体规划中,未来的这一呈贡中央休闲区,将由三台文旅街区、现代配套服务街区、亲水休闲旅游街区、门户展示街区以及生态科普基地几大节点构成,以承接人们居住、办公、休闲、商业、观光、体验等众多需求。而其将最先呈现的,是位于门户展示区的华侨城·花都时区项目。

根据目前已披露的信息显示,这一中央休闲区的门户级项目,将打造4栋塔楼与1栋独立商业,花瓣式的布局与风帆式的项目外观,及其所主打的24h无界生活概念,将使其成为三台山片区乃至新昆明城全新的商业地标。

所谓24h无界生活,源于这一项目独创的约1万平沉浸式情景商业MLL、约7万方垂直商业空间,及其与周边超过20万平商业配套所联动组成的商、办、娱多彩综合空间。在中央休闲区的整体框架下,任何人任何时段的商业需求均能在此得以满足,没有界限,没有时差限制,每个人都能尽享独属于斗南的特色风尚生活。

华侨城·花都时区效果图

毋庸置疑,随着华侨城·花都时区的亮相,以及整个三台山中央休闲区的逐步完善,未来这一城市黄金十字发展带上的生活场景,将更加现代化与便利化。相关项目不仅补齐了整个斗南片区的商旅配套,也为片区构筑了一个极具自身特色,吸引人更能留住人的现代都市休闲空间。以华侨城·花都时区为代表的整个中央休闲区,将成为激发斗南片区潜力价值的重要驱动引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