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泰尔系统实验室秦岩:5G小基站解决四个应用场景问题

C114通信网

关注

10月31日,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举办的小基站面向行业应用与生态研讨会上,中国信通院泰尔系统实验室无线技术部主任秦岩发表了题为“5G小基站多场景应用及验证探讨”的主题演讲。

 

秦岩表示,截止到昨日(10月30日),泰尔系统实验室收到5G基站进网数量43个,小基站在10个左右,这个比例比泰尔系统实验室设计时要高了不少。他引用小基站论坛数据称,到2025年,小基站数量会达到1000多万台,其中840万台是在非住宅的部署。2017-2019年小基站数量同比增长40%,这也是因为中国市场容量的增加。

 

 

小基站有一个重要特点,宏基站基本是在光纤回传的,但是小基站很多是用网线、WiFi,各种回传方式不一样,更加灵活。另外,大基站天线会比较多,尺寸比较大,小基站可以做得比家用路由器大一点点。因为它体积小、部署灵活,所以能解决很多宏基站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运营商很苦恼的是选址或者进场,在很多重要场景,包括高铁、包括老旧居民区改造,还有一些大型酒店已经装修好了,如果再建个基站,选址可能就会比较困难,很多情况下小基站都可以发挥它的作用,结构比较简单,施工相对比较容易。

 

秦岩总结了5G小基站的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超密级组网。我们现在的基站组网半径可能几十米或者几百米,到小基站时可能会更小,因为我们把小区分得越多,它的容量会越大,让小基站成为5G网络建设的很主要一个形式。

 

◤5G的融合。从接入层面来说是有多种多样的机制,包括WiFi也好、包括mesh系统也好、包括其他方式,都可以更灵活的接入,也就是说做了一个扁平化的网络。跟厂家谈5G小基站到底是SA的还是NSA的没区别,只是用的软件不一样,下不同软件是不同的设备,这个会在硬件和软件分离上趋势越来越明显。

 

◤小区虚拟化。在宏基站可能做一个大的小区,为你服务的是个小基站,但是小基站的边缘不固定了,这样避免我们在运动过程中互相干扰协调。

 

◤回传技术。它可以是自己回传,也可以mesh系统到别的小基站,让别的小基站帮它传,这是扩大网络覆盖情况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他介绍称,5G小基站解决了四个应用场景问题:

 

① 整体容量和覆盖问题。虽然它重点是解决容量,但是它也可以解决覆盖问题。因为有的小基站能够做到5网、10网,能够解决局部的枉费工夫问题。

 

② 局部区域吸热问题。热点区域布置一些小基站,能够解决重点区域的容量或者吞吐量的要求。

 

③ 穿透覆盖问题。在穿透情况下不行的,有一个隔断或者这种大会场覆盖是不行的,每个人都要上网的话,吞吐量是巨大的,这也需要局部的热点去解决。

 

④ 深度覆盖问题。覆盖面积比较大时,用常规的方式没有办法去解决它均匀的问题,我们知道电磁波越远衰减越大,所以室分在之前4G时就有一个原则是“小功率,多天线”,保证我们在这里是相对均匀的,这样在功耗上也小,在覆盖上实际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秦岩认为,5G小基站从标准上看,比4G有很多优势,但是我们从标准、到产品、到行业、再到去应用,还是有很多路要走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