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牢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伟大使命 谱写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篇章

北京日报

关注

    图1 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得分(2010-2018年)

    图2 北京全员劳动生产率(2014-2018年)

    图3 北京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014-2018年)

    图4 北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014-2018年)

    图5 北京新设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比(2014-2018年)

    图6 北京输出到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2014-2018年)

    图7 国际主要创新城市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对标

    2019 年10月17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北京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中心(北科智库)、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国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创新与技术经济社会研究所(UNU-MERIT)在2019中关村论坛联合发布《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19》。该指数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的实现,构建全面反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展的指标体系,纵向监测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展总体情况,综合评价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对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及其全球影响力。

    “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19”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精心策划、精准发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按下“加速键”,建设成果红利不断释放,主要指标快速增长,多个指标领跑全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北京已经初步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坚力量和引领世界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得分加速提升

    五年来,北京始终沿着国家战略方向,强化责任担当,勇往直前,勇创佳绩,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8年,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得分达322.9,是2014年指数得分的近两倍,年均增速超过18%,明显高于2010-2013年11.8%的年均增速(图1)。

    从一级指标看,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指数5个一级指标得分均大幅增长,充分展现出五年来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知识创造、创新经济、创新人才、创新生态和创新引领等方面的巨大进步。

    2018年,知识创造一级指标得分为272.5,年均增速11.9%;创新经济一级指标得分为373,年均增速22.4%;创新人才一级指标得分为356.4,年均增速23.3%;创新生态一级指标得分为276.9,年均增速21.7%;创新引领一级指标得分为336,年均增速13.5%。创新人才和创新经济两个一级指标得分最高、增速最快,展现出北京在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和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突出成效。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亮点纷呈

    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多项指标快速增长,持续涌现一批重大成果,充分展现出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速度”“北京力量”和“北京高度”。

    科技创新成为北京“新名片”,铸就高质量发展的“北京样板”。2014-2018年,北京创业投资额规模和独角兽企业数量年均增速超过40%,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人次年均增速达29%。2018年,北京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6.17%,居全国之首,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8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1.2件,位居全国第一,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10倍;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4.4万元/人(图2),全国最高,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全国近一半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和独角兽企业汇聚北京;全国三分之一左右的创业投资额、技术合同成交额、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发生在北京。

    重大成果举世瞩目,北京科技彰显中国实力。2014-2018年,北京多项重量级原创成果实现世界首创,成为展示中国科技力量的重要窗口,有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在世界上,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首次发现三重简并费米子,首次在超导块体中发现马约拉纳任意子,首次获得离子水合物的原子级分辨图像,首次报道人源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取得突破,研制出首个商用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超低功耗晶体管、国际首个纳米药物输送机器人。

    春华秋实,五年有成,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斐然

    知识创造水平领跑全国。2014-2018年,高质量论文发文数量大幅攀升,北京在《Science》《Nature》和《Cell》三大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文章数量增长1.5倍;高被引论文数量年均增速达12.3%。专利产出实现提质升级,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了1.5倍和1.7倍;PCT专利申请量增长1.8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48.2件增加到111.2件(图3),增长2.3倍,位居全国首位。在京单位主持完成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累计达372项,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创新经济成为发展新动能。经济效率再上新台阶,北京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2万元/人提高到24.4万元/人,全国排名第一。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占比由42%提高至46.8%,累计提高近5个百分点(图4);2018年,新经济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0%。经济活力特色突出,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13%,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持续位居全国首位,大幅领先于其他省区市。

    创新人才高地建设成效显著。北京正在成为世界顶级科学家开展科研工作的首选地,培养和集聚了一批以屠呦呦、王中林为代表的诺贝尔奖级顶尖科学家;2014-2018年,北京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人次增长近3倍,研发人员密度长期保持全国最高水平;截至2018年底,北京拥有“两院”院士781人,占全国“两院”院士总量的47%。五年来,北京先后出台《新时代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行动计划(2018-2022年)》,实施20条出入境政策和中关村国际人才20条新政,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进一步通过打造优质高效的人才服务体系,吸引全球创新人才来京创新创业。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创业活力迸发,北京累计新设科技型企业34.7万家,占全部新设企业数量比例达40%(图5);日均新设科技型企业由2014年的146家增加到2018年的199家。创新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京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超过300家,国家级众创空间超过120家,规模领先全国;子午工程、凤凰工程等1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京建设和运行,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首位。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先后出台“京科九条”、“京校十条”、《关于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28条”等,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为创新创业“松绑加力”;发布实施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政策,先后推动建立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打造领跑世界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创新引领能力稳步增强。北京技术转移活跃,全国技术交易枢纽地位越发稳固,输出到外省市和境外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占比超过70%。高技术产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苹果、索尼和特斯拉等一批全球企业的海外研发中心落户北京;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在京数量达53家,接近全国一半。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向纵深推进,2014-2018年,北京输出到天津、河北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过780亿元,年均增速高达30%(图6);充分发挥北京“一核”作用,推动雄安新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首批入驻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的26家高端高新企业有90%来自北京,共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已有12家中关村企业入驻雄安中关村科技产业基地,形成区域发展梯次布局。

    北京成为全球创新发展的引领者

    立足国内,对标国际,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支撑世界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2014年以来,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坚力量,比肩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创新城市。

    科学研究产出规模全球领先。高质量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全球排名第一(图7)。2018年,北京SCIE论文发表数量在全球100个领先科技集群中排名第一,大幅领先于排名第二的东京-横滨;英国《自然》杂志增刊《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通过追踪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所发表的科研论文对全球500个城市科研产出排名结果显示,北京蝉联全球第一,领先于巴黎、伦敦、纽约和东京等国际主要创新城市。

    产业创新水平跻身世界前列。专利质量快速提升。北京PCT专利申请量在全球100个领先科技集群中位居第四位,高于波士顿、剑桥和巴黎等国际创新发达地区。创新型企业影响力不断增强。百度、京东、联想、小米、微博、360等6家企业入选英国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2018全球100个最有价值的科技品牌榜”,小米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

    高端创新资源向北京集聚。高水平科学家规模全球排名第四。科睿唯安2018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显示:在全球21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入榜的高被引科学家中,北京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人数占全球的2.83%,排名全球第四,位于美国波士顿、伦敦和旧金山之后。入选QS世界大学500强数量位居全球城市第四。2018年,北京有6所大学入选世界大学500强,其中清华大学首次进入全球前20强。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北京将牢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使命,对标国际标杆城市,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奋力打造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谱写新时代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