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如何打造《刺客信条:长安》

人民邮电报

关注

原标题:如何打造《刺客信条:长安》

    马伯庸在知乎社区上曾经谈到《刺客信条》相关话题,其中的创意,其实和后来的小说没有关系。故事情节依然是刺客在长安的一次行动,身携伊甸园碎片的白衣刺客李白摆脱了官兵天罗地网的追捕,成功找到组织;故事的另一条线,就是安禄山率领的“圣殿骑士”蓄势待发。可能是“脑洞”太大,一看这故事内容,就知道在中国必然水土不服,但却很像育碧公司在《刺客信条》系列游戏中常用的情节。

    结果,到了小说里,李白只是作为背景在《饮中八仙歌》里出现。唯一比较有颠覆感的,是故布迷阵而让最不像嫌犯的贺知章(剧中为何监)最终击败传统历史框架中的突厥可汗、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专职坏蛋”安禄山,成为笑到最后的高手,但结局依然不确定。

    贺知章和李白在小说中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后者十步杀一人,前者只能“笑问客从何处来”。不过,国人没有放过这样一个难得的暑期欢乐时间。这不,大量玩家到网上分享自己心中的《刺客信条:长安》游戏,大部分玩家赞成按照马伯庸书中的情节来设计游戏玩法。马车追逐战,必须有!这是刺客信条的标配。不过在长安,马车必须严格按照唐朝的制式来设定,否则就是杀头的大罪。跑酷(跑窟)属于潮流玩法,小说里有了,游戏中应该开启一场伊斯与张小敬的竞速模式。潜入环节,必须有唐风,马伯庸早就考虑到了,所以下水道潜入中,管道中有铁栏杆,不违背常识。但铁栏杆构建为龙鳞分水柱,鳞片状凸起形成关卡,对进入者有防盗的功能,真是考据精细……

    为何受众能够如此热情地参与到剧情讨论和衍生游戏的设定之中呢?马伯庸在写小说时,本就有大量游戏化的设定,另外,《长安十二时辰》击中了当下的一个时尚热点——国潮。所谓国潮,在推动者李宁看来,就是中国元素+运动。而在更多国人看来,尤其是Z世代(即“95后”和“00后”),则是国风和酷炫。国风很容易实现,满街的汉服一族、满网的古风歌曲,非常明显。但“潮”就很难达成了,大多数人穿着汉服,反而显得颇为怪异,没有衣带当风之感,唱着古风却毫无风骚余韵,生僻字拗口,听众只会感到词不达意。

    李宁旗下“中国李宁”的成功,恰恰解决了国潮爱好者的这个困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款式,加上国风,每个人都能穿出味道来。

    那么,《长安十二时辰》呢?在考据的背后,跑酷、潜入等游戏元素必不可少,但其整体的视觉风格都是带有唐风的时尚味道,而不是简单的视觉刺激。这种时尚并不高高在上,更贴近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但又显得“同而不同”,更容易让人找到认同感。同时,也容易让Z世代们找到一些可以模仿的痕迹。

    结果,网剧的受众主力Z世代们沸腾了。沸腾的另一个终点是希望,希望自己成为张小敬,穿越在长安108坊间,左手不良人、右手靖安司,与如花美眷联手,跑窟王子作前驱,入世道人当后盾,何其快哉。

    结果,玩家设计的各种《刺客信条:长安》游戏版本纷至沓来,国潮游戏的风口,已然若隐若现,亟待有胆识的游戏圈“张小敬”抓住机会。

加载中...